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
深化高速公路收費制度改革,推進高速公路ETC發(fā)展是黨中央國務院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的民生工程。隨著ETC推廣的“廣覆蓋”,非現金支付工具在高速公路收費場景應用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需要逐步規(guī)范。本文主要借鑒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非現金支付工具在高速公路收費場景建設的經驗,提出完善非現金支付工具在我國高速公路收費應用的政策建議。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
制度改革的現狀及意義
2019年5月,國家發(fā)改委和交通運輸部出臺《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全國ETC用戶數量超過1.8億戶,ETC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同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jiān)會出臺《關于金融服務支持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在總體要求、業(yè)務普及、移動支付推廣、風險防控和組織保障方面做了相關規(guī)定。截至2019年末,全國新增ETC客戶547.95萬戶,實現了省界高速公路全國同步并網,ETC和移動支付成為我國高速公路收費領域主要的非現金支付方式,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高速公路服務能力和水平。
有效緩解高速公路省界交通擁堵情況。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人員和物資長距離流動日益頻繁,車輛跨省行駛大幅度增長,在部分省界收費站排長隊交費的現象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高速公路路網通行效率,社會反映強烈。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后,通行效率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據交通部統(tǒng)計,正常情況下,客車平均通過省界時間由原來的15秒減少為2秒,縮短約86.7%;貨車平均通過省界時間由原來的29秒減少為3秒,縮短89.7%。由于車輛不再需要排隊繳費,省界交通擁堵現象得以緩解。
節(jié)能減排,減少尾氣排放。污染防治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我國現階段“三大攻堅戰(zhàn)”之一,汽車尾氣排放則是一個較為突出的環(huán)境污染因素,怠速狀態(tài)下,汽車排放的尾氣顆粒物濃度較大。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后,汽車通行效率提高,尾氣排放濃度減小,從長期來看有利于減少我國汽車尾氣產生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及溫室氣體排放。
降低高速公路投資者、經營管理者和用戶成本。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后,原高速公路收費站運營人員將轉崗從事ETC業(yè)務辦理或客服維護工作,原有的高速公路收費站點也將拆除,為高速公路投資者、運營者和用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站點運營維護成本,有利于我國高速公路健康發(fā)展。
美、歐、日、韓等
高速公路主要收費方式
美國高速公路收費方式。全美有超過27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中收費公路超過9700公里,各州的高速公路收費情況各不相同,部分州的高速公路實行免費政策,如密西根州等;部分州的高速公路實行收費政策,如伊利諾伊州等。高速公路收費的非現金支付方式主要是公路卡(如EZ Pass、Sunpass),該卡是一種預付卡,具有充值功能,當車輛到達收費站時需停下來,司機持公路卡在受理終端上刷卡,路費從公路卡中扣除。與投硬幣和人工收費等現金支付方式相比,公路卡收費模式較為便利,無需找零,但與ETC模式相比體驗感較差,ETC模式門架系統(tǒng)可自動感應OBU綁定的ETC記賬卡,車輛無需停車,低速通過收費站即可。
歐洲高速公路收費方式。歐盟各國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高速公路收費政策,須歐盟28個成員國就提議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比如收費的基礎是行駛里程還是行駛時間,應配備何種收費系統(tǒng),誰來承擔費用,收益如何分配,如何保障數據安全等。部分歐洲國家實現高速公路ETC繳費全覆蓋,如葡萄牙、挪威等;個別歐洲國家采取預付費的方式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如德國。在歐洲,不僅是支付方式影響車輛過站的速度,歐盟各國不同的稅收政策等其他因素也影響著車輛過站的速度,如意大利有1020座城市向游客征收旅游稅或上岸稅,該類稅收需在進入意大利城市前,向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的稅務機關繳納,多數城市稅收繳納的支付方式僅支持現金支付,據意大利商務部透露,2019年,意大利旅游稅收超6億歐元。
