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說起明代最牛文人王陽明,不少人是佩服不已。光是在正史典籍中,貼在他身上的標簽就有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書法家、教育家,可謂文化的集大成者。再看看他的履歷表,就更是不得了,做過刑部主事、南贛巡撫、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等要職,死后朝廷賜謚號“文成”。
關于這位牛人,民間有不少傳說。比如有人說他出生就不凡,母親懷了他14個月,祖母在他出生時夢見緋云鼓吹等。雖然這些傳聞都沒什么史料依據(jù),但王陽明小時候確實不是典型的乖孩子。和許多頑皮的孩子一樣,小時候因為貪玩,他時常被強勢的母親教訓。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被這位強勢媽媽逼出來的趣詩。
王陽明從小愛下象棋,因此耽誤了不少正事。一日母親又見他在下棋,一氣之下便將棋子全部沒收,扔進了河里。一般的孩子被訓了也就算了,但這位小頑童邊哭邊寫了首趣詩。詩名叫《哭象棋詩》,全詩短短56個字,是一首詩也是一副象棋,令人叫絕,流傳了500多年。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哭象棋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
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
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
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
象若心頭為人揪。
這首詩雖然遣詞用字并不算高明,卻頗有打油詩的味道。詩的首聯(lián)寫的是一組對比,有棋在手時自然是開心得很,而被嚴母丟了棋后心里就只有一個“苦”字了,這樣的開篇也算是生動有趣了。
而接下來的三聯(lián),則是寫棋子們落入了河水。每一句都將棋子擬人化,寫得詼諧搞笑。眼見著兵和卒落了水,自己想救卻不能救;接下來將和軍也溺水了,如果是在沙場上,這就全完了。將軍走后,馬和士也就隨波而去了。馬本就奔跑得快,所以是“行千里”;而“士”本是不能過楚河的,現(xiàn)在卻入了“三川”。小詩人分別抓住了馬和士的特點,令人眼前一亮。
至此,詩人一共寫了兵卒將軍馬士共6個棋子,象棋中也就只剩下炮和象了。炮落水時是一聲天地震,震得小詩人傷懷不已;而最后的象也落水了,小詩人的心就像被人揪住了一樣難過。寫炮時是抓住了炮的特點,寫象時則用“為人揪”結(jié)束全篇,這3個字也正是詩人寫此詩時的心情。
縱觀這首詩,雖是王陽明小時候所作,也并沒有什么過人的意境,但包含了整副象棋中的所有棋子。最難得的是,詩人將棋子落水時的樣子和自己的心情巧妙結(jié)合,令人讀后印象深刻。王陽明長大后也寫過不少詩,其中也有詼諧之作,但都遠不如這首詩來得有趣。
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