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摘 要: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有利于大腦的認知功能被激活,促使學生記憶能力和建立相關聯(lián)系的功能不斷提高。初中在體育教學中引入初中教育中的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概念,激發(fā)積極的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初中教育中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建設工作的完成,并改善體育學習的教學氛圍以及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素質擴展訓練教學;體育;應用
適當?shù)那榫w可以增加人們對事情的見解和行動力,改變負面情緒的影響,并使人感覺良好。因此,在當今教育背景下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在運動中的情感體驗以及教師探索課堂學習的新方法和策略。
1 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1 課程設置情況
近年來,體育教學方法已逐步實施,與初中教育和人才增長需求相適應的新型模式也在不斷研究中。“三維”教學方法(即學生獨立選擇教學時間,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但是,初中還沒有結合學習現(xiàn)狀進行教育變革以促進學生的體育技能長足發(fā)展。目前的體育教學為籃球,排球,體育,武術和有氧運動等常規(guī)運動,并已成為初中的“持續(xù)課程”。一些學生說這是“難以應對的”但是某些學生卻處于“吃不飽”的狀態(tài)。
1.2 體育課程發(fā)展情況
運動教育成本的差距主要反映在體育競賽和培訓投資不足以及維護和翻新成本上。對于體育教學的評估情況與其他程序測試無關。評分系統(tǒng)不包括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標準程序,也不包含在學生技能發(fā)展的角度和學生活動中的排名。
1.3 教學模式老舊
在教學中不能夠搭配引人注目的興趣科目門類在教學中學生提不起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教學效果反倒適得其反。甚至部分學生以及家長在面向體育的學習都滿不在乎。教育界應該進行深入改革將此固有觀念的風潮剿滅殆盡,政策不能有效的落實使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培養(yǎng)教學在體育課堂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一部分體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秉持著原有的傳統(tǒng)思想,不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課堂模式,營造一個新的課堂參與度氛圍。將現(xiàn)代信息科技手段引入課堂參與度相結合,將會大大提高課堂參與度的趣味性。因此,初中體育課中的體育鍛煉不符合教學標準,體育課的教學方法簡單,體育鍛煉就不會發(fā)揮重要作用也成為了提高課堂參與度的掣肘。
1.4教學目標不清晰
由于新課改下,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新的教學思想發(fā)生一定的沖突。比如:很多老師以跑步的教育作為學生課堂參與度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卻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跑步范圍過于龐大,學生的大腦發(fā)育不完全,思考問題簡單,很容易在范圍過大的教育中對問題理解不夠深刻。一些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注重文章本身反而一味的追求運動反應的內(nèi)涵和傳播的思想,將其強行灌注到學生的大腦中。雖然課堂參與度教學對于任課教師來說相對輕松一些,但是學生仍然面臨著考試的壓力,課堂時間不充分。在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時間情況下,學校應當注意在課時安排上給予教師一定的便利以提高課堂參與度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法教育的成果,促進教學課堂有效展開。與此同時,初中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法教育上的資源不夠充足也成為了阻礙初中課堂參與度方法教育有效開展的掣肘之一。
2 初中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舉措
2.1 課程設置要突出內(nèi)容的實用性以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體育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應基于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充分整合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策略和指導方針,并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設置每個工作組要求的基本適應性指標。人的價值觀反映了所用課程的框架,課程是在此基礎上確定的,因此基礎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課程。選擇有效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進度.采用適合學生運動的評估方法,這可以幫助學生在終生鍛煉中分析和選擇適當?shù)膶W習內(nèi)容,提高身體素質。課程應強調(diào)所提供課程的多樣性,目標是學術發(fā)展的基礎,也有利于課程整合的不斷發(fā)展。除了體育參與,體育技能,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性四個方面之外,有效體育計劃目標的形成還應包括學校項目和特殊體育活動的使用,學習者的技能和素質的發(fā)展。根據(jù)不同的技術屬性選擇不同的運動,使用不同的鍛煉策略來開發(fā)與學生的未來工作相關的基本身體特征,收集有關未來工作的健康數(shù)據(jù),并為學生的工作,未來就業(yè),業(yè)務和職業(yè)發(fā)展以及社交靈活性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學習目標應根據(jù)工作需要和職業(yè)特點量身定制,并強調(diào)目標的多樣性。
2.2 注重針對性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的跳板,有了學習方法的學生才能具有長久的學習潛力,在體育學習方面會取得更長足的進步。方法和策略的在體育教育中格外被看重。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能動性,改變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不斷地體會訓練科目,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訓練方法改進的可能性,讓學生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和對于體育學習的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學習方法的提高使得學生能夠長久的獨立進行體育訓練,進一步增強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對于學生的積極影響。
2.3 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堂評價
教師在對于學生體育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擔任領導者的作用,讓學生成為體育項目學習的主體不斷地有針對性地訓練。讓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準確的檢驗,讓學生在成果的目標下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對于體育學習的責任感和情緒的積極性。學生在一次次朝著正確的學習目標中不斷調(diào)整自身的訓練方法,提高體育成績加強對身體的認知。課堂的正確評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一定要秉持絕對的公平公正,不然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打消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3 結束語
教師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更要注重自身發(fā)揮的作用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得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下高中體育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培養(yǎng)教學的有效性必將取得建設性進步。
參考文獻:
[1]彭曼.“動態(tài)分層教學”在普通初中體育選修課中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初中,2018(04)55-56.
[2]程海洋.初中體育教學環(huán)境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的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7(10) 22-23.
[3]王文初.素質擴展訓練教學法培養(yǎng)教學具體可操作性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11):60-62.
浙江省泰順縣第七中學 ?32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