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有”時代新人是對“四有新人”的繼承和發(fā)展,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視?!叭小睍r代新人要有遠大的理想、有高超的本領(lǐng)、有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和自信心,這三個標準分別從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的角度揭示了時代新人的必備素質(zhì),三者之間具有嚴密的內(nèi)在邏輯和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叭小睍r代新人標準的定位有利于解決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缺失、本領(lǐng)恐慌、責任意識淡薄等問題;有利于明確新時代教育的目標和方向;有利于培養(yǎ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合格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關(guān)鍵詞:“三有”時代新人標準;內(nèi)在邏輯;理想;本領(lǐng);擔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18BKS015);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學習觀研究”(HB18MK008)。
[中圖分類號] G412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0)008-0123-013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0.008.011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新時代的教育目標。黨的十九大以來,學界對誰是時代新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時代新人、如何培養(yǎng)時代新人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而充分的研究,對時代新人的“三個標準”,即十九大報告中的“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就是時代新人的評價標準基本達成共識。但對為何只將這“三有”青年作為時代新人的評價標準,以及“三有”標準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是什么等問題依然缺乏充分的論證。因此,闡釋“三有”青年的科學內(nèi)涵,揭示它與時代新人的必然聯(lián)系,科學論證“三有”新標準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和重大意義是十分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一、“三有”時代新人標準提出的思想淵源
“時代新人”的概念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來的,但黨的十九大報告并沒有明確將“三有”直接指向時代新人而指向了“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節(jié)提到要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42,而在報告最后部分談青年時才提出“三有”[1]70。兩處論述從屬于不同的主題,為什么要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呢?這便需要我們?nèi)媸崂頃r代新人的發(fā)展歷程,充分探究其思想淵源。
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最早提法來自鄧小平,他在1978年4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造就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一代新人”[2]。1980年5月26日,鄧小平在給《中國少年報》和《輔導員》雜志的題詞中寫道:“希望全國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立志為人民作貢獻,為祖國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盵3]639這里明確將“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作為青少年的重要品質(zhì)。之后,1982年《人民日報》“五四”社論將鄧小平的題詞延伸為“培養(yǎng)青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強健體魄的新一代”[4]。這里“新一代”的“四有”標準又得到了發(fā)展,特別增加了“有紀律”這一條。1983年5月5日,為鼓勵廣大青年向張海迪同志學習,鄧小平專門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共產(chǎn)主義新人!”[3]907這里小平同志把“四有”正式概括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在以后的多次講話中加以強調(diào)。1985年召開的全國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四化建設(shè)的偉大實踐中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共產(chǎn)主義新人”。從此,培養(yǎng)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正式成為我黨的教育目標,在全國流行起來。
江澤民繼承了鄧小平“四有新人”的提法,并將“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注入其中,使其內(nèi)涵更加豐富。1999年,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5]。這里江澤民不僅將“四有新人”的內(nèi)涵進一步拓展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而且明確指向“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使得“四有新人”的標準更加豐富和具體。
胡錦濤堅持了“四有新人”基本提法,并科學地提出了“四個新一代”。他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強調(diào),要“努力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6],表達了依靠“四有新人”建設(sh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向。2007年,胡錦濤在致信中國青年群英會時提出,讓青年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新一代”[7],“四個新一代”的表述實際上也是對“四有”新人觀的繼承和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開拓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品質(zhì)也被納入了“四有新人”的范疇,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對青年人的培養(yǎng)需要。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上明確提出了“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任務,并賦予了其要“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歷史使命。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在回答“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和“為誰培養(yǎng)人”問題的基礎(chǔ)上,明確提出“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8]。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盵1]70這里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shù)摹叭星嗄辍闭菍Α八挠行氯恕钡睦^承與發(fā)展,就自然成了“時代新人”的同義語。習近平也在致信祝賀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時強調(diào):“新時代少先隊員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9]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時代新人”正是指青年一代,“三有青年”與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都是從青少年成長起來的,二者肩負著共同使命,都體現(xiàn)了新時代的精神和要求,所以是相互統(tǒng)一的。目前,“三有”時代新人的提法出現(xiàn)在各類官方媒體黨報文章當中,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同。
