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登英
【摘 要】目的:通過觀察護理專案改善腦出血術后偏癱病人良肢位擺放合格率的效果,進一步改進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方法:成立專案小組,確立以“提高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良肢位擺放合格率”為活動主題,通過回顧性分析79例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的病情,確定存在問題,制定相應對策,設為對照組。同時以79例腦出血偏癱患者為干預組,實施護理專案措施,比較護理專案實施前后良肢位擺放合格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結果: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良知位擺放合格率由專案前改善活動前的11.0%提高至52.0%,偏癱患者的護理缺漏項率由43.0%降至3.0%,并發(fā)癥由49.3%降至6.9%,護理專案實施前后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專案實施有效降低了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專案;腦出血術后;良肢位
腦出血是指患者自身腦實質由于非外傷導致的內部血管破裂出血,發(fā)病后患者病死率相對較高,并且將使患者患有各種后遺癥,其中偏癱即是較為常見的腦出血后遺癥之一[1]。偏癱又稱半身不遂,主要表現為患者同一側的上下肢、面肌以及舌肌下部出現運動障礙,癥狀較輕的患者尚可自行活動,但行動受限,無法自如控制自身肢體;癥狀較重患者將完全無法自如行動[2,3,4]。而早期的康復護理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作用,正確的良肢位擺放有利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降低偏癱患者致殘率[5,6]。為提高腦出血術后偏癱病人良肢位擺放的有效率,我科成立護理專案小組,開展以“提高腦出血偏癱患者良肢位擺放合格率”為活動主題,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3月~6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79例腦出血并行手術治療后偏癱患者為對照組,男53例,女26例,年齡41歲~76歲,平均(55.5±3.12)歲。以2019年7月~11月入住我院的79例腦出血病人并行手術治療后偏癱患者為干預組,男52例,女27例,年齡42~75歲,平均(52.8±4.59)歲。均給予護理專案措施,所有病人病情穩(wěn)定,神志清醒,能夠配合康復鍛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護理專案小組:
小組成員由8名護士組成, 入選條件為5年以上神經外科工作經驗, 護師以上職稱, 年齡28~47歲, 4名成員均為本科以上學歷, 均為N2級以上護士,由工作年限最長的護士擔任組長, 負責整個小組的活動策劃及組織協(xié)調工作, 另7人負責收集資料, 匯總、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對策, 督導專案改善措施的實施、評價效果、撰寫報告。
1.2.2召開工作會議:
落實專案小組各成員職責, 制訂護理措施計劃進度表, 設計現況調查表并制定目標與策略等。
1.2.3 現況分析:良肢位擺放現況:2019年3月~6月我院神經外科收治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79例, 均按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護理常規(guī)實施護理,如癱瘓肢體未處于功能位為不合格, 現況調查結果顯示患者需良肢位擺放共286例次, 不合格102例次, 不合格發(fā)生率為43%。護理現況:專案成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偏癱患者護理質量考評表”對我科2019年3月~6月的79例偏癱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現場隨機考評,存在護理問題 (包括護理措施實施不達標, 漏實施) 232項, 缺漏率達11.0%。其并發(fā)癥 (關節(jié)萎縮畸形、肩關節(jié)脫位、垂足)缺漏率達 49.3%。
1.2.4 要因分析
專案小組從人員、環(huán)境、物品、方法幾個方向, 對護理缺漏最多的體位護理、健康教育、康復護理進行分析, 并繪制魚骨圖得出4個真因:①缺乏良肢位擺放標準和流程。②護理知識缺乏。③健康教育不到位。④缺乏輔助工具。
1.2.5 確定主題, 形成專案
根據上述問題及真因, 確定改善主題為“提高腦出血術后偏癱患者良肢位擺放合格率之專案”。
1.2.6專案改善目標
根據現況, 結合專案小組成員的工作年限、經驗、能力和學歷等方面的因素, 將本次專案的改善目標設定為:腦出血術后偏癱病人肢體擺放不合格率在13.02%以下, 護理缺漏率在11.32%以下。
1.2.7對策擬定和實施
①制定執(zhí)行標準:制定“腦出血術后患者良肢位擺放執(zhí)行標準”為患者擺放體位。②加強培訓:對全科護士加強良肢位擺放知識培訓。③加強患者健康教育。④給患者提供輔助工具。
1.3效果評價
以護理方案實施前后, 患者良肢位正確擺放率、護理漏缺發(fā)生率及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作為評價護理方案實施的指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本專案實施后, 應用“偏癱患者護理質量考評表”以相同方法對2019年7月~11月79名偏癱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隨機查檢, 共286份考核評價表, 查檢232項次, 結果得出:偏癱患者的護理缺漏項率由43.0%降至3.0%, 偏癱患者良知位擺放合格率由11.0%提高至52.0%, 目標達成率為96%, 進步率為72%, 并發(fā)癥由49.3%降至6.9%, 效果顯著, 達到了本次專案改善的目標。
3討論
腦出血后大多數患者遺留有肢體偏癱問題,致殘率達到90%以上[7]。早期改良良肢位擺放可有效促進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護理專案是指對護理業(yè)務中特定的主題, 加以有系統(tǒng)的控制及分析, 以達成特定目標的一種活動, 是提高護理質量的科學手段[8,9]。本專案分析腦出血術后患者良知位擺放不合格和護理過程的漏項因素, 建立改進目標, 借助因果圖、改進模式及失效模式分析, 用科學的管理工具去指導和解決臨床護理工作的疑難復雜問題, 從而優(yōu)化腦出血術后病人良知位擺放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程秀鳳.良肢位擺放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過程中的重要性[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12):93-94.
紀二麗,孫俊芳,劉佳.良肢位擺放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偏癱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6):167-169.
李清.良肢位擺放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效果的影響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9,25(5):273-274.
王晶.良肢位擺放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障礙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15):147-148.
曾令丹, 張艷, 陳劍蘋.自制充氣抗痙攣手套在腦卒中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 2015, 21 (30) :69.
湯麗麗.良肢位在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0 (17) :133.
Lei Xia,Qiu Han,Xiao-Yu Ni,Bing Chen,Xiu Yang,Quan Chen,Guan-Liang Cheng,Chun-Feng Liu.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Cranio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World Neurosurgery,2019,126.
李曉莉, 胡明, 曾進, 等.護理專案在提高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院外用藥依從性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6, 35 (24) :3339.
李曉莉, 胡明, 曾進, 等.護理專案在提高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院外用藥依從性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 (3)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