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麗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學生不會主動的去學習,其學習方法也不完善。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需耐心引導學生,為其找到合理的學習方法,促使其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針對小學語文科目,閱讀學習是小學生學習起來較難部分,因此教師需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教學可加強學生閱讀水平,促進其語文能力的提升。同時該教學方式也可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可增強其團結合作意識,從而營造出一種活躍的班級氛圍,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可提高學生課堂活躍度,增強其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利于教師對其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本文講述在小學語文科目中采用合作學習方法的意義及表現(xiàn)。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教師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響應了新課程改革制度的要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較多,為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需教師著重培養(yǎng)其語文的閱讀能力。針對小學語文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教師培養(yǎng)其語文閱讀驅動力,使其自覺的去閱讀,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合作學習需要小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力量,并與他人團結協(xié)作進而促進整體任務的完成,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引導與輔助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能有效促進學生團結意識、合作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間的友誼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何在語文閱讀課中實行合作學習策略是現(xiàn)代教師較為關注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方法觀點
合作學習通常指的是學生間以小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進行集中討論學習,以此提升其學習能力。教師通常會結合學生性別、學生學習成績好壞、學生學科優(yōu)勢等元素進行團隊分組,以此促使小學生取長補短,彌補其學習中的不足。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用合作學習策略可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其語文閱讀能力。
二、合作學習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以往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先領著學生把課文分成若干個段落,然后再一段一段的講解,最后總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在小學階段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沒有較好的學習方法,教師用以往教學方式教學,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將合作學習方式應用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自由大膽的表述自己觀點,擇善而從,從而加強學生對該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增強其語文素養(yǎng)。
(二)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方式對學生間的合作意識有一定促進作用?,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是合作與競爭時代,為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從小學階段起教師就應改進相關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間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隨著獨生子女人數(shù)的增長,學生間缺乏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多數(shù)還處于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為改變該現(xiàn)狀,教師可在課堂中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學習,使學生成績與小組成績掛鉤,可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同時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與團隊意識。
(三)可創(chuàng)造出活躍的班級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有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較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可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其合作意識,可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可增強學生學習語文主動性,提高語文課堂活躍度,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甘落后,從而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該教學法明確了學生學習目標,對提高其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合作學習方法在教學中的表現(xiàn)
(一)扮演角色,體驗文中人物情感
以前的語文教學模式是在學生不理解的基礎上使其硬性記憶,該模式?jīng)]有重視起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對語文課不感興趣,不利于其語文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差,需教師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其積極耐心的引導,提高其學習語文興趣促進其語文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師在講課時可采用合作學習方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與學生間的默契,增添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少年閏土》這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扮演角色,以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朗讀,加深學生對閏土人物的認識。學生間的分角色互讀,可增強其學習語文積極性,增強學生對語文人物的理解。
(二)集中討論,翻譯文言文段落
語文科目文章包含現(xiàn)代文和文言文,其中文言文對小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在教師教授文言文時讓學生理解文中字詞含義是基礎,教師可先耐心的指導學生理解其中字詞意思,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合作學習,使其對文中段落進行翻譯。如在學習《伯牙絕弦》一課時,教師先引領學生學習課文注釋,讓學生理解字詞含義。因以前學過《楊氏之子》一課,學生對文言文已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合作學習,對其文本段落進行翻譯,使學生既能溫習學過的知識又能對其重新整理運用。最后教師選擇多個學生進行翻譯,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加以補充,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合作學習可使學生彌補自己知識殘缺部分,取長補短,促使其語文能力的提高,加強其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及運用。
(三)課外閱讀學習,共享學習成果
學會閱讀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促使學生學會閱讀的前提是提升其語文閱讀理解力。為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理解,教師需讓其多讀、多記,以此培養(yǎng)其語文閱讀習慣。語文教師在為學生留課后作業(yè)時,可少留些書面作業(yè),為其課外閱讀增添時間,培養(yǎng)其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教師在留完課外閱讀作業(yè)后,需對其進行檢查,以此督促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如教師讓學生回家看一些關于描寫小動物的文章,并在下節(jié)課中讓學生對其進行描述。學生對其描述的過程是促進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閱讀手法,可加深學生對該類文章的認識,促進其語文能力的提高,對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四、結語
總體而言,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該教學方式增添學生學習語文樂趣,在與同學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逐漸使學生掌握其相關學習方法,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相關語文知識。合作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營造出了一種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可提高其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該教學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愛婷.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5):38-39.
[2]陳曉秋. 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8(56):39-39.
[3]王紹紅. 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好家長, 2019(14).
[4]熊洪芬.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考試周刊, 2017(64).
[5]張鑫. 基于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應用分析[J]. 祖國,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