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星
摘 要:混合現實(Mix Reality,簡稱MR)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該技術通過在虛擬環(huán)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MR與VR、AR同屬于現實增強技術,是由“智能硬件之父”——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 Mann提出的介導現實。其與之前的VR、AR相比,可以說是站在前兩者肩膀上發(fā)展出來的混合技術形式,是一種既繼承了兩者的優(yōu)點,同時也摒除了兩者大部分缺點的新興技術。隨著工業(yè)智能化的發(fā)展,MR的應用已經可以滲透到各個行業(yè),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文章將對MR技術的市場背景以及應用現狀作出調研,探討其可應用范圍。
關鍵詞:混合現實;虛擬現實;技術應用;MR
中圖分類號:TP391.9 文獻標識碼:A
1 項目背景
混合現實(Mix reality,簡稱MR)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該技術通過在虛擬環(huán)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
MR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電子產品,將逐步的發(fā)展出更多的功能。MR作為一個新型的平臺,新型的硬件設備,可以發(fā)展出更多手機和電腦無法實現的軟件和功能。而隨著MR設備的發(fā)展和技術的成熟、量產,成本的降低,將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像智能手機一樣不可或缺的設備。
在MR技術剛剛出現時去開發(fā)其軟件技術,無疑能分到一杯美羹。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工作更加復雜和信息化,在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的信息。而此項目正滿足了這種需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 MR技術原理
2016年和2018年的《地平線報告》中均提及MR技術,并預計其將會在未來四至五年中成為教育領域采取的重要技術。在最新的2019年《地平線報告》中,提出學習分析、移動學習、MR、人工智能、區(qū)塊鏈以及虛擬助手是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六大技術。其中,MR作為中期技術,預計未來兩至三年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MR技術已運用于醫(yī)療、軍事、航空、娛樂等領域,其與商業(yè)的結合也在逐步加深。
20世紀60、70年代,為了增強簡單自身視覺效果,使眼睛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夠“看到”周圍環(huán)境,Steve Mann設計出可穿戴智能硬件,這被看作是對MR技術的初步探索。
VR是純虛擬數字畫面,AR是虛擬數字畫面加上裸眼現實,MR是數字化現實加上虛擬數字畫面。從概念上來說,MR與AR更為接近,都是一半現實、一半虛擬影像。但傳統AR技術運用棱鏡光學原理折射現實影像,視角不如VR視角大,清晰度也會受到影響。
MR技術結合了VR與AR的優(yōu)勢,能夠更好地將AR技術體現出來。根據Steve Mann的理論,智能硬件最后都會從AR技術逐步向MR技術過渡。MR和AR的區(qū)別在于,MR通過一個攝像頭使人看到裸眼都看不到的現實,AR只管疊加虛擬環(huán)境而不管現實本身。
3 市場需求調研
MR行業(yè)日益崛起,逐漸走進大眾生活,在多個領域都有很好的前景。尤其是在游戲和建筑行業(yè),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目前近乎空白的市場現狀,吸引著人們進軍這一市場,為MR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而奮斗。MR可以讓用戶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場景的狀況,同時又減少了很多成本。假如用戶是一個建筑設計師,其可以利用MR技術輸入參數,模擬出其建筑設計圖中的建筑。這樣,其就可以立體直觀地感受到自己設計的欠缺,從而設計出更加舒適美觀的建筑。假如其是一個游戲發(fā)燒友,其也可以通過MR技術與其心儀的游戲人物面對面,獲得精彩絕倫地直觀體驗。假如其是一個家裝策劃者,其可以先利用MR技術模擬出其設計,讓用戶可以直觀立體地感受到經過其不同風格理念裝修的房子,從而選擇他們最喜歡的那款,避免裝修完成后用戶不喜歡的尷尬狀況,提升用戶滿意度。
對商家來說,服務過程中與客戶的交流不到位,往往會造成時間與資源的浪費。如家裝公司、設計公司、建筑公司等,前期與客戶缺乏溝通就會造成返工、物資浪費等現象,浪費人力物力。利用MR平臺及本公司在企業(yè)版中定制開發(fā)的程序,就可以在施工或加工前期,使施工或加工成品能夠直接可視化地展現在雙方眼前,并且為商家和顧客的高效溝通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和時間,以討論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對個人來說,利用各種開發(fā)者小程序,能夠使感受到的體驗更加地豐富。在辦公過程中,可以利用此產品的個人版,即時的創(chuàng)造出靈光一閃的點子,并且體驗到真實的感覺,大大增強辦公效率。在家中,消費者可以體驗做家庭的設計師。使用此產品不僅可以隨時體驗家裝的樂趣,還可以體驗觀影、游戲等娛樂活動。在家庭出行、聚會等各種各樣的場合下,本產品都是提高效率、創(chuàng)造更多樂趣的好助手。
