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文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學習。它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想象力。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也就是說,閱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習成績。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往往會忽略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讓很多小學生對語文閱讀失去了興趣。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242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更加高效,也更加便利。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老師下很大的功夫,更需要老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學生要先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再慢慢愛上閱讀。只有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才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
1 閱讀教學時間少
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全面實施,但是部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認為閱讀教學,在低年級學生中的效果并不大,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更多是重視寫字、認字、背誦的教學,這些普通的文化知識傳授在語文課堂上應用的時間過多,也縮短了閱讀教學的實踐,因此學生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也不高,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被有效地進行挖掘。閱讀也僅僅局限于課堂當中,缺乏對閱讀內容的有效拓展與延伸,教材文本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較少的閱讀時間也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方法的養(yǎng)成。
2 閱讀教學方式落后
當前仍有許多教師存在著對低年級學生閱讀教學方式落后的情況。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興趣激發(fā)不夠,只是單獨地讓學生進行集體朗誦或者單獨朗誦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然后再拆分段落,讓學生對每個自然段進行閱讀并且對文章總體與每段進行總結概括。由于課堂時間短,也沒有辦法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閱讀的內容,但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紀小,對事物的理解不夠透徹,對文章情感的共鳴也不深刻,因此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下降。除此之外,這種傳統(tǒng)閱讀方式也會讓學生在枯燥中失去對閱讀的興趣,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
二、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
想要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并沒有認識到閱讀對學生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就會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因為老師運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tǒng),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所以,學生沒有活力,大多呈現(xiàn)出懶散的狀態(tài)。新課標要求老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起來,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但是,對多媒體技術,老師要合理運用,不能隨便濫用,否則,是不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任何幫助的。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用圖片和視頻來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真實、動感的畫面用心感受閱讀的魅力,促進他們的閱讀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和氛圍,還能讓學生慢慢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
三、傳授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理解和思維能力還不是很成熟。但小學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老師應該根據(jù)他們的特點來安排語文閱讀教學,并將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傳授給他們。學生找到語文閱讀學習的方法和竅門后,就不會覺得語文閱讀學習很難了。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課堂上,很多老師會因為學生年齡小,理解和學習能力有限,而忽略對閱讀方法、技巧的講解。這種教學觀念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信息及怎樣做好信息整理,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在眾多的閱讀信息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四、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語言環(huán)境
帶有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最好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趣味性和有利于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溝通和交往能力,也能增強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增強后,閱讀能力也一定會有所提高。例如,在學生閱讀《春天在哪里》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放一些關于春天的視頻或音樂,讓學生觀看、聆聽,獲得直觀的感受,再講解課文。這時,因為學生已經(jīng)對春天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所以,他們會對學習課文更感興趣,閱讀的注意力更集中,積極性更強,閱讀效果就會更好,閱讀能力也會有很大提高。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味性的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老師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老師在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必須具備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學君.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9(36):130.
[2]張金玉.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學周刊,2018(34):118.
[3]李玉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17(3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