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 閆振宇 王輝 任海源 韓禮澤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吉林省新入學的中小學生數(shù)量也逐年增多。類似于厭學情緒等問題也就受到吉林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只有到大城市才能有出息”這是一些家長,老師放在孩子肩上沉重的負擔。讓學生有了厭學的情緒。為了深入研究吉林省中小學生的厭學的心理,了解吉林省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從各個方面去解決這個令社會關(guān)注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厭學心理;原因;人際關(guān)系
引言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xiàn),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情緒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根據(jù)調(diào)查吉林省新入學的中小學生人數(shù)逐年升高,吉林省中小學生是否有厭學等抵觸情緒也是一個飽受社會關(guān)注的問題。我們深入研究吉林省中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從多個層面分析中小學生厭學情緒,了解中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對學習狀態(tài)的影響程度,以此來關(guān)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以及從多角度,多方面的方法去思考出應對中小學生的厭學情緒的策略。
厭學情緒在實地中的表現(xiàn)
厭學是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厭惡、焦慮、反感等情緒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行為表現(xiàn)為遲到、早退、不服從管理、不完成作業(yè)、逃避學習、不復習、不預習、破壞課堂紀律等。在其中的主要內(nèi)核就是會抵觸學習。
厭學情緒在實地中的個案表現(xiàn)
我們在實地考察當中找到了一名有很強厭學情緒的中學生在文章中不便透露姓名皆以孫同學代替,孫同學是某初中的初二學生,上課時經(jīng)常睡覺,還出現(xiàn)忘記帶課本情況,平時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很少,性格比較孤僻,少言寡語,對待學習非常消極??迫谓處煼从常洳话磿r完成作業(yè)、上課沒精神、逃避上課,但學生家長反映,其他在家中非常聽話,自尊心強。在詢問其班主任老師之后得知孫同學在智力上并沒有問題,之后詢問心理輔導老師,孫同學在心理上也沒有重大問題。所以判斷學生存在厭惡上學情緒,對學校的各種活動也非常排斥,具有嚴重的厭學行為。掌握學生基本學習和生活情況后,詢問了孫同學的家長,家長只是以為學生只是單純的學習差、基礎差,我與學生進行了良好的溝通,課余時間和學生談心的次數(shù)不斷增加,在兩周后學生的敵對態(tài)度緩和,交流時也更加順暢,通過聊天了解到,這位學生在初中一年級時和同學在課堂說話,當時教師當眾進行了點名批評,并在復述課堂
問題時受到了進一步奚落,引起全班哄笑,這次事件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導致他成績急劇下降,出于對教師的不滿情緒, 這位同學逐漸由厭惡上課轉(zhuǎn)化為厭學情緒。讓學生認識自己不良心理情緒;通過談心培養(yǎng)其學習信心;安排組織集體活動;授意班干部主動接近,增強學生人際關(guān)系;針對學生自尊心強的特點, 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孫同學變化非常大,他不僅愛笑了,還經(jīng)常主動幫助和接觸其他同學,人際關(guān)系有非常大的改善。通過實地考察可以看出,要在全面掌握學生厭學行為原因的基礎上, 從學習、人際關(guān)系、心理等多方面要進行綜合干預。
排解厭學情緒的方法探索
厭學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過多地經(jīng)受了學習上的失敗, 自尊心受到傷害,因而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增長,缺乏上進心。首先,教師要告知學生自卑是一種消極情緒,它會防礙自己在學習上取得成功,但是它是完全能夠克服的。要進行經(jīng)常的自我暗示, 如在每次考試前可默念:“我一定會成功的”,以增強自信心。其次,教師應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如不當眾揭學生的短處,多看學生長處;不訓斥學生,多加鼓勵等,發(fā)現(xiàn)其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樹立其信心,使學生逐漸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愿意接受老師幫助,在此基礎上,為厭學學生設立短期發(fā)展目標,即經(jīng)過一定努力能達到的目標,給予鼓勵和表揚,使他們體驗成功,增強信心,培養(yǎng)習慣,教給學習方法,并在平時加強訓練,使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厭學學生成績差,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學習中的惰性造成的。致差原因不外乎貪玩和依賴。學習在家靠父母,在??坷蠋熗瑢W。就是因?qū)W習上的惰性而漸漸成為厭學者的。為了讓他們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自己, 除了通過外界的力量對他們進行教育訓導外,“內(nèi)化”也十分必要。于是,要先讓他們學會看書、學會與書交朋友,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漸漸地使他們學習的熱情高漲起來,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教育,他們最終擺脫了學習松散,不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糾正學生的厭學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的。唯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教師火一般的熱情,去化解他們心理上的堅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因此,在幫助學生糾正厭學心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及時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里種種表現(xiàn),并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校聯(lián)系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導孩子的學習,如何指導孩子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適,承受挫折,宣傳一味溺愛、打罵、體罰、放縱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導家長與學校配合,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引導學生積極的交流。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交流本身就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交流能夠使很多不良情緒在團體中得以消除掉。與老師交流,一方面能夠?qū)W習知識,另一方面讓老師對學生有所了解,從而在“暗示”心理的作用下調(diào)整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與激勵,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結(jié)語
在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中小學生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導致他們有厭學情緒,所以我們更應該去關(guān)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嘗試解決中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問題。讓吉林省中小學生,有更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去面對以后更多更嚴峻的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侯芳:高中生厭學的表現(xiàn)、原因及其對策
[2]王亞星:厭學初中生學習倦怠與自我和諧、情緒彈性的關(guān)系及其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吉林省中小學生厭學情緒心理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段旭(1999--),男,遼寧大連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本科生;
閆振宇,男,1993年1月,漢族,吉林長春人,教育碩士,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文學院中文系教師,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中學語文教材教法;
王輝(1998--),男,吉林四平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本科生;
任海源(1999--),男,吉林梅河口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本科生;
韓禮澤(1999--),男,黑龍江密山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