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潤
俄羅斯聲樂史上從來就不缺優(yōu)秀的中、低音聲部歌唱家,但若論蘇聯(lián)時期的男中音歌唱家,在歌唱技術的完善和歌唱藝術高度上,喬治·奧茨堪稱典范?!拔沂菃讨巍W茨卓越才華的崇拜者,從歌唱家—演員—藝術家的角度看,他毫無疑問地排在第一位。大自然慷慨地賜予他非凡的才能和優(yōu)勢,那就是: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高度的職業(yè)性、深刻的責任感。他的每一次登臺、每一個角色、每一首音樂會作品,都堪稱精工細作,可以說,這位大師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就如珠寶加工般深思熟慮和精雕細刻。”①阿塞拜疆人民藝術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學家阿弗拉西亞布·巴達爾貝里(Афрасияб Бадалбек оглы Бадалбейли)如是說。
因為艷羨喬治·奧茨的演唱風格,筆者曾一度暗忖:“為什么上蒼不給我一副男中音的嗓子?”記得剛剛回國的時候,每逢與朋友小酌,酒酣處必引吭高歌奧茨的代表作—《道路》,友便笑嗔:“嗯,又差不多了!”
“寫奧茨又難又不難。不難寫,是因為他的藝術是美好的、是高尚的、是和諧的,無須堆砌太多溢美之詞。難寫,是因為其成功的原因不在表層意義上,闡明和解釋它,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②愛沙尼亞著名作曲家瓦爾杰爾·奧亞吉亞艾爾(Вальтер Мартович Оякяэр)在文章中指出。今年恰逢歌唱家誕辰100周年,應留學時期的鋼琴伴奏、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戲劇—舞蹈學院聲樂藝術指導葉卡捷琳娜·巴格達那娃之請,筆者勉力撰文紀念這位杰出的聲樂大師、歌劇表演藝術家的藝術人生、藝術成就及其藝術觀點。
喬治·卡爾洛維奇·奧茨(Георг Карлович Отс),愛沙尼亞“人民藝術家”(1956),“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1960),兩次“斯大林獎”獲得者(1950、1952),“蘇聯(lián)國家獎”獲得者(1968)。1920年3月21日生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1975年9月5日卒于愛沙尼亞塔林。
奧茨的父親是愛沙尼亞人民藝術家、戲劇男高音歌唱家卡爾·奧茨(Карл Хансович Отс),母親是愛沙尼亞教育協(xié)會的教師。1920年秋,奧茨舉家遷回祖國愛沙尼亞。因為家庭的原因,從5歲起,奧茨就徜徉在音樂廳和歌劇院的氛圍中,很早就表現(xiàn)出善歌的天賦。有一次,父親邀請其在意大利的聲樂老師,次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阿曼達·德里·阿巴蒂(Armanda Degli Abbati)來塔林的家中做客,小喬治自己攀上桌子,用意大利語放聲高歌《我的太陽!》來迎接客人,語調和感覺像極了唱片中的卡魯索。這位意大利歌唱家深受感動,熱情擁抱了小喬治,以后每次見面都會給他帶喜歡的禮物。
少年時期,喬治·奧茨曾學習過鋼琴和長號,在學校合唱團和四重唱組里擔任中、低聲部歌手,還在校樂隊演奏長笛。雖然不情愿,但在父親的堅持下,他一直沒有放棄鋼琴學習,后來演奏技藝進步神速,竟然能在父親的聲樂課上擔任鋼琴伴奏了。扎實的鋼琴底子為他之后快速習讀總譜和學習唱段奠定了基礎。
