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田鹿
清代有三部小說非常流行:《紅樓夢》《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過去,有些文人對《閱微草堂筆記》的評價高過《聊齋志異》和《紅樓夢》,原因是什么呢?是看世界的眼光。
《聊齋志異》的視角,是一個失意的讀書人眼中的世界;《紅樓夢》的視角,是一個曾經(jīng)身歷繁華而又歸于沒落的貴族子弟的視角;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則是以一個封建高官的視角記錄,是那時社會主流精英的視角?!堕單⒉萏霉P記》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世態(tài)的了解、對人情的了解以及處事的智慧。
你的多情她的名聲
紀(jì)曉嵐對《聊齋志異》的評價不高,在《閱微草堂筆記》里有意無意唱反調(diào)。
《聊齋志異》中寫得最好的故事都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年輕的公子,坐在屋里邊,突然傳來敲門聲。公子問:“你是誰?。俊币粋€女孩子說:“是我,你開開門就知道了?!贝蜷_門以后,是非常美貌的女子,跟這個公子柔情一度。然后女子告訴公子:“我是一個狐貍精,我非常喜歡你,陪你度過漫漫長夜,你不用擔(dān)心要養(yǎng)我,也不用擔(dān)心我會給你帶來負(fù)擔(dān)。你白天忙的時候不用管我,晚上的時候,我給你留一雙繡花鞋,你敲一敲,我就會出現(xiàn)。”
《聊齋志異》里的女孩子,就是“多情不多事,纏綿不纏人”。這個故事基本可以歸結(jié)成:落魄書生靜坐孤齋,美貌女子不請自來,陪伴度過漫漫長夜,帶給書生意外之財。
《聊齋志異》里的女孩子都太理想了,但是,《閱微草堂筆記》是這么說的——
東晉有一個太學(xué)生,曾經(jīng)在一個別墅里讀書。他在外邊閑逛時,發(fā)現(xiàn)一個斷了的石碑,他想,這大概是一個非常美麗年輕的女孩子,還沒到成年就死去了。這個書生是個多事的人,就經(jīng)常在墳前用酒澆奠她,說“你很可憐,假如你地下靈魂有知的話,你就跟我一起春風(fēng)一度”等一些挑逗的話。
過了一段時間,忽然就看見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手里拿著一朵野花,并沖著他微笑??此臉幼?,就是那個死去的女孩。這個書生很心動,就要靠近她,跟她說話。
剛要靠近的時候,這個女孩把他引到花叢后邊。我們看前半段,就跟《聊齋志異》里一模一樣。我們以為后面要發(fā)生什么很浪漫的事情的時候,忽然,女孩眼睛直直地瞪著書生,跺起腳來,一邊打自己的耳光,一邊罵自己,說:“我一百多年了,心如古井,怎么今天突然為這個蕩子所動搖呢?”再三嘆恨,一下子從這個書生面前消失了。
后來有人說這個女孩本來很貞潔,就因為這個書生的勾引,一念之差,幾乎就把一百多年的好名聲一下子給丟掉了。
我們來看這個故事,前半段像《聊齋志異》,后半段他就反過來寫。意思是說,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表面上寫了一個很浪漫的故事,但實際上,你的故事主人公多是地下的女鬼,你其實是在糟蹋人家的好名聲。
他就是用這種方法,跟《聊齋志異》的情場文字完全唱對臺戲。
如果歸納總結(jié)《聊齋志異》,它有三種文字。第一類是情場文字,是寫得最好的,如小倩、嬌娜、紅玉;第二類是科場文字,寫的是那些不如意的書生怎么考也考不上,怎么罵考官的事情;第三種是道德文字,也記載了很多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而在《閱微草堂筆記》里,可以看到與這三種文字正好唱反調(diào)的東西。
別只抱怨反省自身
再看《聊齋志異》典型的科場文字。最有名的是《司文郎》,講兩個考生:一個王生,山東人,文才很好;另一個是從余杭來的余杭生,沒什么水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朋友,叫宋生。
宋生早就說王生的文章好,肯定能考上,余杭生的文章不行。而且還說:“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和尚,和尚眼睛瞎了,但是他有一個特異功能,就是無論什么樣的文章,你一燒,他拿鼻子一聞,就能聞出來是好是壞,咱們?nèi)フ宜劼?。”王生燒自己的文章,和尚一聞,說,盡管還差點火候,但是已經(jīng)非常棒了。
余杭生不是很相信,先燒了一篇古文大家的文章,試試他的本領(lǐng)。和尚一聞,哇,太棒了,五臟六腑都舒服啊,若不是歸有光、胡友信那樣的大手筆,怎么能寫出這樣的佳作來?
余杭生大為驚奇,這才燒了自己的文章。和尚被嗆得咳嗽了好幾聲,連聲說:“千萬別再燒了,要是再燒一篇,就得吐了?!?/p>
余杭生滿臉羞慚地走了。最后考試的結(jié)果,是王生沒考上,余杭生考上了。
余杭生后來對和尚說:“你看你什么眼光啊,你說他好,他沒考上;你說我不好,我考上了,你怎么解釋?”
和尚說:“是因為你的老師水平太差了,現(xiàn)在就燒你老師的文章?!焙蜕幸宦劊烷_始又打噴嚏,又放屁,又流眼淚,又嘔吐,最后趕緊到廁所里猛瀉了一通。然后跟大家解釋:“我過去聞過差的、聞過臭的,沒聞過這么臭的,我一開始沒當(dāng)回事,結(jié)果這一口氣吸下去,鼻子受不了,肺受不了,哪兒都受不了,最后完全把它拉出來,這才算痛快多了。”
蒲松齡為什么寫這種文章?他是希望借此告訴大家,自己之所以沒考上舉人,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那些考官眼睛瞎了。
但是,紀(jì)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里邊是這樣唱反調(diào)的。他說,雍正年間,有一個叫湯邵連的舉人去參加考試,半夜時號房里突然跑進來一個女鬼,披頭散發(fā),抓著湯邵連的卷子就給撕了,扔在他面前。他說:“我不認(rèn)識你呀,而且過去我也沒做過什么缺德事啊,你為什么對我干這種事呢?”
這個女鬼站在那兒發(fā)呆地看著他,說:“你不是第四十七號啊?”湯邵連說:“我不是四十七號,我是四十九號?!?/p>
因為有兩個空的房子,那個女鬼沒看清楚,直接就數(shù)過來,以為他就是四十七號。女鬼就說“對不起,搞錯了”,然后跑到四十七號房間,就聽見四十七號房間那邊傳來“嗷”的一聲,那個書生精神變得有點瘋癲。原因是什么?肯定是四十七號得罪了她,所以,她做鬼也要做厲鬼,饒不了他。
紀(jì)曉嵐講這個故事的潛臺詞,就是在說,蒲松齡啊,你好好想一想,你之所以考不上,是不是干過什么缺德事?
紀(jì)曉嵐就是這樣一個富有生活智慧、滑稽多才的人?!堕單⒉萏霉P記》里記載了很多值得我們翻讀的東西,有一些專門跟《聊齋志異》唱對頭戲的文章,對我們從反面抓住《聊齋志異》的精髓很有好處。
(摘自《燕趙講壇文粹》)
責(zé)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