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輝
無論是網絡教育還是繼續(xù)教育,都和其他教育形式一樣,一定會持續(xù)存在。因為教育公平、終身學習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網絡教育、繼續(xù)教育擔負著崇高的使命,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
疫情期間高校開展的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不僅引發(fā)了對教育問題的諸多討論,還引發(fā)了對高校網絡教育、繼續(xù)教育發(fā)展方向的思考。日前,本刊就相關問題對話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
20余年探索帶來對疫情教學的從容應對
在線學習:首先請您簡單談談西安交大對“停課不停學”的安排。
鄭慶華:西安交大于2月7日在網上組織了海內外5萬余名師生“同上一堂課”,黨委書記、校長親自部署,從十個方面對“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工”工作做了詳細安排。從2月17號開始,全校春季學期的兩千多門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課程按照原來的教學進度,由老師在線上給學生授課,同時安排了作業(yè)答疑、網上輔導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增加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線學習:疫情期間,我國大中小學都開展了線上教學,對此您有怎樣的評價?
鄭慶華:疫情期間開展的在線教學,盡管還有很多不足,與面授教學相比,也還有很多做不到位的環(huán)節(jié),但在疫情期間能夠把教學的主要任務落到實處,并取得良好效果,沒有在線教學這個手段、沒有網絡教育這個方法,是很難想象的。從中可以看出,網絡教育有很大的需求,發(fā)展前景非常廣闊。
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國在全球率先開展的早期遠程教育發(fā)展到今天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育,其進步之快、普及之廣、手段之新,令世人驚訝。在線教育已經成為中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途徑。所以,應該慶幸,我們對在線教育2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實踐,為今天從容應對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問題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果這么嚴重的疫情在十幾年前暴發(fā),能否做到這一點,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全球達成教育共識
在線學習:不僅僅是中國,隨著疫情的發(fā)展,線上教學已經成為世界高校乃至中小學的選擇。您認為,這將對今后的教育發(fā)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鄭慶華:最根本的變化是使人們的觀念發(fā)生了轉變,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在線教育已經成為當今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全球共識,但這個共識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疫情之前,是多年來一部分人堅持宣傳、鼓動和實踐,經歷了很坎坷的歷程。疫情到來,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不分語言,幾乎全球學校都在應用在線教育手段開展教學。這表明,全球對傳統(tǒng)教育的認知已經轉變,在線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支撐力量和輔助手段已經被全世界所認可。
其次,在線教育本身的技術、內容、管理、服務也產生了質的提升。在疫情教學中,我們看到,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得到了充分應用,比如虛擬仿真實驗、師生互動、情感交互,以及情緒識別和感知、師生可視化交流等。這表明,在線教育從過去只能解決課堂的時空延伸,已向身臨其境的情景式、體驗式、互動式教學發(fā)展,這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教育技術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突破。
第三,在師生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有一點是線下教學做不到的,即時時采集師生交互的數據和行為,感知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可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精準畫像,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推薦。所以,這次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也表明,在線教育已從過去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向個性化、定制化、因材施教方向轉變。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而之前只是停留在理念層面。這將為今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提供基礎性的分析和決策支持。
網院再次崛起取決于三方面
在線學習:在西安交大開展的線上教學中,網絡教育學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鄭慶華:西安交大網絡教育學院積極參與了學?!巴Un不停學”工作,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協助學校開展課程的錄制,安排技術人員做好平臺的保障服務;二是幫助老師將上課內容經過流媒體化后,放到學校共享平臺——思源學堂上,并支持課后點播;三是承擔了針對教師的在線教學平臺培訓,組織了面向全校教師的直播培訓。應該說,從設備、人員、技術到服務等方面,網絡教育學院都為學?!巴Un不停學”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線學習:我們也看到,在高校線上教學中,一些網院實際上并沒有起到應該發(fā)揮的作用,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鄭慶華:我認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線上教學這種手段和方法,不一定需要網絡教育學院來承擔。在疫情教學中,不僅有全球最優(yōu)秀的老師,還有普通的老師和學生,包括小學都在運用在線教育手段開展教與學。這說明,線上教學已經從過去只能由專業(yè)組織、專業(yè)機構、專業(yè)人員才能解決的問題,變成了普通人也能從事的工作,對網絡教育學院的依賴性已經沒有過去那么迫切了。
第二,從學校層面來講,有的學校把線上教學任務完全交給老師,老師遇到問題也不知道該找誰解決,這直接導致網絡教育學院的的線上教學作用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出來。不過,西安交大是有組織、有體系、有規(guī)劃地調動校內外一切力量,特別是優(yōu)質力量來做這項工作。所以,這與各校做法也有關系。
第三,網絡教育學院要有主動意識、進取意識和責任意識。作為線上教學的專業(yè)機構,關鍵時期應該把經驗、做法,以及技術、平臺、人員等分享給大家,讓網絡教育學院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如果不主動作為,那么學院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在線學習:您認為,網絡教育學院今后應向哪些方面努力呢?
