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斌
摘要:文言文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部分精華內(nèi)容,很多中國傳統(tǒng)歷史以及優(yōu)秀的精華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流傳下來的。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僅是提高學生的綜合性語文素質(zhì),更是為了全面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主要精神。因此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針對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下足功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更要積極探究教學文言文的有效途徑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知識。基于此,文章圍繞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好文言文進行方法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方法;探討
前言:
文言文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占據(jù)了將近1/4的內(nèi)容,所以文言文的教學工作開展在初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中華文化,同時自覺接受和學習傳統(tǒng)中國的道德思想以及文化洗禮,更是新課改要求下的語文教學新目標。為了貫徹落實新時代對于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要求,教師群體也需要打破傳統(tǒng)觀念,創(chuàng)新文言文課堂的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一、開展情境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文言文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枯燥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大量的文言知識和古代歷史背景,同時還要對該故事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把握,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大大加深了學習的難度。學習難度一旦被加大,很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也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也要多多引導學生盡量開展情境化的教學,讓學生自覺自愿的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特點展開情境化的教學。在課堂開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一小段和桃花源有關的動畫視頻,相關視頻內(nèi)容可以在各大視頻流媒體平臺搜索找到。教師在尋找動畫片段時,需要注意盡量選擇畫面比較唯美具有童話感的影片,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浪費大量課堂講解的時間。當一小段視頻播放完成之后,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注意力也已經(jīng)被視頻吸引了過來,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精力轉(zhuǎn)移到本篇課文學習中來。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是不是也經(jīng)常聽到桃花源這個詞呢?剛剛老師在多媒體上放出的這一段動畫就是后人根據(jù)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渲染出來的一段3D動畫,看了以后,大家是不是也覺得非常有詩意呢?本節(jié)課老師就要帶著大家一起來課文中實際感受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桃花源到底是什么樣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播放一小段短片,然后完成口頭的導學內(nèi)容,全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好學習興趣之后,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也會變得更加有意思,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相應減少。
二、課堂講解注意歷史背景的梳理,注意文史結合
文言文內(nèi)容的學習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功底,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這就是為什么在小學階段學生很少學習文言文,但到了初中階段開始上歷史課之后文言文也開始進入學生課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想學好文言文,首先就要有足夠的文化歷史功底,掌握扎實的語文功底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除了針對學生的文言知識進行教學,還應當注意文史結合,在教學文言知識的同時,為學生補充足夠的歷史背景。
例如:同樣以《桃花源記》這篇課文為例,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后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講述一些和本文寫作有關的背景故事。在講課過程中,就是可以先向同學們介紹一下本篇課文的作者陶淵明。重點介紹其人生軌跡以及政治抱負,讓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陶淵明淡泊寧靜的精神,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陶淵明在桃花源傾注的情感。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的講解,只是讓學生一味的記憶句子翻譯,以及課后注釋,忽略了對文言文歷史背景文化的講解,這就給很多學生學習文言文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學們不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也不明白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學習起來自然而然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講課過程中,為學生補充必要且適當?shù)臍v史背景知識,不僅不會浪費教學時間,反而會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之前也應當圍繞本篇文章的歷史背景展開詳細講解。只有在文史結合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寫作的背景,理解文言文更高標準的要求。
同時,如果教學時間充足的話,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任務結束之后為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史料讀物,讓學生在課后學習的過程中大量閱讀歷史文化有關的書籍或文章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外知識。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喜歡給學生推薦唐宋八大家的經(jīng)典詩篇,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古代名家的作品,整體提高語文水平。但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收效甚微,很難起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語文素養(yǎng)的效果。經(jīng)過長時間的教學反思,最終得出這其實是因為沒有遵從文史結合的教學方法而造成的后果。因此在給學生補充課外讀物的過程中,除了要注意為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名家作品,還應當適當給學生補充歷史背景知識。讓學生能夠站在歷史觀的角度去探究問題的真相和本質(zhì),感受文言文中蘊含的真正精神,發(fā)現(xiàn)其中的文學高度。
當然,這樣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是需要花費語文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但是文言文原本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之一,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文觸覺是非常困難的。為了保證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夠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習過后掌握更多的文言知識,讓學生注意文史結合,教師采取更加貼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也有利于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總結:
文言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但是由于文言文知識本身所具有的深度與廣度,在當前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對其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導致文言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難度重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新文言文教學方法,脫離文言文教學困境,讓學生能夠?qū)ξ难晕膶W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存?zhèn)?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20,(2):17.
[2]楊曉鐘.淺析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科學咨詢,2020,(6):186.
[3]王敬兵.芻議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nèi)外,2020,(4):297.
重慶市巫溪縣寧河初級中學校 ?4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