16歲那年,奧茨請求父親驗證一下變聲后的他有沒有歌唱家的嗓音條件,但是父親卻認為歌唱家的道路過于艱難,希望兒子成為一名工程師或者醫(yī)生。直到20世紀40年代,喬治·奧茨隨藝術團巡演登上莫斯科“圓柱”大廳舞臺放歌的消息傳來,卡爾都不相信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兒子會成為職業(yè)歌唱家。
除了熱愛音樂外,喬治·奧茨還是一名運動健將,曾獲得1939年愛沙尼亞1500米自由泳比賽冠軍和1940年4×200米自由泳接力賽冠軍。1940年,從塔林軍官學校畢業(yè)后,他進入塔林技術學院。但是,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打斷了他剛剛進行了一年的建筑學專業(yè)學習,奧茨應征入伍,登上從塔林到克朗施塔特島的西伯利亞號艦船。1941年8月18日,艦船在戈格蘭島附近被德國轟炸機擊中,奧茨幸運地被掃雷艦上不知名的水兵從海水中救起。1942年1月末,命運之神再次垂青了年輕的奧茨—在火車站,他偶遇著名導演普利特·貝爾德洛斯(Прийт Пылдроос),奧茨受邀參加由貝爾德洛斯領導的愛沙尼亞亞洛斯洛烏里戰(zhàn)線藝術團。從此,奧茨開始了自己的職業(yè)演員生涯。期間,他跟隨男中音歌唱家、杰出的聲樂教育家亞歷山大·阿爾杰爾(Александр Карпович Ардер)學習聲樂,并為其他歌手擔任鋼琴伴奏。
在塔林音樂學校學習兩年后,奧茨于1 9 4 4 年進入愛沙尼亞歌劇舞劇院合唱團,1945年成為該劇院獨唱演員。1944年在莫斯科巡演時,他的演唱受到了莫斯科音樂學院著名聲樂教授納扎里·萊斯基(Назар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айский)的高度贊賞并預言了他的光輝未來。1946至1951年,奧茨在塔林音樂學院(今愛沙尼亞國立音樂—戲劇學院)學習,師從愛沙尼亞男中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吉特·庫吉克(Тийт Куузик)。庫吉克畢業(yè)于塔林音樂學院,其聲樂老師也是亞歷山大·阿爾杰爾。阿爾杰爾曾于1919至1921年間在意大利跟隨庫貝利(Gokhan Kupeli),1921至1923年間在瑞典跟隨吉斯貢西(Дисконси) 學習聲樂。一脈相傳的師承,賦予喬治·奧茨卓越的歌唱技巧和非凡的音質。
奧茨能用愛沙尼亞語、俄語、法語、德語、英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芬蘭語等多種語言演唱。除了天賦外,這得益于其早年在塔林“法國”學校學習時打下的語言基礎。他成名后經(jīng)常和父親表演二重唱,父親卡爾·奧茨是一位難得的戲劇男高音,暮年仍保持著年輕而有威力的嗓音。
1 9 5 1 年,奧茨進軍電影界,首演《科爾蒂的黎明》中的保爾·龍格,之后參演電影十余部。1 9 5 8 年,喬治·奧茨出演根據(jù)匈牙利作曲家卡爾曼(Имре Кальман)的音樂劇《馬戲團公主》(Принцесса цирка)拍攝的音樂電影《未知先生》(Мистер Икс)中的愛杰納·維爾吉(Этьена Вердь),這讓奧茨成為蘇聯(lián)家喻戶曉的明星。
出演音樂電影《未知先生》
