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泓
疫病無情,教育暖心?!把訒r開學不停學”是學校給老師提出的新要求,而線上授課是疫情防控時期的一種特殊教學方式。如何當好一名稱職的“網絡主播”,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授課時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家集思廣益,潛心鉆研,終于解決了線上授課中的種種困難,從而提高了線上教學的效率。接下來,筆者就與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們語文備課組的經驗。
一、線上教研,學教并進
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離不開備課組同仁的齊心協(xié)力、通力合作。雖然疫情阻擋了我們備課組組員見面,打亂了往日正常的教研活動,但我們還是竭盡所能:積極建群,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減負增效”,以老帶新,每周至少開展一次線上教研活動,每次至少進行一小時的線上研討。課前統(tǒng)一制定導學案,線下備課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時,我們會及時在群內探討。備課切人點須小,小中見大,精準投放。每一次只聚焦一個目標,解決一個重難點問題。
例如,秦紅梅老師在線下備課《社戲》時,將重點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上,先引導學生感知平橋村的村民生活,再引導他們感知趙莊社戲的民俗活動,最后引導他們感知水鄉(xiāng)兒童的愉快生活,進而使他們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一幅舊時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畫卷,從而幫助他們了解當?shù)卮緲?、和睦、友善的民風;李扣老師在線下備課《燈籠》時,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到燈籠對于“他”乃至整個民族的重要意義,角度新,內容實,找準了知識與學生興趣的契合點,收效良好。
我們的授課流程是基本固定的,即“導學案+線上直播+課后評價”。教學目標切合實際,每一位教師都會認真研讀教材,分析本班學生在線上學習中的接受能力,根據(jù)他們的真實水平制定最適合他們的方案。線上授課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培養(yǎng)他們的個人能力的同時開展小組合作活動,讓他們在線上的小組合作中不斷成長。所以,教師在線上授課時務必做到:直播前,引導學生根據(jù)導學案的要求作好課前預習的準備;直播時,要求他們勤記筆記,及時上傳,這樣教師就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直播后,要求他們完成線下任務,按時上傳,教師及時批閱,并逐一評點、反饋、復評。
新時代的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應該是教學模式的架構者、優(yōu)質資源的整合者、教學成果的展示者。我們在線上授課的過程中要重視復習活動,強調課后至少安排兩次復習活動。第一次安排在線上授課前的五分鐘,組織學生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的要點;第二次安排在周末的晚上,要求學生在線上展示各自的課堂筆記,并結合導學案就已學知識暢所欲言。
此外,教師還要重視線上的講評反饋、后進生輔導、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全面掌握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正式復學后的查漏補缺作準備。
二、線上點評,激發(fā)熱情
線上授課活動熱火朝天地開展著,學生也逐漸改變了晚睡晚起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逐漸失去了對線上學習的新鮮感,有的孩子“出工不出力”,沒有任何的進步,還有的孩子因為家長復工開始出現(xiàn)線上逃課的情況。如何才能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的內部動力,使他們做到樂學、善學、會學,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使他們一直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我們在線上授課的時候,可以將星卡評價和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相結合起來,每周挑選幾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獎勵他們電子星。電子星是根據(jù)老師和學習小組內評價的結果統(tǒng)一錄儲的。在每學期的“三好學生”評選中,集得的星數(shù)達到了班級的前十名,且星數(shù)較多的學生可以優(yōu)先當選。
我們在教授《傅雷家書》的時候,要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會感恩,幫助家長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生活需要添些“料”,在這個假期中,學生和家長待在一起的時間比以往多了許多,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小矛盾,每次直播結束的時候,教師都會與學生分享《傅雷家書》里的“正能量”語段,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加些不一樣的色彩,既讓學生懂得了感恩,又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之后,我們會邀請家長對自家的孩子在假期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然后將評語上傳到班級群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停課不?!把小?,不負“宅”時光。我們語文備課組根據(jù)學情制定的線上教學計劃具有操作性和實用性;各位老師在各自的語文工作群里設置目標、布置任務、及時反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全民齊心協(xié)力防控疫情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要認真工作,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虹橋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