二、“三有”時代新人標準的內(nèi)在邏輯
“三有”時代新人的三個標準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的?!坝欣硐?、有本領(lǐng)、有擔當”依次回答了時代新人“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問題。深入剖析這三個標準的科學內(nèi)涵,探究其內(nèi)在邏輯關(guān)聯(lián),是我們有效培育“三有”時代新人的關(guān)鍵步驟。
(一)“有理想”是做時代新人的先決條件
時代新人首先要有理想。理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擁有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才會自覺為之努力奮斗。恩格斯說:“外部世界對人的影響表現(xiàn)在人的頭腦中,反映在人的頭腦中,成為感覺、思想、動機、意志,總之,成為‘理想的意圖,并且以這種形態(tài)變成‘理想的力量?!盵10]238可見,理想并非是天生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必定是后天不斷養(yǎng)成的。時代新人的理想也是不斷發(fā)展而來的,探究理想的形成過程有助于我們充分明確時代新人“有理想”標準的深刻含義。
1.理想因想法而起步
理想起步于想法?!跋敕ā笔且粋€再普通不過的東西,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產(chǎn)生很多想法,特別是青年人,他們的想法更新奇、更豐富,也更大膽。毛澤東就曾這樣評價當時的青年人:“他們貧賤低微,生命力旺盛,迷信較少,顧慮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干。如果黨再對他們加以鼓勵,不怕失敗,不潑冷水,承認世界主要是他們的,那就會有很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11]新時代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青年一代已經(jīng)不再貧賤低微,他們的生活條件更優(yōu)越,他們的想法更多:他們想吃美味的食物、想買更時尚的衣服、想玩更有趣的游戲、想看更精彩的電影、想有更出彩的人生……當代青年沒有了生活的擔憂,更應該敢想敢干、天不怕地不怕、成為想法奇特的“弄潮兒”。盡管他們想法新奇多樣,但如果這些想法不涉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們就無法成為合格的時代新人。于是,引導青年人產(chǎn)生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想法就成了一項重要工作。
青年人的想法會隨著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馬克思說:“個人在精神上的現(xiàn)實豐富性完全取決于他的現(xiàn)實關(guān)系的豐富性?!盵12]169青年人精神上的豐富性主要表現(xiàn)為豐富的想法,這些想法看起來天馬行空,但歸根結(jié)底取決于他們社會關(guān)系的豐富性。由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的成長歷程正是他們社會關(guān)系得以不斷豐富的重要途徑,他們的想法也沿著這一軌跡不斷豐富發(fā)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其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烈想法,孩子才更有可能跟從父母的意愿,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理想。因此,培養(yǎng)時代新人,首先要抓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引導每個家庭自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學校是青少年的第二家庭,學校教育會對青少年的想法起到導向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學校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shè)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盵8]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政治覺悟,培養(yǎng)他們的人民情懷,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引導他們產(chǎn)生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想法。社會大家庭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大舞臺,青年人或多或少地會受到社會各種各樣價值觀、人生觀的影響。馬克思說:“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盵12]152進入社會后,青年的生活方式會發(fā)生本質(zhì)性轉(zhuǎn)變,他們將直接參與到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去,并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社會交往,社會對他們想法的影響將持續(xù)擴大。如果社會上形成了廣泛濃厚的愛國氛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時尚,青年人便更容易受其影響。因此,我們應做好宣傳工作,積極開展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青少年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想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2.理想因合理而遠大
“有想法”是“有理想”的第一步,要將“想法”上升到“理想”,還必須充分發(fā)揮“理”的導航作用。每個人每天都會產(chǎn)生多種多樣的想法,有的想法被最終實現(xiàn)了,有的想法被淡忘,或者始終無法實現(xiàn)。究其原因,在于有些想法是空想、亂想、瞎想,并不是合理的、可以被實踐的想法。有句成語叫“順理成章”,意思就是寫文章、做事情順著條理才能做好。同樣地,只有把想法與客觀的、相對正確的規(guī)律結(jié)合起來,想法才有實現(xiàn)的空間,理想才有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13]。
根據(jù)其“合理”的程度,理想往往用“遠大與否”來標示。這個“理”可以是一般的道理,它產(chǎn)生的就是個人的目標并非長遠的理想;同時,這個“理”也可以是人間的大道,即符合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這種理想就是符合更多人的利益和要求的較為長遠的理想。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人生理想是合理的,也是遠大而崇高的?!皩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適合中國國情,是當前中國青年人應該樹立的遠大理想,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必要前提。
3.理想因情感而堅定
堅定的理想必定包含深厚的情感。人的想法與人的感情關(guān)系密切,費爾巴哈說:“愛無非就是人的感情的、情欲的意志而已,但是,正因為這樣,它是一種發(fā)自心靈深處的真正的根本的意志?!盵14]421 理想與意志一樣,它們都需要情欲與愛意。如果人不愛自己意志或理想的對象物,他的意志力會變得薄弱,他的理想也會半途而廢、最終淪為泡影??梢姡瑦叟c感情是理想的重要條件,理想因深切熱愛而變得更加堅定。
深厚的感情是在人生經(jīng)歷中培養(yǎng)起來的。在我國,老一輩革命家是從革命年代成長起來的,在救亡圖存的革命行動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嘗盡了生活的苦難,終于迎來了國家的解放。因此,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十分深厚,更能領(lǐng)會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大意義。與革命先輩不同,作為時代新人的青年一代不是直接從落后挨打、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情懷與熱情,需要積極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有對家鄉(xiāng)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盵15]對國家也是一樣,要想真正熱愛祖國,同樣需要我們對祖國的歷史文化、發(fā)展現(xiàn)狀、未來規(guī)劃有全面、深入、細致的了解。同時,我們還必須明確個人與集體、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guān)系。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寫道:“‘共同利益在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是由作為‘私人的個人造成的……它決不是作為一種具有獨立歷史的獨立力量而與私人利益相對抗?!盵16]276可見,集體利益是由無數(shù)個人利益組成的,個人如果急功近利、損人利己,他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就會受到損害;如果個人能夠積極為他人服務,集體利益也將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獲得發(fā)展,并能反過來為個人的生存發(fā)展提供更便利的條件。因此,個體應該熱愛集體,并自覺為集體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培育時代新人必須使其深刻地了解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促使他們腳踏實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二)“有本領(lǐng)”是時代新人的內(nèi)在要求
