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
海景房是很多有錢人一生的夢想。在四川盆地,這個詞只能夢不能想。江景房卻是有的,不是一望無際,卻也浩浩蕩蕩。綿陽經(jīng)開區(qū)的“一號橋”周邊住戶,就享受著這樣的生活。
“一號橋”是國內首個人車分離的大跨度懸索橋,可以說是綿陽市的標志性建筑物。它連接著綿陽的經(jīng)開片區(qū)和小枧片區(qū),全長約1 400 米,主橋橋長400 米,采用雙塔雙層單索面斜拉橋,橋塔采用異形倒"Y" 型橋塔,主塔全高98 米;橋寬28 米,雙向六車道,車行橋下層,人行橋上層。東西兩岸各有引橋,綿鹽路節(jié)點通過A、B 匝道連接形成不完全互通式立交。設置人行天橋接順兩岸堤岸。夜里,橋上的燈光秀勾勒出她別致而秀美的風光,很快被譽為“綿陽最美大橋”,成為網(wǎng)紅橋。
有愛好健走的同事約幾個好友曾去打卡。那是春日夜晚,燈光從橋面傾瀉而出,寬闊的江面便亮了起來,紅紅的、藍藍的、綠綠的、黃黃的橋面和水面組成靚麗的風景,兩個塔尖由幾十根線條組成的橋體下,人們在人行橋上換著角度拍照。綿陽市有三條大小不一的江穿城而過,自然橋多堤多,然而實現(xiàn)橋上人車分流,實在新鮮而舒服——沒有車馬喧,行人邁步也可以豪邁一些。我們幾個人休閑自在,邊走邊閑聊,對面也不斷走來晚飯后散步的人們,除了拍照,還有的倚著欄桿,看著左右車流、前后水流,春風拂面,怎一個爽字了得。
那是去年的春天記憶。偶爾有兩三個小攤在橋上,賣些小玩意兒。漂亮、便宜,姐們便一人配一個手機座,方便大家看電影。聽說,擺攤的都是偷偷的,常被城管攆。不過是夜晚,此橋離綿陽城區(qū)也有好幾里路,總能見縫插針地當個“游擊隊”。
地攤經(jīng)濟一被推廣,人們終于可以伺機而動了。小吃一條街的馬家巷店商都搬出桌子椅子來,擴大了營業(yè)面積,城里的人行天橋和寬闊的人行道上添了不少擺攤的。大家都坦蕩了,紛紛找門路進貨,利用業(yè)余掙點小錢。出門逛逛市場,對于經(jīng)歷了疫情、長期宅家的人們來說,網(wǎng)購已經(jīng)不足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地攤火了,善良的人們再聽說還有很多人月收入才過千,出門走走再支持一下經(jīng)濟恢復,心情和行動都是熱烈的。不少小區(qū)外面的大街小巷都有了擺攤設點的。我惦記的“一號橋”果然沒有停步,跟上了經(jīng)濟潮流,“夜經(jīng)濟”刷爆朋友圈。賣玩具的、美甲貼、手工冰淇淋、鮮花、燒烤、壽司、冰粉、棉花糖……有的連自己家里開的梔子花都拿出來。新產(chǎn)品自然是少的,所以“童心認領處”讓人眼睛一亮:原來也是賣玩具的,小時候每個人都玩過的改良的泡泡機。
“一號橋”周邊的人們生活一下子就熱鬧豐富起來。幾天時間,連城里的人都沖到那里去了。剛開始還可以走動走動,不到一周時間,橋上便走不動了?!俺巳四X殼還是人腦殼”,同事在朋友圈發(fā)出警告,視頻里果然熙熙攘攘、揮汗如雨??!美麗的“一號橋”能承受這樣之重嗎?因為夜市,它的煙火氣燒得太旺盛,失去了美,失去了舒適。于是市民反映、城管出手,這幾日網(wǎng)紅橋恢復如常。
夜市,充滿煙火的經(jīng)濟體,本來也不該成為混亂的理由,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我們的城市是美的,我們的夜經(jīng)濟也是美麗的煙火。愿我們的城市管理者早日規(guī)范管理地攤,解決好新形勢下的這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