慕影
“小曼,我們今天晚上吃火鍋喲!菜市場里的菜你自己挑,想吃什么我們就買什么。”媽媽開心地和小曼說道。
“好??!我想吃西蘭花!”小曼一聽開心極了。
小曼高興地拉著媽媽的手走向菜市場,去尋找著西蘭花。過了一會兒,逛了大半個菜市場的她們買了不少菜??勺咧咧÷蝗桓械胶芷婀郑核l(fā)現(xiàn),今天看到的有些菜的價格,有的比她記憶中的價格貴了一些,有的比她記憶中的價格便宜了一些。盡管大部分只是幾毛錢的差額,但是小曼還是意識到了。而且,有些過季的水果和肉類的浮動價格,竟然達到了一塊錢以上。
“終于找到了!”媽媽笑著將西蘭花拿給攤位老板稱重量,“西蘭花也漲價了嗎?現(xiàn)在的價格比之前貴了整整一塊錢呢!”
小曼也驚訝地看著稱上的價格,撓著腦袋問:“哎呀,到底是為什么呢?”
媽媽笑著說:“物價確實是會根據(jù)很多因素而改變的。有的是因為運輸成本,有的是因為產(chǎn)品數(shù)量,還有的是因為顧客的數(shù)量,等等。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因素,你可以再想想?!?/p>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到物價的變化呢?請找一樣價格會變化的商品,記錄一下它近期的價格吧!
你所觀察的商品的價格變化大嗎?你能找到價格變化的規(guī)律和原因嗎?
應季水果
價格實惠
同學們一定吃過應季的水果,或許也像小曼一樣留心過水果的價格。應季的水果大量上市時,味道好,價格也會比淡季低一些,主要原因就是貨物的數(shù)量增加了。消費者能夠貨比三家,在此情況下,商家為了將水果賣出,會將價格標到合適的區(qū)間內(nèi)。
反觀淡季,因為貨物總量的減少,部分水果的價格反而會提高。除了水果之外,蔬菜、生鮮食品也是一樣。由于動植物的生長周期不同,導致蔬菜和生鮮食品在不同時期產(chǎn)量會不同,因此在價格上有波動的規(guī)律。例如:雞的生長周期約為一百天,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鮮雞肉的價格會以百天左右為期限,在雞肉大規(guī)模上市的時候,價格會有所降低。
商家之間的“價格戰(zhàn)”
除了商品數(shù)量和供需關系之外,很多人為因素也會使物價降低。商家之間的競爭是最可能導致物價降低的。假如這一片街區(qū)里只有一家文具店,大多數(shù)同學為了節(jié)約時間和交通成本,會去這家文具店里購買鉛筆、橡皮。這時候,店里商品的價格就由文具店老板來定,周圍沒有其他店鋪競爭,店里的商品一般價格也會稍稍偏高一些。假如這家店的附近有其他人開了第二家文具店,這兩家店很可能會用降低商品定價或促銷等方式,來吸引同學光顧。
技術的
進步
因為科學技術進步而帶動物價改變的例子并不少見。例如:工業(yè)化的機床流水線,能在十幾秒之內(nèi)將數(shù)百顆糖果壓縮成形并包裝完畢,這樣的技術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成本、時間成本,這些降低的成本都會體現(xiàn)在商品的價格上。最終,產(chǎn)品生產(chǎn)技術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定價可能也會隨之降低。那么,大家就能用更低的價錢,買到更高品質的商品。
不可控的
因素
有些時候,物價也會因為一些不可控的突發(fā)狀況而變動。例如:某地區(qū)的一場動物瘟疫,導致國內(nèi)某些肉類價格攀升。又例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局部地區(qū)的物價有所上漲……這些不可控的因素會間接導致商家的貨品總數(shù)減少,商家為了保證收入,往往會抬高商品價格。此時,如果消費者想買到平時需要的某些商品,就需要花更多的錢。在某些危機突發(fā)時,國家往往會干預商品市場,通過調動庫存,或者頒布某些政策的方式,來控制市場中的商品價格,以此來滿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貨物低價時,適當囤積日常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生活成本。但我們也不要為了貪圖低價而大量購買保質期短的商品。如果商品使用不完,導致部分商品過期,那樣不僅會造成物資的浪費,也會造成我們金錢上的損失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