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鴻偉
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新課標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通過有效教學優(yōu)化的進行,提升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就成為了每一個教育研究者進行教學研究的重點。對于高中體育而言,雖然并不是文化科目,但是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若學生不能具有一個健康的身心,那么學生在文化科目的學習中也就難以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本文對高中體育教學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研究。
高中體育是高中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中階段體育教學承擔著學生體育鍛煉和思想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是一項腦力運動,更是一項體力和綜合能力的比拼,若學生不能具備強健的體質和強大的內心,就很有可能在學習過程中被其他人拋下。而體育作為實現學生體能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就要能在其中將自己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由于部分體育教師教學認知的不當,其并沒有將體育學科的作用重視起來,造成文化學科占課的現象非常嚴重。并且在進行授課時,也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恰當,不能達成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也不能發(fā)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針對這些情況,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談一談如何實現其有效解決。
1 革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模式
為了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優(yōu)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能結合實際,對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有效的調整,首先教師需要能結合課標研究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價值,要能將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重視起來。其次,教師還要能對自己教學中所持有的不當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優(yōu)化教學的設計。在當前,很多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會給學生安排統(tǒng)一的訓練任務,這樣的教學設計忽視了學生體能發(fā)展的差異性,使得很多體能較弱的學生難以完成體育教師制定的訓練目標。這樣的情況就造成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了畏懼心理,甚至出現裝病請假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能對自己的基本教學理念進行調整,教師在其中要能認識到新課標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并在此思想基礎下,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調整。在其中教師就要能根據學生的體能發(fā)展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此基礎上,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體育學習的進行,在不過度勞累的情況下達成基本的體能訓練。
例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來給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學生制定訓練的目標。在其中,教師就可以考慮新課標的要求和當前學生實際發(fā)展的情況對學生做出限定,讓每一個人正確在當前跳遠的距離上提升10公分。這樣一來,分層的教學要求就得到了制定,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可以通過練習來達成的目標。
2 創(chuàng)建小組合作,達成協(xié)同訓練
在過去,教師開展體育技能教學的方式基本是采用教師講解加學生演練的方式來進行的。在其中,教學行為集中在從教師到學生的傳遞,學生本身之間的信息傳遞較少。這樣的教學設計從總體而言較為單調,且學生也無法通過合作交流的過程達成技能的溫習與訓練。而在如今,為了改變這一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能結合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訓練時就可以通過彼此的合作來進行,實現對相互動作的糾正,提升鍛煉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毽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教授完基本的毽球技巧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在進行小組劃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結合分組,這樣由學生自由選擇的小組在配合的默契性較強,學生進行練習的興趣也更高。教師在其中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小組進行巡視,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并給予其幫助。
3 舉辦競賽活動,弘揚體育魅力
體育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競賽,為了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教師就需要能讓學生喜歡上體育,可以深入的感受體育的魅力。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當前的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時期舉辦一些班級間的體育競賽,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比賽的參加,感受體育的魅力。而為了鼓勵學生參加競賽,教師還要能設計一些獎品作為優(yōu)勝者的獎勵。
例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舉辦一次班級籃球對抗賽。在其中參賽隊伍可以設計成以班級為單位,分男子組和女子組兩組。在隊員的選擇上,教師可以號召學生踴躍報名。在劃分完參賽隊伍之后,教師也要能抽出相應的時間去給予學生指導和訓練。在獎項的設置上,教師可以選擇幾個籃球作為獎勵。像這樣,通過體育競賽的合理設計,就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和觀看之中體會體育運動的魅力,使學生產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優(yōu)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能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在其中教師要能做到革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小組合作,達成協(xié)同訓練;舉辦競賽活動,弘揚體育魅力。若教師可以做到以上幾點,相信教師的教學效果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信宜市信宜礪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