奧茨不僅僅在蘇聯(lián)和愛沙尼亞擁有崇高的聲譽,其巡演的腳步還踏上過瑞典、匈牙利、埃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蒙古等國的土地。在境外,特別是在芬蘭,他擁有極高的人氣,被當?shù)卦u論家譽為“贏得女性芳心的男子”。他高大挺拔、灑脫俊朗的外貌,優(yōu)美的嗓音,優(yōu)雅的氣質,精湛的演技,贏得了無數(shù)觀眾的傾慕。其性格沉靜安雅,友善、寬厚的達觀處世中透著恰如其分的幽默,這更增加了他的個人魅力。俄羅斯為紀念奧茨誕辰100周年最新拍攝的紀錄片中透露,雖然奧茨已經(jīng)去世45年,但據(jù)人氣調查顯示,他至今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愛沙尼亞人。
喬治·奧茨是一位音域寬廣的抒情男中音,其低、中、高三個音區(qū)間過渡順暢而平滑,沒有任何痕跡。中、低音區(qū)寬厚、潤澤,高音區(qū)光彩而不失威力,聲音通暢而靈動,擁有極佳的延綿性和連貫性。其演唱整體上音色柔和、溫暖、豐美、潤澤,除非人物刻畫的需要和作曲家的意愿,否則他很少炫耀嗓音的威力,氣息支持下的柔聲傾訴是他主要的聲樂語式,屬于俄羅斯學界所推崇的氣質尊貴、品位典雅的“學院派唱法”(Академическое пение)。俄羅斯人贊譽他是“天鵝絨般的男中音”!其俄語語音中微微帶著一點愛沙尼亞口音,這反而讓他的歌聲獨具魅力。
“喬治·奧茨并不依靠嗓音的威力和神奇的音域征服觀眾。他獲得榮譽的秘密,首先在于其天鵝絨般的音質帶來的出色美感,在于其完美地分配嗓音色彩和力度的能力,在于其流暢自如的氣息,出色的分句法和平滑均勻的聲部進行能力。在他的聲腔和吐字所傳達出來的歌唱藝術中,體現(xiàn)出高度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角色詮釋能力,他在角色中體現(xiàn)出高超的表演天賦。作為一位明智的、學無止境的大師,奧茨在每一個新的角色中,都尋找自己的獨特性,并在創(chuàng)作中、在聲樂和表演方面注入鮮明的理解和認知。如果可能,奧茨總會試圖摒棄角色的成規(guī)。這些都讓他能夠塑造出深刻的、靈動的、鮮活的人物性格?!雹蹔W茨的傳記作者、愛沙尼亞音樂學家黑爾加·登松(Хельга Леопольдовна Тынсон)如是說。
“聽奧茨唱歌,感受不到任何技術障礙?!璩輪T’歌聲中高度的藝術性,遮蔽了其卓越的歌唱技巧,掩蓋了其生動的句法、精湛的經(jīng)過句和藝術的精磨性等歌唱的‘廚房’工具。準確地說,‘歌唱—演員’不能夠描述喬治·奧茨的藝術風貌。嗓音、手勢、表情等表現(xiàn)手段的有機結合是奧茨創(chuàng)作的奧秘?!雹軜吩u家伊格納季耶娃(М. Игнатьева)評論道。
對奧茨來說,歌唱家的責任是尊重音樂本質、把音樂諸元素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表現(xiàn)自己。愛沙尼亞作曲家、音樂家奧亞吉亞埃爾(Вальтер Оякяэр)認為:“評價奧茨作為歌唱家的風貌,第一要義不是聲樂層面,而要從其內(nèi)涵闡釋的層面。他的歌聲中純聲樂技術層面的東西不會凌駕于鮮活的想象力之上,雖然奧茨擁有寬廣的音域,美麗的、豐厚的音色,能輕松勝任各種力度的歌曲?!雹?/p>
奧茨本人對歌唱和表演藝術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他指出:“歌劇表演藝術中讓我非常不安的在于,很多時候,我成為我們的歌手熱衷于追求大音量傾向的見證者。聽廣播,看電視,或者某次參加歌劇巡演,突然你發(fā)現(xiàn),表演者們陷入某種競爭中—看誰唱得最響!這當然是一種奇怪的競賽,但最奇怪的是,它已經(jīng)非常普遍,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間。當然,這也許來自聽境外聲樂家們唱片的影響。不否認,聽唱片是歌手很好的學習手段,但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有一個想法,你確定你也要這么唱?這離復制不是一步,而是只有半步了!”⑥
