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 ? 要】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面臨挑戰(zhàn)和機遇,這需要班主任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科學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機智。面對班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果班主任不能運用適當?shù)慕逃呗?,容易使學生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對立面”,教育效果往往會過猶不及甚至適得其反。本人就這幾年當班主任的經(jīng)歷淺談幾點感想。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人本核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43
生活好像萬花筒,班主任的生活則像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總結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本人覺得要想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除了做好一些常規(guī)工作外,還應有一顆愛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多理解他們,使他們信服你。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設
教室文化建設是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本人在任班主任期間,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教室文化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培養(yǎng)良好性情。整潔、美觀的環(huán)境能振奮精神。教室的凈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xiàn)。在教室凈化最原始階段,我參照日本最著名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yǎng)—SHITSUKE),向全班學生提出要做到“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墻面無污漬,桌椅無刻印,門窗無積塵,衛(wèi)生無死角。一系列的凈化行為,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安全、舒適、明亮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了“文明守序,按規(guī)定行事”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真、善、美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事的習慣,營造團隊精神。
2.強調制度文化,人人參與制定。近年來本人在制訂班規(guī)、細則、規(guī)范等制度上,采取量化原則,有關各項制度、細則的設計,公布前要經(jīng)過班級全體學生的反復討論一致認同后,方能執(zhí)行,以達到共建的目的。同時著眼點是建立競爭機制,使學生活動(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經(jīng)常處于競爭狀態(tài)之中。
3.設計文化情境,創(chuàng)建文化氛圍。在本人班中有著被同學稱呼為第二黑板的角落,那就是“學習園地”?!皩W習園地”會定期更換,利用同學們的創(chuàng)意選擇一個主題及一組色彩,設置了一系列專欄,每一期都能體現(xiàn)各自的風格和追求。這樣既美化了教室環(huán)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時時給學生以啟迪,形成了獨具個性的教室文化一角。
二、注意養(yǎng)成教育和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結合
1.加大學習、執(zhí)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力度。本人借助主題班會、演講會、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執(zhí)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嚴格要求學生佩戴學生證、穿好校服、不穿拖鞋,并每天自行檢查、督促規(guī)范養(yǎng)成的效果。
2.注意樹立榜樣。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身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的言行舉止特別重要,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講衛(wèi)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時注意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
3.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guī)范學生行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為此,本人先后開過多次主題班會,還開過優(yōu)生學習經(jīng)驗交流會,舉辦過語文知識搶答競賽、說成語故事比賽、古典詩歌背誦比賽等,效果都很好。
4.讓學困生找回自信。學困生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是日積月累的,他們的自信心也就一天天丟掉了,盧勤在《做人與做事》一書提出了“快樂人生三句話”:“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三句話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學生正視困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學會樂于助人。現(xiàn)在很多學生自私自利,缺乏責任感,一有困難就退縮,對自己沒有什么自信。這些缺點,單憑傳統(tǒng)的說教很難改變。而學生大聲喊這三句話,是一種自我心理暗示,對學生影響很大。
三、注重心的感化和培養(yǎng)
心理活動是學生行為的基礎,關注學生的心理,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應注意教育方法,一不體罰,二不挖苦諷刺,不能讓“嚴師出高徒”在心中根深蒂固,和學生談心時,不能給學生一副包公臉,不是訓斥就是批評,在教師的高壓下,學生一方面壓抑自己,以至于膽怯、畏縮;另一方面又抑制不住調皮本性,尋找一切自由放縱的機會。致使學生形成兩面性格。
其次,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寬容的心去包容學生的世界,讓學生理解教師對他們不僅有嚴厲的要求、嚴格的管理,更有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本人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個別了解談話,對于“怕”我的一些學生,試著尋找機會與他們談心,利用日記等鼓勵他們向我敞開心扉,有時我也在日記上寫上我對一些現(xiàn)象的看法,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事實證明教育是在與學生碰碰撞撞的沖突中實現(xiàn)的,教師以平等、寬容的心去包容孩子,還給孩子一顆平常心,教師要有的是一顆愛心、耐心。
四、要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愛
愛每一個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愛更是難上加難,學生往往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無須怎樣,我想干啥就干啥。只有有良好家教的學生才能體會到這一點。因此,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什么?因為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與班主任有了感情,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班主任往往是敬而遠之的,有時你批評他,他甚至咬牙切齒地反擊。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就要設法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的批評也是一種愛。
班主任在幫助學生提高成績時,要指導學生以平常心對待考試與分數(shù),要注意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從容地面對榮譽與挫折,在成功與失敗的磕打碰撞中磨煉心理承受力,以健康的心理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這里教師要引導、暗示學生:我能行,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成績才能提高,當學生有了一點點進步馬上就要表揚,這樣教學才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才能提高。學生有興趣學習了,自然而然不再去想別的事了。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艱辛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只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求走過的每一段路,都能印下自己每一個足跡,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價值,就一定能夠找到樂趣?;蛟S我們是失去了很多,但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深愛著自己從事的這個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