4 技術可應用的范圍
隨著大筆資金進入AR項目和AR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些IT巨頭(如谷歌、蘋果、微軟、高通和佳能等)開始競相布局AR和MR,構建其AR/MR生態(tài)系統,第一批消費級的AR產品已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工業(yè)制造計算機在產品開發(fā)中早已廣泛使用,常用的系統有: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裝配規(guī)劃(CAAP)等。AR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CAD/CAM處理能力。
軍事模擬虛擬現實很早就被應用在軍事上。20世紀60年代,Ivan Sutherland提出虛擬世界的概念,隨后在美國國防部(DARPA)支持下構建了頭戴式顯示設備“Sword of Damocles”(達摩克利斯劍)。到1983年,DARPA實現了一個實時仿真系統SIM-NET(Simulation NETworking),開發(fā)多用戶交互仿真。1990年,NASAAmes Research Centre開發(fā)了一個虛擬風洞(VWT),使用VR設備BOOM和數據手套Data Glove分析流場。在運用計算機仿真模擬進行軍事模擬訓練方面,美軍走在世界前列。在阿富汗、伊拉克戰(zhàn)爭準備階段,美軍就在歐文堡訓練基地、山姆休斯頓軍事醫(yī)學教育訓練中心開辟模擬實景訓練和仿真模擬訓練,實景還原伊拉克、阿富汗等作戰(zhàn)場景,并要求士兵必須接受該基地3周的適應性訓練后才能趕赴前線作戰(zhàn)。通過VR、AR技術,醫(yī)療隊員攜帶多種形式的傳感設備,對各種極端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的救治(極地、深海、高空,包括生化、核武器致傷)會有切身感受,如同親身參加實戰(zhàn)。對參訓人員的戰(zhàn)傷救治水平、心理承受和應變能力都有顯著提高[1]。
游戲領域。游戲軟件巨頭任天堂公司2015年發(fā)布的Pokemon Go將AR技術應用于游戲領域,通過手機在現實世界中尋找并捕捉虛擬的精靈,憑借出色的創(chuàng)新性獲得巨大成功。
旅游/數字場館將旅游景點進行數字化,以AR形式展現景點的魅力。如2006年北京理工大學的王涌天等人提出,運用增強現實技術數字化圓明園,實現圓明園的重建。通過原址、移動設備AR及頭盔式AR等多種形式重現圓明園的往昔風采。場館方面,AR技術能成為讀者的隨身助理,也能成為館員提升工作效率的得力助手,場館信息展示的新舞臺。應用實例:讀者利用AR設備觀察書籍、名勝、歷史遺跡等被強化物時,相關信息如館藏書目、影音資料、景點故事等作為強化物疊加其上。還可協助讀者/管理員定位圖書,結合用戶位置進行導航。
汽車領域。GTC2016開發(fā)者大會上,德國馬牌展示了其正在開發(fā)的AR增強現實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新應用。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顯示人機交互界面,計算機會根據真實世界場景,實時動態(tài)地投射消息至前擋風玻璃上,駕駛者看到的車速、路線、交通狀況等信息與路面、建筑等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通過AR交互大幅度提升了汽車駕駛體驗。
AR購物。2017年,萬事達聯合高通等公司推出了一個新的購物系統,并集成了增強現實與生物識別技術來提升其購物體驗和安全性。
智能家居。2014年,谷歌斥資32億收購家居設備公司Nset,蘋果發(fā)布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大量家電企業(yè)、互聯網企業(yè)涌入其中。目前,交互展示屏、視頻墻已較為普及,數字交互的媒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實現在家中與窗戶等玻璃制品進行交互、AR條件下進行家居的擺放布置。下一步就是3D投影與AR技術的結合,投入到智能家居場景[2]。
5 項目預計可實現的目標
MR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該技術通過在虛擬環(huán)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
此項目的重點在于利用MR的混合顯示功能,將用戶所在空間變成的信息提升一個維度,信息顯示不再依賴于顯示器或者平面,空間中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用于顯示信息,充分解決了辦公或生活中空間利用率低,信息顯示范圍有限而限制工作效率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羅偉,王燕一,侯霞,等.混合現實技術常見應用場景[J].2016,12:23-24.
[2] 安德魯·布拉夫.造物 交互 一個混合現實的社交玩耍空間[J].2019,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