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豹
【摘 ? ?要】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育體系中,道德與法治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教師應堅持站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探究,融入生活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確保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按照合理的方式進行調(diào)整和實施。另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切實考慮學生的生活特點。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道德法治 ?生活化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76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難度并不低,在生活化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站在正確的角度來思考、轉(zhuǎn)變學習觀念,從不同的層次引導學生按照科學的理念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進行完善,這對學生的進步能夠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還要懂得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分析,采取正確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保持教育的科學性、合理性。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學生活化的重視程度較低
當前的小學教育開展得到了業(yè)界內(nèi)的高度關(guān)注,即便是出現(xiàn)了很小的問題,都容易導致學生的成長、進步陷入較大的困境,而且造成的潛在性損失表現(xiàn)得非常嚴重。關(guān)于重視程度較低的問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中表現(xiàn)得較為普遍,需要在具體的處置層面上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首先,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初期階段,很多教師對生活化教育已經(jīng)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未按照針對性的策略、方法來完成教育,而是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缺少靈活的調(diào)整,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導致很多學生在知識學習以及個人理念的豐富上沒有取得較好的成果,產(chǎn)生了突出的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方案上做出更好的優(yōu)化。其次,在對生活化教育重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一些規(guī)范、標準未能得到科學地開展,部分教師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存在揠苗助長的行為,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學習壓力。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措施單一
課改新時代來臨以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提出、應用在業(yè)界內(nèi)引起了較多的探討,由于傳統(tǒng)教學措施單一,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正確部署,難以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生的能力提升以及認知觀念的改變都會造成負面影響。第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完全按照個人的思維和經(jīng)驗強迫學生接受教學,對于學生的質(zhì)疑沒有給出正確的解答,在知識學習和拓展過程中也沒有對教學內(nèi)容闡述依據(jù)和意義,這就導致小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出現(xiàn)盲目的現(xiàn)象,如果學生按照千篇一律的方式來掌握教學內(nèi)容,固然可以在分數(shù)上得到提升,但是對于學生自身的綜合成績的鞏固卻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在實施教育生活化的措施研究中,教師不能從學生的差異性生活著手,仍然按照一般標準進行教學,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地掩蓋了生活化的魅力,使其不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現(xiàn)。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原則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進行在很多方面都會對學生的成長、進步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教師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改善。但是,生活化的教學要有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按照極端的措施和標準來開展,并不能得到卓越的成績,還會由此產(chǎn)生許多漏洞。根據(jù)教學分析認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原則,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觀察小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狀態(tài),尤其是對小學生的性格、人品、學習模式等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掌握,要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按照合理化的方式調(diào)整教學,從而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落實奠定基礎。第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進行要與家長密切地聯(lián)系,單純憑借教師自己的努力很難得到突出的教學成果,而與家長的聯(lián)合能夠使教學生活化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上得到更好的彌補。
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提高對教學生活化的重視程度
與既往情況有所不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開展已經(jīng)在社會上引起了高度關(guān)注,想要在未來的教育和創(chuàng)新上得到更好的成果,必須在重視程度上大幅度地提升。一般而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傳統(tǒng)策略是完全按照灌輸式方法來進行教學,實際上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方案和內(nèi)容需要進一步調(diào)整,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創(chuàng)新。如“小學生翻越鐵軌嬉戲被依法扣留進入少管所”,“小學生偷盜學校電腦而依法受到處罰和教育”,“高中生與人斗毆導致誤殺他人”等,可以用電影視頻的形式將這些案例在校園中播放,還可以將一些案例情景化,用微話劇或者情景劇的形式在舞臺上表演出來,全校的師生都可以觀看到這種情景化的案例。表演結(jié)束后,建議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將案例中出現(xiàn)的核心法律知識挖掘出來,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起到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目的,從而達成教學生活化的目標。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