奧茨認為,應該明白一點:有的歌唱家擁有非凡的嗓音天賦,其嗓音的威力是固有的本質。有些歌手這種天賦多一些,而有些則少一些。但是音量,卻是歌手故意用多余的肌肉力量去追求的?!按笠袅渴且环N‘偽貨’,當大音量的歌聲鉆進耳朵,聽者會感到極難忍受?!雹邐W茨用一句俄羅斯俚語來表達自己對追求大音量歌唱“審美”的態(tài)度:“‘晚上所有的貓都是灰色的’,強力度的歌唱讓所有的音符都擁有同一個面目,但這面孔倒不一定都是灰色的,它可能是晴朗的、美好的。但是,當陽光過于強烈充盈之時,視線會辨識不清。繪畫中用明暗來表現(xiàn)陽光不是隨意為之,回憶一下庫英之的《白樺林》,畫面是多么陽光燦爛,但是細看,底色卻是昏暗的?!雹辔覀冎溃骸耙苑潘?、自然、優(yōu)美、柔和為基礎的演唱風格”正是美聲唱法(Bel Canto)的基本特征,“追求音質,音量自然會有”更是美聲唱法訓練的箴言。奧茨的歌唱理念嚴格遵守了“意大利美聲學派”的基本原則?!胺彩橇己玫囊糍|,必定是由消耗極少的(相對而言)肌肉緊張和氣息壓力來獲得的。因之,低消耗、高效率,乃是美聲唱法的優(yōu)越性和成功的秘訣?!雹釆W茨之所以擁有天鵝絨一般優(yōu)美、柔滑的音質,正是參透了這一秘訣。因此,筆者一直把喬治·奧茨視為歌唱家中氣息歌唱的典范。
奧茨指出:在弱(piano)—中強(mezzo forte)或者中弱(mezzo piano)—強(forte)之間,歌劇角色演唱音響的動態(tài)幅度和情感積聚,存在巨大的空間感和可塑性。而從極弱(pianissimo)突然轉向強(forte)則能夠造成人物情感的瞬間爆發(fā)。“從日常邏輯來看,這不具備普遍性,但是在舞臺藝術來說,卻是原則。”⑩奧茨說:這個觀點并不是自己的首創(chuàng),在兩卷宗的著作《菲奧德爾·夏里亞賓》的每一頁,幾乎都在強調這一點?!暗牵绻恳惶於加小敖小瘣酆谜叱霈F(xiàn)在舞臺上,那就應該不知疲倦地反復強調?!?奧茨指出,這種錯誤審美傾向的出現(xiàn)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這種追求音量、忽視音質,置文化審美和情感附著于不顧的傾向,在當今聲樂界已呈泛濫之勢。
奧茨認為,聲樂才能和表演才具的有機結合成就了歌劇演員。“我見過很多歌唱家利用自己的表演才華成功塑造了角色。因為有很多歌劇角色不是單憑演唱和表演者的美妙嗓音就能夠勝任的。所有的古典歌劇,比如,穆索爾斯基、柴科夫斯基、威爾第、普契尼等作曲家,都是在用音樂塑造人性的形象,僅僅借助嗓音來重構角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調動歌唱家—演員修養(yǎng)中所有的表現(xiàn)手段?!?
奧茨認為在演員才能的組成要素中,最高級的素質就是表演能力,表演能力能夠完全體現(xiàn)演員的個性品質。“我認為正是這種能力,把中等的才能轉化為高等的才能,并最終引向最高級的才能。”?
奧茨用他在大劇院看過的一場《弄臣》來闡述自己的表演藝術觀:“如果單從聲樂層面,或者單從舞臺角度來看,主人公的飾演者都相當不錯。但是,在演唱詠嘆調的時候,其表演能力就顯得力不從心。此時,最重要的、最富有變化的手段是語調。如果單純用技術來演唱詠嘆調,用速度和動態(tài)標記來完成作品的話,那人物的性格是不能被揭示的,這種表演中的缺憾,在之后是補救不急的,如此的表演不能夠誕生人物形象。其實,正確的語調已經(jīng)是人物性格了。如果歌唱家精準地捕捉到它,歌唱家就會擁有無窮的塑形的手段,在表演的各個階段會更有說服力地發(fā)展音調的細微差異。”?
