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耀明
村部前的那個小廣場是我每天上下學(xué)的必經(jīng)之地,每當(dāng)我看到村部房檐前立著兩擔(dān)高大的竹竿,就知道今天晚上要放電影了。
這是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我大多會跑進(jìn)村部,問一問即將上映的是什么電影。因為我的父親在公社做事,放映員對我總是給予一些關(guān)照,把影片的名字告訴我,而不是打出一串不耐煩的手勢。這使得我在興奮的同時又有了一分得意。我常常向小伙伴們賣一賣關(guān)子,才肯大聲說出片名。
早早來到小廣場準(zhǔn)備看電影的大都是孩子,一來可早點占據(jù)一個好位置,二來可以利用電影開演前的時間盡情玩耍。有一次放映員把2角錢遞給我,求我去幫他買一盒煙。我知道這是他與我父親熟悉的緣故,我就很樂意幫他這個忙。我一路小跑著來到幾百米遠(yuǎn)的雜貨店,花1角8分錢買了煙。當(dāng)我把煙和剩下的2分錢遞給正在往竹竿上掛銀幕的放映員時,他竟然十分大方地只收起煙,而把那2分錢送給了我!我從沒有過零花錢,這2分錢讓我興奮無比,我把錢放進(jìn)衣兜里,一步三跳地跑進(jìn)人群,想把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好消息告訴每一個人??墒俏艺l也沒有告訴,手始終捂著那個裝2分錢的衣兜。
天漸漸暗下來,小廣場的人越聚越多。他們都帶著小木凳,奢侈一點的還要帶來小小的棉墊。免得小木凳坐久了屁股疼。誰都希望占據(jù)中間的位置,這樣看電影的效果會好一些。于是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一些爭執(zhí),誰擠占了誰的地方,誰碰倒了別人的凳子。更有的人連小木凳也不帶,在擁擠的空間里選個位置,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來,任旁人斥責(zé)甚至漫罵,就不動身。來得晚的,見再無地方可坐,就叨咕一句,邁著四方步踱到銀幕的后面,欣賞“左撇子”電影。
電影機放射出的光線堅硬而明亮,打在懸掛起來的銀幕上,就好像打開的一扇窗,可以一直通向天堂。音樂聲會隨之響起,原來的嘈雜聲就漸漸消退,小廣場變成了一個講述過去故事的地方。
電影在放映過程中是要停下來的,放映員要換另一盤膠片,不知誰家的淘小子不肯到人群的外面去尿尿,把一大泡尿悄然撒到了地上。于是尿液像一條興奮的蛇蜿蜒向前,流到了一個女孩子的腳邊。偏偏女孩子膽小,恍惚中看到地上有一條暗影爬過來,嚇得失聲驚叫,惹出一陣騷亂。
多年以后,當(dāng)我回憶起年少時光,那一場場露天電影,仍清晰如昨。
[摘編自《語文分級閱讀文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編輯/薛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