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婕
1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贛西醫(yī)院 (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2 贛西腫瘤醫(yī)院 (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由于腦部血管的病變導致[1]。出血前常無預兆,半數患者會發(fā)生劇烈頭痛的情況,常見嘔吐,出血后血壓明顯升高,臨床癥狀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腦出血急性期的病死率高達40%,患者常因用力過猛、情緒激動時突然發(fā)病,疾病早期病死率較高,且多數幸存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運動障礙、言語障礙等后遺癥[2]。針對腦出血偏癱患者,應積極采取康復措施,以促進肢體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復。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中頻脈沖治療儀結合電針康復護理在腦出血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偏癱患者6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42~70歲,平均(54.25±5.42)歲;出血類型,枕葉出血7例,顳葉出血7例,額葉出血6例,基底節(jié)出血12例;偏癱位置,左偏癱16例,右偏癱16例。觀察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44~70歲,平均(53.94±5.23)歲;出血類型,枕葉出血8例,顳葉出血6例,額葉出血8例,基底節(jié)出血10例;偏癱位置,左偏癱15例,右偏癱17例。兩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研究已獲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3]中的診斷標準,且經CT 與MRI 檢查確診;依從性良好;知曉本研究并同意參與。排除標準:其他心、肝、腎、肺疾?。荒X疝、重度昏迷,智力障礙、認知障礙、溝通障礙或精神異常。
兩組均接受降低顱內壓、止血、營養(yǎng)神經、改善微循環(huán)、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病情監(jiān)測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頻脈沖治療儀結合電針康復護理:使用中頻脈沖治療儀[長沙海憑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湘械注準20182260044,型號:ST-F(Ⅱ)],對患者的曲池、巨骨、足三里、梁丘、中渚、合谷、陽陵泉、環(huán)跳、陰市、昆侖、三陰交、太沖、豐隆等穴位進行康復治療,每次干預20 min,1次/d;指導患者取健側臥位,使用電針儀(上海三崴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6805-A)對患者的臂臑、合谷、曲池、髀關、手三里、委中、伏兔、絕骨、太沖、解溪、足三里等進行刺激,選取疏波。
(1)運動功能:采用肢體運動功能(Fugel-Meyer,F(xiàn)MA)[4]量表評估兩組護理前、護理1個月及2個月后的運動功能,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運動能力越好。(2)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評估兩組護理前、護理1個月及2個月后的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數記分法,100分為可自理,75~95分為輕度功能缺陷,50~70分為中度功能缺陷,25~45分為重度功能缺陷,0~20分為嚴重功能缺陷。
護理前,兩組FM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2個月后,兩組FMA 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FMA 評分比較(分, ±s)
表1 兩組FMA 評分比較(分, ±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FMA 為肢體運動功能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1 個月后 護理2 個月后對照組 32 11.21±5.23 18.45±6.78a 24.78±5.74a觀察組 32 11.08±5.44 23.51±6.49a 29.30±5.15a t 0.112 3.494 3.799 P 0.911 0.000 0.000
護理前,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2個月后,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1 個月后 護理2 個月后對照組 32 21.45±8.23 42.58±20.47a 62.14±13.53a觀察組 32 22.11±7.35 60.21±25.74a 81.26±17.45a t 0.388 3.474 5.612 P 0.699 0.000 0.000
中老年患者是腦出血的多發(fā)人群,大多數在50歲以上。腦出血發(fā)病快,患者顱內壓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就會增高,出現(xiàn)肢體功能障礙的情況。腦出血偏癱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運動障礙,因此,針對該疾病患者予以有效的康復護理對改善運動功能與生活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腦出血屬中醫(yī)的“中風”范疇,主要因血瘀脈外,肝風妄動,情志失調,陰液虧耗,氣虛化源不足,氣血逆亂導致,病機為氣虛血瘀,因此主要康復依據為益氣祛瘀通絡[5]。針對腦出血偏癱患者使用中頻脈沖治療儀,首先脈沖電磁場可誘導低頻的直流電,對神經元具有復極化、去極化、超極化的作用,在多數患者的疼痛中可達到短期鎮(zhèn)痛的目的;同時,脈沖電磁場還具有加快神經細胞分化再生和神經營養(yǎng)因子表達、促進微循環(huán),減少自由基生成等因素刺激外周神經系統(tǒng)再生能力。中醫(yī)學認為體內氣血運行主要經過經絡,是體表與臟腑間的紐帶,脈沖電可刺激穴位,經過各個穴位所處的經絡,使病灶處的氣血得以循環(huán)。中醫(yī)認為陽明經多氣多血,“治瘺獨取陽明”,因此通過電針對患者臂臑、手三里、足三里、曲池、髀關、合谷、伏兔、肩髃、解溪穴位的刺激,達到祛瘀生新、益氣通絡的作用;此外,電針也有利于修復受損的神經元,改善神經功能,因穴位的周圍均分布著豐富的血管、感受器及神經,通過針刺尤其是電針可對本體感受器產生強烈刺激,利于打通神經通路,進一步促進偏癱恢復[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運動功能與生活能力的恢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中頻脈沖治療儀結合電針康復護理干預腦出血偏癱患者,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針對腦出血偏癱患者使用中頻脈沖治療儀結合電針的康復護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利于恢復神經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木娣,蘇小鳳.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6,29(19):166,167.
[2] 顧宇丹,朱振杰,金紅珍,等.康復期應用電動康復機對腦出血偏癱病人下肢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9,23(6):1169-1172.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6):435-444.
[4] 陳艷,李春利.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腦出血偏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0):8-10.
[5] 任二朋,任增璽,王萬卿,等.早期電針加中頻脈沖治療在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8):49.
[6] 王東雁,劉杰,陳敬德,等.電針與穴位注射聯(lián)合康復技術對腦出血后肩手綜合征患者上肢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8,40(7):6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