他認為,好的舞臺伙伴是自己角色成功的一半,就像“在賽馬場上,傍最快的馬才能跑得更快”?。“與陌生的演員相遇,對自己的角色來說,是一種再認識。他們不同的表達方式給我?guī)硇碌恼Z調、語氣、色彩、激情,給我的人物帶來了從前并未料想到的面孔和感覺?!?而舞臺上的伙伴也往往因為奧茨的感召和引領獲得人物塑造的成功。
出演《葉甫根尼·奧涅金》
1950年,奧茨飾演《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奧涅金,獲得“斯大林獎”。這對于一位還在音樂學院上學的大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奧涅金也成為奧茨藝術人生中最熱愛的一個角色?!皢讨巍W茨是一位罕見的極富樂感的歌唱家,他非凡的聲樂藝術和洋溢的高超技藝讓我欽佩不已。他是我難以忘懷的‘奧涅金’,我在這部歌劇里飾演塔姬亞娜……他是如此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困難的角色,奧涅金仿佛就是為他打造的?!?“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女高音歌唱家蓋涅·瓦格涅爾(Жермена Леопольдовна Гейне-Вагнер)贊嘆地回憶起自己昔日的搭檔。
奧茨非常重視對歌劇角色唱詞的解讀,善于深挖掩藏在字面下的人物的精神世界。他稱,這種能力來自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作的學習和對夏里亞賓唱片的研聽。“奧茨的‘奧涅金’削弱了人物的激情,他冷酷無情、喜歡說教、利己主義、孤芳自賞?!?“一次又一次地出演角色,讓喬治·奧茨的‘奧涅金’聲名遠播。在觀眾面前的,他是一位年輕英俊、體格勻稱的歌劇主人公,其外貌與詩人和作曲家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完全吻合。觀眾們聽到了動人的歌聲,一次一次洞穿心扉,其聲樂演唱和舞臺表演完全協(xié)調一致,讓人陶醉?!?曾巡演愛沙尼亞并出演塔姬亞娜的“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女高音歌唱家卓亞·蓋黛(Зоя Михайловна Гайдай)回想起第一次見到與自己演對手戲的奧茨時,曾驚嘆“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真正的普希金筆下的人物!”1964年,當奧茨的“奧涅金”榮登莫斯科大劇院舞臺的時候,戲中與他決斗的“連斯基”是偉大的蘇聯(lián)男高音歌唱家列梅舍夫。奧茨也成為首位登上莫斯科大劇院舞臺的愛沙尼亞歌唱家。對于柴科夫斯基的歌劇來說,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奧涅金”,而20世紀中葉,喬治·奧茨無疑是“連斯基”最優(yōu)秀的代言人。
奧涅金(左,喬治·奧茨飾)與連斯基(列梅舍夫飾)
奧茨的表演藝術觀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的美學思想的影響。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人民藝術家”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Дмит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балевский)高度評價奧茨:“喬治·奧茨的藝術,是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期間,藝術的真理和生命的真理融合在形象里,從來不敢互有企圖。”?“奧茨從來不是在‘表演’或者‘扮演’,他就是角色,生活在其感覺和舉止中。這就能解釋其舞臺行為的自然性,其語調吻合心理的準確性及其藝術力量的信服力。”?烏克蘭音樂學家利吉亞·阿爾希莫維奇(Лидия Борисовна Архимович)如此評價奧茨的舞臺藝術。
在喬治·奧茨的藝術生涯中,出演歌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曾出演過《葉甫根尼·奧涅金》《蝴蝶夫人》《丑角》《卡門》《唐·帕斯夸勒》《茶花女》《拉克美》《唐璜》《鮑里斯·戈杜諾夫》《杰蒙》《瑪儂·萊斯科》《假面舞會》《黑桃皇后》《伊奧蘭塔》《唐·卡洛》《藝術家的生涯》《奧賽羅》《魔笛》等60余部歌劇,在蘇聯(lián)、愛沙尼亞的歌劇藝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奧茨不僅出演古典歌劇、愛沙尼亞歌劇、蘇聯(lián)歌劇,還活躍在音樂劇和音樂會舞臺上,活躍在電視和電臺節(jié)目中。他在演唱上是一位多面手,用現(xiàn)在的說法,是一位“跨界”歌唱家。他既能演唱歌劇詠嘆調、藝術歌曲、俄羅斯浪漫曲、俄羅斯民歌、愛沙尼亞民歌、蘇聯(lián)歌曲,也能演唱當時流行風格的歌曲。比如,《暗夜》《再見》《道路》《回憶》《旋律》《懷疑》《我的城市》《我熱愛你,生活》《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給我你的手臂,我遙遠的戰(zhàn)友》等,其演唱聲情并茂、催人淚下,充滿感召力和感染力,富含高度的詩意和思想內(nèi)涵。
關于輕音樂舞臺對一個歌劇歌唱家的作用,他指出:“如果用高標準來評價輕音樂舞臺的話,它可不是個‘松軟的面包’。對我來說,這個舞臺就是培養(yǎng)技藝的學校。它可以使情感豐富充實,可以鍛煉手勢、姿態(tài)、動作的準確性,可以學會與聽眾們建立聯(lián)系的能力?!?