與既往情況有所不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進行必須在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優(yōu)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結(jié)合課本的具體知識點,開展具有差異性的講述和分析,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當中,“弘揚優(yōu)秀家風”的教學,可以從兩個層面來開展。第一層面,“家風”主要指的是家庭當中的風氣,主張學生愛護自己的家庭,同時懂得為家庭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幫助父母做家務,努力學習的同時不為家庭增添負擔。學生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家庭的變化和生活狀態(tài)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所以要讓學生在家庭的維護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禁止教師對學生灌輸錯誤的思想。第二層面,“家風”在大家庭中要貫徹始終。學校和班級都屬于大家庭的范疇。學生要積極地愛護大家庭,平時保持大家庭的衛(wèi)生,不蓄意破壞公共物品。
(三)加強生活理念的融合
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要想完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必須進一步加強生活理念的融合力度。部分教師在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方面進行教學時仍然按照理論教學來完成,不但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成果,還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因此,生活理念的融合要循序漸進地開展。例如,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當中,“我參與、我奉獻”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了解生活的真諦。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公園進行衛(wèi)生清理,幫助清潔機構(gòu)共同完成工作,時間設定為2小時,讓學生穿上專屬的服裝,按照“公共安全靠大家、從我做起”的原則來實施,組織同學們對公共衛(wèi)生安全進行更好的學習和體驗。通過融合這樣的生活理念,幫助學生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使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對城市的愛護程度進一步提升,糾正自身的不良行為。
(四)培養(yǎng)法治思維
相對而言,落實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進程中,法治層面的教學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必須對該方面特別重視。有個別教師認為,小學生的法治教學是無足輕重的。這樣錯誤的教學思想會導致學生缺乏法律意識,最終做出一些非常無可挽救的事情,對于家庭和社會都構(gòu)成了嚴重的損害。例如,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當中,“不甘屈辱、奮勇抗爭”的學習,講述了國家的奮斗和成長歷史,由此來教育學生對于自己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也要積極地抗爭。部分學校存在霸凌現(xiàn)象,個別學生遭到霸凌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教師報告;而個別學生甚至選擇輕生來逃避霸凌。這都是學生沒有學會如何在面對不公待遇時保護自己,不懂得積極抗爭的后果。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從國家的抗爭史過渡到人民的抗爭史,再轉(zhuǎn)變到個人的抗爭史,對基礎法律條文和規(guī)范進行講述,要讓學生學會積極反映自己遇到的問題,通過家長與學校的幫助,減少校園霸凌現(xiàn)象,從而在根本上解決霸凌問題,保護學生的權(quán)益,維護校園的和平。
(五)提高教學生活化的評價
如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在正確的軌道上不斷得到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未來,在教學生活化的評價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地進行改善和調(diào)整。第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需要深入觀察小學生的思想轉(zhuǎn)變情況,如果其沒有得到積極的轉(zhuǎn)變,或者思想方面存在兩面性的問題,則需要與學生積極地進行溝通,了解原因,然后從朋友的角度幫助學生走向正確的生活和學習軌道,促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第二,教學生活化評價的開展,必須基于對學生的自身能力進行有效的塑造。例如,鼓勵學生學習特長,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特長培訓班,這樣不但可以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在情緒的安撫以及個人的生活撫慰上得到更好的改善,相比極端的發(fā)泄方式而言,特長方面的發(fā)泄,具有更好的心理降壓效果。
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趨勢
目前,我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體系正在不斷完善,整體教學上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比較理想。未來,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措施、手段,應進一步調(diào)整,教師要懂得站在不同的層次上積極地理解學生,而不是強制性地鎮(zhèn)壓學生。同時,在法治教學層面上,必須按照實際行動的方法來完成,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而沒有對小學生開展任何保護,都將導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理論被架空,不但難以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支持,還會引起家長的反感。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在未來還有很多的挑戰(zhàn)需要去應對,要積極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生活化教育的可靠性。
總的來說,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體系正日趨完善,各種不足也能夠?qū)ふ业秸_的路徑來改善和彌補,相關(guān)工作的創(chuàng)新符合教學預期。未來,應繼續(x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調(diào)控力度上做出更好的提升,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可行性,為長遠的規(guī)劃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志晶.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N].貴州民族報,2020(B01).
[2]王喆瓊.讓兒童成為有道德的“公共人”——基于公共視角的小學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設計策略例談[J].中小學德育,2020(03).
[3]何優(yōu)優(yōu).眼中有光,心中有愛,手中有力量——防疫時期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拓展課程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德育,2020(03).
[4]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02).
[5]胡立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
[6]周巧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