日本高速公路收費方式。日本于2000年開始在全國高速公路推廣ETC使用,高速公路收費的非現金支付方式主要是ETC信用卡,車主去銀行辦理有ETC繳費功能的信用卡,并在車上安裝ETC車載器即可使用。ETC推廣初期,由于ETC信用卡辦理手續(xù)較為繁雜,ETC車載器價格較高以及部分高速公路實行免收費政策,使得ETC普及率并不高。2006年起,政府對長距離、高頻率使用高速的長途貨車和高速大巴車實行ETC使用優(yōu)惠政策,并在2012年實行高速公路收費制度改革,全國ETC普及率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國ETC平均普及率已達到90%。雖然普及率較高,但政府主要依靠提高油價來彌補本國國道高速及城市高速的建造成本,有相當一部分的高速公路實行免收費政策,所以ETC使用率較低。
韓國高速公路收費方式。韓國于2000年起在部分地區(qū)開始試行高速公路ETC收費方式“Hi Pass”,與美國公路卡類似,是一種預付卡,車主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qū)、車輛用品銷售店及24小時便利店購買到“Hi Pass”及車載器,也可進行充值。2007年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Hi Pass”使用,推廣初期普及率僅15.7%,但政府實行ETC通行費優(yōu)惠及下調車載器價格等手段,2018年,ETC普及率已達到79.1%。
從美歐日韓等國家和地區(qū)推廣非現金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的應用來看,其高速公路收費:一是均以卡基支付作為非現金支付的主要方式,未開放手機二維碼等新興移動支付方式;二是推廣ETC的主要經濟主體是ETC發(fā)行機構,商業(yè)銀行較少參與ETC推廣工作,提高ETC普及率的主要手段是降低車載器價格和高速公路ETC收費價格;三是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不僅受ETC普及率和使用率的影響,還與本國稅收政策、高速公路是否收費,政府在高速公路領域的補貼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因素相關。
非現金支付方式在我國高速公路收費場景存在的不足
外籍人員注冊ETC和移動支付較為困難。目前,我國ETC用戶注冊遵循“一車一卡一標簽”原則,即用戶車輛、ETC記賬卡和OBU設備需一一綁定,辦理ETC記賬卡時,居民應向ETC發(fā)行服務機構提供本人身份證即可辦理,但ETC發(fā)行服務機構暫不支持護照辦理ETC記賬卡。從美、歐、日、韓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應用經驗來看,多數外籍人員主要習慣使用ETC或類似于美國“公路卡”的預付卡付費方式,二維碼掃碼方式并不是國外主流的高速公路付費方式。
銀行之間不正當競爭產生的ETC業(yè)務注銷難、營銷不規(guī)范、未經同意擅自辦理等問題依然存在。部分商業(yè)銀行為了完成考核任務,辦理ETC時手續(xù)較為快速簡單,但在注銷時手續(xù)比較繁瑣,時間較長;對外發(fā)布的宣傳資料中凸顯優(yōu)惠內容,但對通行費優(yōu)惠單月封頂、優(yōu)惠截止時間限制和優(yōu)惠數量限制等事項未進行說明;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后,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其預約登記ETC業(yè)務,導致消費者無法正常辦理其他商業(yè)銀行的ETC業(yè)務。從美、歐、日、韓等國家和地區(qū)應用經驗來看,較少會將銀行卡與ETC卡綁定起來,ETC卡的發(fā)行主要是由ETC卡發(fā)行服務機構來完成。
當借記卡余額不足時,ETC記賬卡發(fā)生通行費可能產生銀行墊款。由于高速公路通行車輛單日可能產生跨省ETC交易,交通部路網中心需要當日匯總全國ETC交易數據,次日再將ETC用戶扣費情況反饋各省,再由各省ETC發(fā)行服務機構將交易數據推送給各商業(yè)銀行扣費,當銀行收到交易數據準備扣款時,可能出現借記卡余額不足的情況。通常由商業(yè)銀行將通行費先行墊付給ETC發(fā)行服務機構,再向ETC持卡人追索通行費。由于該項通行費墊款不屬于銀行授信業(yè)務,商業(yè)銀行在行內會計財務賬目上難以核銷通行費墊款產生的壞賬;同時,大多數ETC發(fā)行服務機構與商業(yè)銀行共享黑名單,以事后監(jiān)督方式約束ETC持卡人,墊款風險防范手段較為單一。從美、歐、日、韓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應用經驗來看,ETC卡主要是預付卡,不會產生銀行墊款問題。
意見建議
逐步滿足外籍人員等特殊群體在高速公路收費場景的非現金支付需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員來到中國工作生活,為中國的經濟發(fā)展作出了許多貢獻。我國電子支付的快速發(fā)展不僅影響著我國居民的消費習慣,也在逐步影響外籍人員的支付習慣。交通部門及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積極引導ETC發(fā)行機構、商業(yè)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制定更多滿足外籍人員金融服務需求的特殊方案,拓寬金融服務體系覆蓋面。
引導各商業(yè)銀行有序開展ETC業(yè)務,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金融監(jiān)管部門要及時介入,加大對商業(yè)銀行ETC業(yè)務合規(guī)性的檢查力度,嚴控商業(yè)銀行對于用戶個人信息的使用權限,優(yōu)化交易短信提示、ETC設備更換及注銷等相關配套服務,對于ETC營銷中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給予處罰,增加監(jiān)管威懾力。
優(yōu)化路網系統(tǒng),實現路網系統(tǒng)與各商業(yè)銀行交易數據的實時對接。路網中心要整合ETC發(fā)行服務機構交易數據,實現跨機構交易數據實時清分,交通部制定ETC交易數據接口規(guī)范,明確通行費交易數據相關屬性,再由中國銀聯等銀行卡清算機構與路網系統(tǒng)進行接口對接,實現銀行卡交易數據與ETC記賬卡交易數據的實時轉接。
作者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