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傳莉
【摘? ? 要】在國家加強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下,在針對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方面需要進行重點研究。認識字主要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知道字的讀音和知道字所代表的意思,未來的學習都是在認識字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識字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技巧和能力,并且通過完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重要保障。學生的閱讀理解、文字運用等能力都建立在識字學習的基礎上,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對于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40
在國家教育部重視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下,小學階段加強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其中關于小學階段語文識字教學方面,需要學生能夠認識字并且了解字的意思,這對于以后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同時加強識字技巧的教學,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正確并且熟練使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避免出現(xiàn)學生抵制識字的情況。加強和完善小學階段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是有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識字教學缺乏規(guī)律性思考。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識字教學常常將語文教材作為中心,僅重視小學生讀字與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認真思考小學生的識字規(guī)律,對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無法有效掌握教師講解的識字內(nèi)容,學習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識字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為“填鴨式”教學,方法單一,只將教學重點設置在學生識字的數(shù)量和速度上,對小學生的識字方法思考甚少,造成學生識字學習效率不高,且由于學習壓力逐漸失去對識字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識字學習僅停留于硬性記憶上,當面對生僻字時,學生仍然無從下手,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第三,識字學習渠道較少。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僅注重課本教學,忽略了課堂外的教學資源,致使小學生的學習視野受到限制,只認識課堂教學中所接觸的漢字,沒有建立與自身學習特點相符合的學習途徑,無法真正促進學生語文漢字識別與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小組合作的識字教學方法
通過對小學階段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重點,將本節(jié)課所需要認識的字在黑板上書寫出來,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于字的理解進行分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增強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漢字的拼寫和用法,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比如小學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中針對“楊”、“松”、“柏”三個字的學習,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fā)揮想象,便于學生對這三個字進行短暫性的記憶。學生根據(jù)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三個字都屬于左右結(jié)構(gòu),并且偏旁都是木字,同時也代表這可能是一種植物,以此來增加對漢字形體的記憶,或者還可以根據(jù)圖片或者意思進行記憶,搜索圖片,將這三種植物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每種植物的特點,能夠加深印象。同時小組內(nèi)部還可以研究討論出更多的方法,都能夠從不同角度增加對漢字識字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識字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小組合作對于學生識字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和識字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化發(fā)展。
(二)拓寬學習渠道,構(gòu)建個性化識字練習
小學生的識字學習不應僅限于課堂范圍內(nèi),教師還需要充分拓寬識字學習渠道,鼓勵小學生多從日常生活中發(fā)掘并學習新漢字,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特點,開展富有個性化特點的學習活動,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提升語文識字的學習能力等。比如,以疫情期間小學一年級語文部編版識字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之外的識字活動,如“識字小能手”等比賽,鼓勵小學生每天積極閱讀課外書籍,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課外書籍中所接觸到的生僻字自主開展學習,對其進行拼音標注和書寫練習,結(jié)合查閱字典或者網(wǎng)絡搜索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漢字的含義,將其書寫的筆畫順序規(guī)范地寫到紙上,拍照后分享到班級群中,以語音的形式正確讀出這些漢字,并加以解釋。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謎語或者順口溜、繞口令等形式組織識字教學活動,每日在班級群中發(fā)布,讓小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學習漢字。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班級群中發(fā)布趣味性組字活動,如給出兩個橫筆畫,讓學生添加一筆或兩筆,使其變成不同的字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活躍思維,實現(xiàn)高效的識字學習。
綜上所述,在國家推行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熟練運用和掌握字的讀音和意思,保證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正確使用。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分析可知,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識字技巧,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強.關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究[J].華夏教師,2019(23):33-34.
[2]王昌鵬.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