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摘 要:德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課堂教學是深入開展德育的重要陣地,教材內容、教學手段和能力培養(yǎng)中都要加強德育工作,語文課外活動和樹立師表形象也是開展德育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德育;語文;教學
德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核心。在一個人各種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起價值導向作用,直接決定人的綜合素質高低。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是所有語文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文試就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育人工作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語文課堂是德育育人的重要陣地
德能兼?zhèn)涫锹殬I(yè)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目標,古人說:德者,才之帥也。無論從課程設置、課程特點、還是教學過程看,語文課堂都是深入貫徹德育育人的重要陣地,從某意義上說:教語文就是教做人,學語文就是學做人。這是語文教學教育性所定。
(一)從語文教材內容及篇章設置看,德育基本內容都在教材中有充分體現(xiàn),使用好這些育人教材,是語文課堂搞好德育育人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如馮友蘭《人生的境界》從哲學角度闡述了人生意義,不同人有不同人生追求,我們應學會追求高層次人生境界,對形成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會產生一定影響。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重國家大局、輕個人恩怨的胸懷,廉頗知錯就改、勇于自責的高貴品質,都有極大啟發(fā)意義。這種潛移默化、生動有效的育人方式是語文課教育性重要體現(xiàn)。
(二)從教學手段看,語文課堂同樣可達到育人目的。1、通過感情朗讀,開掘意境,達到育人目的。好文章文質兼?zhèn)洌柚鷦觾?yōu)美的語言、真實情感表達思想內涵。感情朗讀可把文章主題充分表達,激起共鳴,以情動人,實現(xiàn)思想教育目的。如《合歡樹》是一篇散文佳品,作者把濃濃的慈母情表現(xiàn)得動人心弦。通過閱讀使學生體會作者內心強烈的懷念和對母愛的高度贊美,在優(yōu)美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到人性美。2、通過細節(jié)分析,挖掘內涵,思想教育。細節(jié)描寫是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主題的重要形式,課堂教學應重文章細節(jié)分析。孫犁的小說《荷花淀》中水生嫂月下編席和夫妻話別的一系列動作,真實生動地刻畫了一個青年農村婦女和參軍丈夫依依不舍的深情,刻畫在革命斗爭中逐漸武裝起來成為革命戰(zhàn)士的轉變歷程。通過對主題思想的挖掘,同學們對歷史、對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深刻理解。3、通過爭辯解疑,深化理解,培養(yǎng)優(yōu)良品德。討論教學可使思想交流、智慧碰撞,俗話說:真理越辯越明。師生間的討論更能深化對文章理解,在情感交流中受到教育。如學習《師說》時,同學們對“傳道、授業(yè)、解惑”中“道”的理解各執(zhí)一詞,通過辨析爭論,既使學生理解了作者指的是“孔孟儒道”,又認識到作者思想局限性和今天的時代意義。4、關注人物命運、情感,在形象感染中提高認識。語文教材的形象感染性,人物思想通過命運、情感展現(xiàn)出來。思想教育應以情動人,在入情入理的分析中,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認識。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性格在故事發(fā)展中不斷受到沖擊,從而被迫走上反抗道路,奮起殺賊,走上梁山。離開了情節(jié)分析,情感體驗,人物精神與品格就難以打動學生,成了空洞的說教,達不到應有的育人效果。
(三)作文教學必須進行德育育人。作文是學生表情達意的重要載體,在進行寫作技能訓練中加強德育,使其掌握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說真話,吐真情,讓其認識生活,追求真理,辨別是非,抒發(fā)人生理想,使作文與做人緊密結合。思想是文章內核,言為心聲。好文章,從選材、確立主題,到結構成文,實際上是思想的提煉、升華、表達的過程。應培養(yǎng)其提煉有意義、有深度、思想進步的主題。同樣,教師對作文的評析,既是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育人重要途徑。教師的思想、個性、道德品質都會通過語言傳給學生,影響學生思想。
二、在語文課外活動中貫徹德育育人。
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擴展,具開放性、自愿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更易激發(fā)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精神需求,對培養(yǎng)其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有重要作用。如我們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誦讀活動,可選擇歷史上有教育意義的名篇佳章,在引領學生感受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美的同時,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思想。如指導閱讀方志敏同志的《可愛的中國》,能使學生受到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思想熏陶,增強熱愛革命先烈的崇高感情。通過觀摩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深入實際,了解社會,激發(fā)對偉大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課外活動讓其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做到寓教于樂,收到較好育人效果。
三、激發(fā)探求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語文思想教育必須由學生自我努力來配合,教師的重要責任在于激發(fā)學生探求意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現(xiàn)實,思考人生,在道德情操上自我體驗和教育,實現(xiàn)育人目的。如結合課內外閱讀,可指導學生抄錄名言警句,哲思妙語,吟詠背誦優(yōu)美詩文,加強個人修養(yǎng)。模范、先進人物理想、情操和業(yè)績?yōu)閷W生提供了效法榜樣,啟迪學生進行比較、對照,“以人為鏡”,改善自我,追求進步。
四、注重師表形象,以師德促育人。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煈懈呱械穆殬I(yè)道德,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和尊重學生。只有具備高尚人格,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健康個性。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極大影響,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成為其榜樣。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春風化雨,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給予德育工作足夠重視,將其貫穿在語文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提高育人水平,就一定能收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