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摘要:基于分析如何讓“深度學習”走進語文的課堂——探究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首先分析出深度學習的概念。其次分析出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拓展知識視野;結合生活實際三種教學策略,打造出深度學習的語文課堂,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最后分析出小學語文深度學習,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當前的語文課程的不斷改革,使得教學出現(xiàn)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課堂教學是是一門藝術,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汲取豐富的知識和文化,教師就要引進深度學習,讓其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的課堂,引導學生圍繞具有挑戰(zhàn)的學習活動,展開積極且有意義的參與和學習,強化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深層次理解,逐漸把握學習的本質(zhì)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內(nèi)在動力。從而,讓學生在語文深度學習中,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提升。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
深度學習,本意是指機器學習領域中,對模式的建模和識別一種方法。當引入到教育領域中,主要是表示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或者學習任務,全身心的參與,去體驗成功并獲得發(fā)展的一種學習過程??梢哉f,深度學習是對一切優(yōu)秀教學精華的提煉,其內(nèi)在包含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首先,深度學習具有引領性,包括思想;情感;知識和問題的引領。并且,深度學習具有挑戰(zhàn)性,也就是學生學習任務的挑戰(zhàn),學習問題的挑戰(zhàn),以及達成學習目標的挑戰(zhàn)。其次,深度學習具有主動性,能夠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促使學生展開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究[1]。最后,深度學習具有一定的發(fā)展性,也可以說是成功性,學生通過教師的引領,經(jīng)過挑戰(zhàn)的過程和主動的探究,所獲得的成功體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語文教師想要讓深度學習走進課堂,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梢哉f,結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渴望,讓學生展開積極的思考和探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2]。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為學生設計難度適中的學習任務,不僅要保障問題的啟發(fā)性和趣味性,還要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共鳴,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思維能力增強。
例如在統(tǒng)編版二年級《雷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說出雷雨前、中和后的景色變化,體會文章的用詞生動準確,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首先,語文教師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為學生提煉出“雷雨”這個主題詞,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刮風下雨、打雷閃電的視頻,營造出一種雷雨天氣的氛圍,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心理和學習興趣。其次,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分別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過后的景象,鼓勵學生邊閱讀邊想象,強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從而,通過學生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內(nèi)容,此時教師提問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文中描寫的景物,促進學生更為深層次的思考和解答,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
(二)拓展知識視野
在小學語文的深度學習,不應是僅局限于文本知識和教材內(nèi)容,而是要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處。因此,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適當?shù)闹R延伸,作為課內(nèi)教學的有效補充,使學生的思路得到打開,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生活閱歷,逐漸提升學生的層次,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3]。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統(tǒng)編版三年級《贈劉景文》一文。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人勉勵他的好友劉景文,要珍惜大好時光,樂觀向上的生活。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讀古詩,邊讀邊想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感受到詩人歌詠的初冬景物。進而,語文教師為學生引出《贈汪倫》、《贈孟浩然》、《贈別》等古詩,讓學生展開積極深度的思考,同樣都是以“贈”為主,但卻表達的思想和內(nèi)容不盡相同。從而,不斷塑造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增強學生的詩詞鑒賞水平和閱讀能力。
(三)結合生活實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很多文章都來自作者的生活閱歷,將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進行表達。因此,語文的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充分的融合,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和感悟生活,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統(tǒng)編版《曹沖稱象》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動手實驗,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教育學生平時多觀察事物,遇到開動腦筋。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去理清曹沖稱象的步驟,并為學生提供一些實驗的材料,比如,準備水盆、泡沫板,引導學生用已知重量的小石子,去測量一個物體的重量,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借鑒曹沖的方法展開實驗。這樣不僅強化學生的深刻理解,還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無形之中解決了學習的難點知識。其次,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其他的稱象方法,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深度學習,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發(fā)展。通過語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讓深度學習真正走進語文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學習問題,徹底打開學生的思路和思維,促使學生在深度學習過程中,能夠強化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更為深層次的掌握語文知識,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內(nèi)在動力,為學生的今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勝林. “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考[J]. 好家長, 2019(13):202-202.
[2]藺相年.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深度學習的策略[J]. 語文天地, 2019(15):72-73.
[3]祁華忠. 深度學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