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東
摘 要: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我們改變了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采取協(xié)同管理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試將一年來的實踐探索做一總結,提煉班級協(xié)同管理的經驗,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班級協(xié)同管理;班主任;優(yōu)勢
引言: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同一班級中不同學生間存在差異,不同班級之間也存在差異,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依然存在差異。這就需要班主任隨時做好轉變角色的準備,以便應對不同的問題。但是班主任首先是一個個體,在長期的生活與工作中早已形成相對固定的思維習慣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因此班主任在面對班級問題時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更難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滿意?;谶@一問題,我們嘗試打破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采取協(xié)同管理的辦法。
1、何為“班級協(xié)同管理”
本文所指的協(xié)同管理是不同班級的班主任之間的協(xié)作。不同班主任之間根據自身優(yōu)勢及不足進行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班級事務,做到精細化管理,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根據學校情況及班主任個人情況,為了保證協(xié)同管理的有效性,我們認為班級協(xié)同管理的規(guī)模應限定在兩個或三個班級之間,以三個班級進行協(xié)同管理最宜。
2、“班級協(xié)同管理”的優(yōu)勢何在
采取“班級協(xié)同管理”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班級問題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第二,不同班主任處理問題的差異性與個人精力的有限性。要探討“班級協(xié)同管理”的優(yōu)勢,就要看這一方式是否可以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在近一年半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班級協(xié)同管理”對解決上述問題有較大的幫助,具體歸納如下。
(1)有利于班級管理方式多元化,增強學生的班級認同感。
每一個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問題時有著不同的認識和處理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不斷豐富,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對待同一問題時也有相應的變化。因此,班主任面對的班級管理問題是復雜而多變的,甚至同一問題在不同的階段也需要不同的方式去解決。這對班主任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僅憑班主任一己之力很難完成所有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后,很難多元化的去處理問題。
在“班級協(xié)同管理”下,上述問題得到了較好地解決?!鞍嗉墔f(xié)同管理”意味著班主任不再是一個人管理班級,而是兩個班主任之間合作管理班級。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不同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及每個班主任自身的管班特點,面對同一問題時可以由不同的班主任出面解決,這樣處理班級問題的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班主任各自為陣時的效果。
(2)有利于緩解班主任職業(yè)角色沖突,減輕班主任工作量。
尼爾曾指出“大多數教師或多或少模糊地感到他們的工作是一個無底洞。比起律師或醫(yī)生來,教師感到自己的工作更要多地耗損心力……因為他們的工作似乎永遠不會了結,永遠看不到盡頭”。班主任做學校最低一層的管理者,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人,其工作的復雜性和無休止性更是顯而易見,班級所有事務幾乎都離不開班主任。與此同時,班主任在家庭中也擔任著眾多角色:是父母、是子女、也是妻子或丈夫。面對這眾多角色,作為一名班主任其工作壓力可想而知,因此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在“班級協(xié)同管理”下,班主任職業(yè)角色沖突得到一定緩解。首先,非上班時間段的班級管理我們采取“一人管兩班”的方式。由于我校為半寄宿制學校,所以中午和晚上放學后的時間段仍然有大量學生在校,這就需要有人負責班級管理,但這一時間段班級事務并不多。班主任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在相互協(xié)調后兩個班只留一名班主任負責班級事務,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將減輕了班主任一半的工作量。其次,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突發(fā)性事件,而班主任可能由于其他事情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班級協(xié)同管理”下,另一位班主任可以及時處理,這既保證了班級事務的及時處理,也避免了班主任分身無術的窘境。最后,班主任會經常遇到外出培訓或參加會議的情況,這導致班主任無法及時處理班級事務和了解班級動態(tài)。在“班級協(xié)同管理下”,一名班主任外出,班級事務完全可以交由另一位班主任處理,從而保證了班級管理的有序進行。
(3)有利于班主任充分了解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需要同時面對眾多的學生,因此很難做到對每位學生的全面了解。特別是在固定思維和處事方式的影響下,班主任總是喜歡以個人角度出發(fā)去評價學生,并且一旦對學生的評價定性就很難改變。但是每位學生都有其可取的部分,都有其閃光點,而這些閃光點很可能由于班主任個人的情感取向被忽略。
在“班級協(xié)同管理”下,另一位班主任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很可能發(fā)現學生被忽視的閃光點,從而對學生形成更全面的認識和評價,這有利于班主任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生在得到班主任的認可和中肯的評價后,對班主任的認同感自然會提出,從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總結
“班級協(xié)同管理”對班主任工作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這一方式既緩解了班主任職業(yè)角色沖突,又推動班級管理向精細化發(fā)展,還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的了解和評價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近一年半的實踐過程中,班級管理效果已有所凸顯,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深入探討這一方式,不斷完善和細化具體措施,以更好地服務于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教育通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318-322.
注: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規(guī)劃課題《半寄宿制高中“班級協(xié)同管理”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19]GH97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