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祥忠 劉大林
《艾青詩選》主要收集了艾青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詩歌作品,這些作品充滿了強烈而又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飽含著昂揚的進取精神。下面結(jié)合詩中的意象詳細剖析。
一、愛國情深,強烈真摯。
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話題,詩歌中的代表意象是“土地”和“太陽”。
“土地”中凝聚著詩人對祖國母親深沉的愛,以及對祖國前途命運深切的憂患意識。
將這種情感表達得最為淋漓盡致的當數(shù)《我愛這土地》。詩歌以“假如我是一只鳥”領(lǐng)起全篇,用“嘶啞”來形容鳥的歌喉,隨之詳寫歌唱的內(nèi)容,繼而筆鋒一轉(zhuǎn)寫鳥死后魂歸大地,最后由鳥的形象轉(zhuǎn)向詩人自己,直抒胸臆,鮮明地托出詩人那顆真摯而又熾熱的愛國之心。其中“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兩句,是發(fā)自詩人內(nèi)心的訴說和吶喊,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生命力。
又如,《北方》一詩寫道:“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古老的國土/——這國土/養(yǎng)育了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種族?!痹娭小拔摇睈鄣膰潦潜У?、種族是艱苦的。在詩人眼中,他所熱愛的祖國被敵人的鐵蹄踐踏以致面目全非,但“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tài)/堅強地生活在土地上/永遠不會滅亡”則體現(xiàn)出了他不屈的信念。他堅信,祖國的人民將會頑強抵抗,直到光明到來;他也將永遠地、深沉地愛著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在詩人眼中,永恒的“太陽”是中國光明前途的象征。
例如,《太陽的話》這首詩用緊閉著門戶的木板房比喻當時人們生活的閉塞與落后,用“太陽”來比喻希望和光明,以此呼吁人們勇于打破黑暗、迎接光明。整首詩傾訴了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zhàn)斗,以滿腔的熱情來喚起民眾的覺醒,號召人們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中,以此來改變現(xiàn)狀,開辟祖國美好的未來。
又如,《向太陽》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歌頌了抗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指出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寄托了詩人對光明的期盼。在這首詩中,字里行間充滿著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期盼,表現(xiàn)出來的是詩人對祖國真摯而強烈的愛,情感激越飽滿。
二、勇于追求,不斷進取。
勇于追求、不斷進取的精神,是艾青作品留給人們的一筆寶貴財富。
艾青常常賦予太陽、春天、黎明、火把等象征意義,表現(xiàn)其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
例如,《給太陽》中寫道:“我愛你像人們愛他們的母親/你用光熱哺育我的觀念和思想——/使我熱情地生活,為理想而痛苦/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帶走?!庇蛇@幾句簡單明了的語言不難看出,詩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太陽”帶給人們的快樂,飽含著詩人對“太陽”所代表的光明未來和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與執(zhí)著向往。
又如,從《愿春天早點來》一詩中的“池沼依然凝結(jié)著冰層/山上依然閃著殘雪的白光/而且/天依然低沉”可以看出,詩人是在詛咒黑暗。而“為了我的煩憂/我希望:/春天/它早點來/等路旁吐出一點綠芽時/我將穿上芒鞋/去尋覓溫暖”表現(xiàn)出的則是詩人對春天的無限向往,是在謳歌光明。詩人用“春天”比喻光明的未來,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希冀。
再如,《黎明的通知》一詩中,詩人用“黎明”來象征革命的勝利和全國的解放。詩中的許多細節(jié)表明,人們將進入一個新的天地。人們熱烈歡迎這一新天地并為之歡欣雀躍。例如,“請清道夫來打掃街衢/請搬運車來搬去垃圾/請村婦打開她們的雞塒/請農(nóng)夫從畜棚牽出耕牛”,這些細節(jié)是樸實的也是感人的,來自詩人的生活經(jīng)驗。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悅情緒,是一種被解放了的喜悅??梢哉f,詩人所發(fā)出的這個“黎明的通知”是滿懷自豪和喜悅的吶喊,是向人們宣告中國人民必定會取得最后勝利的通告,是在長期艱難求索之后對民族新生的莊嚴預(yù)言,追求進取精神融進了每一個字眼中。
總的來說,艾青在作品中以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郁地唱出了祖國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奮起反抗。他告訴人們,只有不斷地追求進取,為守護神圣的國土而英勇斗爭,才能讓光明普照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