鄭慶華:作為專門從事在線教育的機構,網絡教育學院有十多年的工作基礎和技術積累,原本應該在理念、技術、資源、設備、培訓、服務這一整套體系中,領先于校內任何一個部門,但我們看到的多數并不是這樣。網絡教育學院要想再次崛起,要從三個方面提升認識和改進工作。
第一,要真正清晰地認識到,網絡教育已經不是十幾年前只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專業(yè)機構、專業(yè)團隊才能做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所有單位都可以做的事情,網絡教育技術的使用門檻已經降到最低,甚至已經沒有門檻。因此,網絡教育學院首先要做的是從過去的優(yōu)越感中走出來,提高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
第二,內容的水平、質量,決定了課程受歡迎程度和點擊量。對各高校開展的在線教育進行比較,高下之分在哪里呢?我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資源和內容,各高校是在這兩個方面進行比拼的。就像現在電視機質量都已過關,具體什么品牌并不重要,大家關心的是播放的節(jié)目和內容是不是有吸引力,是不是有意思。同理,網絡教育學院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資源、內容的豐富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上面。
第三,服務和保障對在線教學起著決定性作用。大家也知道,這次疫情中的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剛開始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平臺崩潰、課堂癱瘓等,這說明在大規(guī)模需求面前,線上教學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如今大部分在線教育還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空延伸,距離場景式、個性化、情景式、互動式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網絡教育學院要在這方面下功夫,挑戰(zhàn)技術制高點,以證明自身存在的必要性。
繼續(xù)教育不會干擾一流大學建設
在線學習: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比較關注,也就是在大學“雙一流”建設中,高校繼續(xù)教育、網絡教育應該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鄭慶華:我認為,網絡教育有著客觀需求,并不是說“雙一流”高校就不需要搞網絡教育,世界上優(yōu)秀的大學都以不同的方式發(fā)展繼續(xù)教育,大學MOOC就是典型的繼續(xù)教育方式。越是好大學越要把資源分享給社會,這既可以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也可以借助學校的創(chuàng)新思想推動全人類素質的提高、科技的進步、文明的提升。
相比發(fā)達國家,我國區(qū)域之間的教育差距和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是國家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原則,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學,尤其是“雙一流”大學肩負著創(chuàng)新引領、培養(yǎng)大學人才的重任,同時也肩負著服務社會、提升整個民族教育水平和人民素質的責任。所以,一流大學網絡教育、繼續(xù)教育不僅應該保持,還應該大力發(fā)展。當然,在規(guī)模、數量上要適當限制,在提高辦學質量上要下功夫。
在線學習:那么,高校繼續(xù)教育和網絡教育會不會影響大學主要目標的達成?
鄭慶華:有一種說法認為,繼續(xù)教育可能會干擾一流學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其實客觀來講,從事網絡教育的教師、管理隊伍,目前都是學有余力、研有余力的教師,真正的大牌教授很少,從事這項工作的不是學校最核心、主流的教師隊伍,所以對學校的主流精力不會造成干擾。
我認為,無論是網絡教育還是繼續(xù)教育,都和其他教育形式一樣,一定會持續(xù)存在。因為教育公平、終身學習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網絡教育、繼續(xù)教育擔負著崇高的使命,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
但是,高校網絡教育一定要升級,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絕不能停留在二十多年前剛剛做網絡教育時的課堂日志、回放點播時代。網絡教育要跳出自己看世界,要在競爭格局當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發(fā)展目標。要著力解決內容為王、服務為本這兩個核心問題。此外,教育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知行合一,在這方面,網絡教育所做的幾乎是空白,也沒有下工夫去研究和突破,網絡教育質量之所以受到社會質疑,學員的能力和水平沒有得到完全認可,這是根本原因所在。如何達成教育的真正使命,這是網絡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