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艷
【摘? ? 要】小學語文的基礎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大量的漢字,為以后的閱讀寫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更好的識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認識漢字的能力,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097
學好語文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其他的學科,而學好漢字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語文。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肩負著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重大責任。我們不得不承認,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漢字是優(yōu)美的,富有魅力的,它是最古老的而又最有生命力的文字,在中華文化的歷史歷程中,漢字一直伴隨著,發(fā)展著。沒有漢字就沒有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漢字的教學。一切的學習都是從認字開始。學生要學會閱讀,理解閱讀,學會思考,就必須要先學會漢字。在學習所有的學科時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認字。漢字作為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學生必須學習漢字,掌握漢字,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學好語文。關于漢字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趣味學習漢字
漢字的學習是基于拼音的,要學習漢字就必須學習拼音,如果拼音學得不好,漢字自然不會學好。學習拼音,教師可以給拼音配兒歌,就像英語有字母歌一樣,漢語拼音也可以有。學生可以邊唱邊學習,也就能夠輕松掌握漢語拼音,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明白拼音和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讓知道學生學習如何拼音,如何發(fā)音,讓學生自己來讀音。漢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體復雜,筆畫也很多,結構也很復雜,認識字形并記憶,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很難的一個部分。但是,漢字的構成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這些規(guī)律需要教師自己總結歸納,然后按照這些規(guī)律講解漢字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方便記憶。對于一些筆畫復雜的漢字,教師可以編一些簡單的與之相關的兒歌,在學生的聲聲誦讀中不自覺的記憶這些漢字,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漢字中有很多音近字,教師要善用聯(lián)想法,幫助學生尋找其中的不同,能夠區(qū)別,自然不會混淆,也就能夠做到認識記憶。漢字是有極大的想象空間的,教師如果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對于學生學習漢字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二、講究技巧性學習,重視學習方法
在初學漢字時,大多數(shù)教師很喜歡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給學生,抄寫生詞,抄寫拼音,都是為了鞏固學生在課堂上的記憶。這種死記硬背不可否認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見效很慢,其實還有很多辦法也很好。比如說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認識漢字。通過將漢字擬人化,然后將這些漢字代入一個個由教師創(chuàng)造的故事里,在這種情景故事中,學生自然會樂于接受,樂于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識字活動和游戲相結合,每個學生都是愛玩的,喜歡做游戲,那教師就可以以游戲為載體,將漢字滲透其中。比如猜字謎的游戲,教師可以自己編一些簡單的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字謎,讓學生在課堂上猜字謎,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神奇,沉迷于漢字的世界里。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關課堂教學的妙趣橫生的歇后語,既可以活躍課堂,利于教學,又輕松學習了漢字。漢字的認識是有很多技巧在里面的,一個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教學方法,運用好的教學方法不只是可以教其他的語文知識,也可以用來教漢字。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會有很復雜的思維活動,會主動思考,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重視學習方法,有技巧的學習漢字,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吸收中華文化。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感受多樣字義
漢字的由來,歷史悠久,造字法中有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等。作為教師,我們很清楚其中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內容仍有些困難。但是這些知識又必須學習,多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借助多媒體,這些問題可以輕松解決。比如說在教一些象形字時,單純的筆畫教學是不夠的,無法體現(xiàn)。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展示這些象形字的甲骨文,可以展示象形字的含義對比圖,通過字與圖,學生可以展開聯(lián)想,尋找相似和不同的地方,還可以找很多與這些字相關的動畫,逐個演變,了解漢字變化過程。多媒體課件還可以全面的展示一個漢字的音、形、義。這些都可以有更豐富的展示,學生不再只是聽教師干巴巴的講解,可以有更好的觀感。借助多媒體平臺,利用課件,學生還可以自學生字,例如可以聽多媒體的發(fā)音,幫助學生讀準字音、看多媒體課件可以拓寬詞匯量、便于認識不同的字之間的聯(lián)系,看多媒體的視頻,可以對一個字有更深刻的理解。有了它,學生認識漢字的準確率有明顯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很好的提高。多媒體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學生不需要準備抄寫本,再反反復復的抄寫生詞,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平臺來進行輔助識字的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正確書寫漢字
小學生學習漢字,不只是要認識漢字,還要學習如何書寫漢字,寫的一手好字是每一個人的追求。漢字寫得好,才會有興趣學習更多的漢字。那么如何學好漢字呢?在小學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寫字的姿勢,書寫的習慣。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正確的示范,這對學生以后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還需要反復的訓練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寫字習慣,直到學生能夠做到習慣成自然。不僅姿勢需要糾正培養(yǎng),執(zhí)筆方式也是需要教師指導示范的,在小學課堂上,這都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正確的運筆,正確的書寫還不夠,教師還要教學生了解漢字的筆架結構,一筆一劃的書寫順序,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熱愛書法,學習漢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認識更多的漢字,欣賞漢字的獨特魅力。書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認識的漢字,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是很值得教師努力教導,學生學習的。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漢字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學習漢語的外國友人也總是叫苦連天??陀^來說,漢字是比英語難一些,但是漢字的諸多優(yōu)點讓學生學習起來其實也很輕松愉快,尤其對于學生來說,天然的母語環(huán)境更是對漢字的掌握有很好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有技巧的教學生學習漢字可以讓學生越來越熟悉掌握漢字,感受到語文課堂上漢字的優(yōu)美之處,更加熱愛語文,熱愛漢字。學生識得的漢字越多,越會感受到漢字無與倫比的美麗,蓋世無雙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葉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南北橋,2018(23):180-180.
[2]李鳳枝.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研究[C].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