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
一個月前,我讀到記載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看見》,那里記載著2003年的“非典”,那也是我第一次對“疫情”這個詞有所了解。文章里的內(nèi)容,那么沉重、壓抑,使我久久喘不過氣來。猶記得——醫(yī)院里,那個幽深黑暗的巷道;病房中,那位垂死掙扎的老人;大門外,那位踟躕卻又堅定的年輕護士。從未想過有一天疫情會離我這么近,直到——2020年!
直到——達州出現(xiàn)確診患者!
寒風凜冽,大街上悄無聲息,我知道,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新年。一切顯得那么蕭條、寂靜。空曠的街道上,執(zhí)勤的工作人員孤零零地堅守在小區(qū)的進出口,瘦弱的身軀被呼嘯的北風蹂躪得瑟瑟發(fā)抖。樓下的保安大哥認真查看著每一位住戶手中的“通行證”。誰的生命不珍貴?他們又何嘗不是家人的摯愛?此刻,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筑建起高高的城墻;此刻,他們?nèi)怏w凡胎,卻與病毒做著殊死搏斗。
新聞中出現(xiàn)“開江縣人民醫(yī)院”各位醫(yī)生護士的《請戰(zhàn)書》,那鮮紅的指印、深深的墨跡,猶如茫茫夜空中震耳欲聾的雷聲,深深震撼著我的心。我既感動又緊張,感動于他們那無畏生死的獻身精神,緊張于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他們能否安然無恙。一位特別要好的朋友也在醫(yī)院上班,交談中才得知她也簽了《請戰(zhàn)書》。有那么一瞬間,我恨不得時光倒流,飛奔到她
身邊,奪下她即將按指紋的手。無數(shù)擔憂撲面而來,她還懷著孕,怎么可以疲勞作戰(zhàn)?她才剛畢業(yè),怎么可以沖鋒上前?她還……那一刻,我似乎突然明白——為什么支援武漢的醫(yī)者不敢同親人告別,為什么接送醫(yī)護的志愿者不敢把實情告訴家人。他們也一定同她一樣,有深愛自己的家人、朋友。我責備她為什么要簽《請戰(zhàn)書》,她擲地有聲地回答兩個字——責任!
我的手僵在半空中,遲遲不知該如何回復。是啊,醫(yī)生奮戰(zhàn)在前線,是責任;執(zhí)勤人員守護在街道,是責任;領導干部維護社會穩(wěn)定,是責任。正是這無數(shù)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勇于肩負起身上的責任,才有我們此時的太平天下!才有我此刻的奮筆疾書!
我是一名教師,我熱愛我的工作,更愛我的孩子們!當朋友圈里出現(xiàn)“今晚9點,白巖松連線鐘南山,請學生和家長務必收看”時,我來不及多想,立馬轉發(fā)班級群,恨不得讓所有家長立馬看到。我愛我的孩子們,我想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不舍得讓他們受一點點傷。剛轉發(fā)沒多久,官方就出來辟謠,原來這是謠言,原來……那一刻,失落、自責、后悔、慚愧,無數(shù)情緒在一瞬間蜂擁而來。我是老師,我卻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了一條不實消息!我是老師,我怎么可以轉發(fā)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我是老師,我身上背負著家長的信任;我是老師,我肩上扛起的將是國家的未來。從那之后,每一條信息我都會認真審核,查到出處有理有據(jù),才推送班級群;從那以后,我明白了:既已為人師表,更應不信謠、不傳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也是我的責任!
在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日子里,我白天上網(wǎng)課、開會、打卡、寫總結、問候?qū)W生,晚上批改作業(yè)、追蹤學習進度、修改學案,每每凌晨才能入睡。很累,但是,我知道,這是我的責任!
當我給孩子們講到王昌齡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時,大家聽得興致勃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當我說起《詩經(jīng)》“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時,屏幕上浮現(xiàn)出的是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的驚嘆。此刻,我明白了——弘揚中國詩詞文化,這也是我的責任!
我的祖國,擁有14億子民的泱泱大國,在疫情面前,我們?nèi)跣s又偉岸、平凡卻又強大!14億人口,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堅守責任,眾志成城,為打贏這場抗“疫”之戰(zhàn)而奮力廝殺!在這場鏖戰(zhàn)中,每個人都是戰(zhàn)士,都為我們的大好河山提供了堅固的鎧甲。我想,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只愿疫情早日結束,待春暖花開,眾人凱旋,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