喬治·奧茨在輕音樂舞臺上
奧茨非常重視吐字行腔和歌詞的清晰表達。他認為,優(yōu)秀的歌者應該擁有優(yōu)秀的嗓音和漂亮的音質,旋律演唱得流暢而抒情,手勢漂亮,表情也豐富。但如果聽不清楚歌詞,其演唱就沒有藝術含量,就不會產(chǎn)生藝術形象?!案柙~是歌曲的靈魂。合理的重音安排會為旋律增色,要以歌唱時高潮位置的樂句為中心來謀篇布局,讓每一個樂句按照不同的方式來傳送。讓歌曲仿佛是一部獨幕劇,仿佛是一部短篇的心理小說?!曳浅V匾曇ё趾屯伦帧N枧_上需要清晰的吐字,這要成為聲樂最基本的原則(其他要素,比如重視音調、杜絕滑音、少用本嗓、不要緊縮喉嚨的聲音、不要鼻音等)。當然,今天需要更豐富的舞臺效果,如果用得恰當,我并不反對?!?
奧茨認為,一名歌劇歌唱家能夠取得輕音樂領域演唱成就的奧秘在于:“最主要的,是簡單!在輕音樂領域演唱,不應該復制演唱歌劇的方式。要唱得簡單,要從揭示歌曲內(nèi)涵出發(fā),不要炫耀自己的聲樂才能?!?
“聽奧茨歌唱,有時候不禁會產(chǎn)生一種想法,他的唱法是如此簡單自然,好像我們當中的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去唱。”?作曲家奧亞吉亞艾爾如是說。當然,這是作曲家的一種錯覺,“簡單自然”,其實是飽經(jīng)歷練的爐火純青,是大師“無招勝有招”“化有形于無形”的表象而已。突然想到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美學思想,其中崇尚自然而非人為之美的意蘊,恰好吻合了喬治·奧茨的藝術品位,其簡單樸素、渾然天成的歌唱方式已臻聲樂藝術之化境。
筆者援引喬治·奧茨對年輕歌者語重心長的忠告來作為本文結語:“年輕的歌者最大的缺點,是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高而對工作的意義認知不足。缺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忽視文學和其他藝術學科的價值,就不可能成長為藝術家。要對自己周圍的一切感興趣。對于輕音樂歌手來說,這也是必須的。越是有學識和教養(yǎng)的人,興趣和認知范疇越廣泛。因為經(jīng)濟原因,年輕的歌者往往選擇放棄學習,認為這是一種負擔,完全可以繞過它。但是這種態(tài)度經(jīng)年后會招來對自己的報復,藝術家的視野會變得狹窄?!囆g家要塑造一個獨特的‘我’,其奠基就在學習中,在不斷的學習和再學習中。我認為,年輕的歌者需要更多的需求?!?不經(jīng)過中規(guī)中矩的刻苦學習和艱苦磨煉,又如何能在“守法、破法、立法”中達到歌唱藝術“天人合一”的化境呢?
謹以此文紀念歌唱家喬治·奧茨誕辰100周年。
注 釋
① Хельга Леопольдовна Тынсон. Георг Отс. Таллин. 1981 г.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Ээсти раамат, C. 111.
② Статья В.Оякяэра о Г. Отсе в книге "Певцы советской эстрады" Перевод с эстонского Н. Яворской.
③ 同注 ①,第33頁。
④ 同注 ①,第105頁。
⑤ 同注 ①,第161頁。
⑥ ⑦ ⑧ 同注 ①,第72頁。
⑨ 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華樂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頁。
⑩ 同注 ①,第73頁。
? ? ? ? 同注 ⑩。
? ? 同注 ①,第73—74頁。
? 同注 ①,第108頁。
? 同注 ①,第35頁。
? 同注 ①,第32頁。
? 同注 ①,第113頁。
? 同注 ①,第109頁。
? 同注 ①,第171頁。
? ? 同注 ①,第172頁。
? 同注 ②。
? 同注 ①,第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