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敏 劉洋
摘要: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根據課程內容,結合核心素養(yǎng)四個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計劃安排,積極創(chuàng)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改善落后的學習觀念,開拓其思維能力,使其主動積極地投入英語課堂教學,以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中學英語;高效課堂
引言:英語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之一,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初中英語處于承上啟下的中間期,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現在的中學生來說,隨著中國融入世界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作為一門世界語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需求,立足于英語課堂,不斷完善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切實發(fā)揮教學評價的輔助作用,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那么,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呢?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重點圍繞打造中學英語教學高效課堂策略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能力
預習對學習的作用不言而喻,好的預習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本堂課的基本內容,并在預習中發(fā)現問題,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便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所以,首先,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學習,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的Schoollife一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除了讓學生進行基本的課文朗讀,發(fā)現自己的學習問題外,還可以向學生布置預習問題,如針對本課內容做出提問,或在“Reading”模塊,讓學生對不同國家的學校、不同的校園生活作對比,并分析其與自身的校園生活有什么區(qū)別等。學生通過對The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與The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的分析,體會了不同國家的校園生活是如何開展的,深刻理解了文章內容。其次,在教室進行課堂講解時,教師要讓學生進行預習成果分享,之后結合教師的專業(yè)補充與講解進行思考,做到對文章的充分理解與認知。最后,在教材內容的其他模塊,教師也可以進行提問,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交流知識,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增強自身的語言能力。
2.利用多媒體做好課堂導入,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
高效的課堂模式除了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外,還要求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高效且趣味性的課堂引入,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展示。這種趣味性的展示方式,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提升了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的Artworld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主要內容,收集多種Artform的相關圖片,如dance,drama,film,music,painting,photography等多種形式的藝術表現形式,并向學生展示。藝術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再加上多媒體的趣味性,使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文化水平,提升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對課文部分涉及的Olympicmusic,教師也可通過奧運影像資料進行展示,從而使學生體會藝術的魅力,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文化意識。在完成課堂教學模式之后,學生在預習時發(fā)現的知識問題得到了針對性解決,同時對本課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時,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首先,教師應當在課程快結束時安排合適的當堂知識測驗,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排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還可以設置小游戲,通過搶答模式進行檢測,搶答者回答正確,則給予表揚與適當獎勵。其次,教師應根據檢測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教學反思,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進,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同時提升課堂學習效率,保證學生英語涵養(yǎng)的提高。
3.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新課程改革要求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意識。而小組合作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他們團結互助,共同進步。教師要安排合作方式,盡可能地保證每個小組的合作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成員組合時,首先,應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做好評估,盡量保證每個小組內部學生的英語水平成平均分布狀態(tài),如每組中都有幾個優(yōu)等生、幾個中等生和幾個學困生等。其次,教師應在每個小組內部安排一個小組長,用來監(jiān)督本組成員。在小組運行過程中,每位成員都能形成良好的團結意識,提升思維品質。在完成小組的成員分配之后,教師應制訂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向小組安排教學任務,由整組成員共同完成,組內成員之間做好分工。這種方式有效地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的Greatpeople一課時,小組長根據成員水平進行任務分工,如讓學困生通過閱讀課文查找文章所涉及的陌生詞匯;給中等生安排翻譯課文的任務,同時讓他們進行課后相關問題的解答;對于優(yōu)等生,組長給他們安排總結文章大意中心思想的任務以及分析重點句型和重點語法結構。在每個小組成員都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后,由學困生開始逐一進行知識的分享,其他成員從中發(fā)現問題并進行組內討論與探究,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小組分工合作模式,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作用,學生在進行知識探究時,與組內成員進行互動與交流,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促進了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1]。
4.開展課堂教學游戲競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適當融入一些游戲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效果展開小組之間的英語知識比拼,可以設置小組或個人兩種形式的競賽。在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時,教師可以根據本堂課的語法知識在黑板上出題,每組成員輪流作答,回答正確的小組加一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組獲勝,教師給予獲勝組適當的獎勵與表揚,借此激發(fā)其他小組的學習動力。這種競賽小游戲不僅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課堂結構,同時也能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的欠缺,從而在后期學習時更加注重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結論:
簡而言之,要想保證初中教學課堂的高效性,教師就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斷發(fā)現、探究并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全面發(fā)展[2]。
參考文獻:
[1]錢明.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興趣凸顯主體有效教學——淺談湖區(qū)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11).
[2]連江平.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