“有理想”解決了時代新人想不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但如果他們只能將“謀復興”的重任停留在想法中,而在實踐活動中沒有能力為其做出應有的貢獻,顯然是無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在現(xiàn)實中,光想干事還不行,關(guān)鍵還得能干事、干成事,這就需要過硬的本領(lǐng),需要強大的能力。費爾巴哈說:“正如沒有生育能力而只借助于意志不能生育嬰兒一樣,先有意志而沒有工具、器官和材料也不能完成它所希望的事情?!盵14]417本領(lǐng)是成就事業(yè)的重要工具,每個時代新人都有強大的本領(lǐng),完成復興重任的效率才更高。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寫道,“壓力與動力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17]。只有本領(lǐng)高強,我們才有實力、有能力將壓力轉(zhuǎn)化為動力,否則精神上的壓力就會變成我們行動的絆腳石。精神上的“軟骨病”很多時候是由本領(lǐng)上的“侏儒癥”導致的。因此,培育時代新人要使其增強本領(lǐng)、積極擔當,能將偉大事業(yè)進行到底。
1.在勤奮學習中培養(yǎng)本領(lǐng)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本領(lǐng)成就”[18]。“本領(lǐng)”即人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需的能力,而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掌握的。人們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技能與方法,才能不斷提升個人的能力??梢哉f,學習是增強能力、提升本領(lǐng)的唯一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八大本領(lǐng)”,其中把“學習本領(lǐng)”排在第一位,他強調(diào)“增強本領(lǐng)就要加強學習,既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又在實踐中增長解決問題的新本領(lǐng)”[19]。處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加強學習是時代新人提高運用知識能力、迅速融入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然要求。
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是時代新人提高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本領(lǐng)(能力)的必然選擇。本領(lǐng)(能力)與人所從事的活動之間存在緊密的對象化關(guān)系。我們說一個人很有能力,這是一種非常模糊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我們想要表達的是這個人在行為處世的各種活動上表現(xiàn)得很在行、做得很好。作為人,我們最根本的能力在于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美好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人的能力才能找到最合理的歸宿。改造世界最終要依靠強大的物質(zhì)力量,依靠全體人類的共同努力。這種努力需要科學理論指導,才能凝聚起強大的力量。馬克思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盵12]9馬克思還提到,“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2]9-10。什么理論才能抓住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呢?縱觀人類歷史長河,尖銳地提出人類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揭示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科學地指明人類解放和發(fā)展的有效出路的思想理論只能是馬克思主義。因此,時代新人要有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本領(lǐng)”,一定要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lǐng)學精悟透用好”[20],掌握發(fā)動人民群眾、凝聚改變世界物質(zhì)力量的本領(lǐng)。
廣泛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是提升本領(lǐng)的必要途徑。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zhàn),需要具備各種高超的本領(lǐng)才能完成。列寧曾說:“只有了解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chǎn)主義者?!盵21]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共產(chǎn)主義運動在中國的現(xiàn)實追求,必須廣泛地學習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知識,除了要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好本職工作所要求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廣泛地學習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化、專門化、精細化”水平,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各行各業(yè)的行家里手[22]。習近平總書記時常鼓勵我們要多讀一些“看似無用、實則有用”的書,他指出:“研讀歷史經(jīng)典,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研讀文學經(jīng)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讀哲學經(jīng)典,改進思維、把握規(guī)律,增強思辨能力;研讀倫理經(jīng)典,知廉恥、懂榮辱、辨善惡。”[23]此外,還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qū)嵺`學習,在實踐中長本領(lǐng),在斗爭中長才干,為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打下能力基礎(chǔ)。
2.在工作實踐中磨練本領(lǐng)
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決定了時代新人必須有強大的本領(lǐng),這種本領(lǐng)絕不是紙上談兵的虛功,而是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實踐中動真過硬的實招。青年一代不僅要通過書本學習掌握本領(lǐng),更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磨練本領(lǐng),用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履職盡責,才能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玉不琢無以成器,刀不磨難以成鋒。”青年學生不能停留在書齋里,而要經(jīng)過實踐鍛煉才能夠磨練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lǐng)。實踐出真知,本領(lǐng)的積累來源于多崗位的歷練。時代新人要擔當民族復興大任,要有意識地學習如何在嚴寒酷暑等困難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磨練,在雨露風霜等復雜條件下探索成長。必須把朝氣和活力用在每一個崗位的盡職盡責上,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凡事精益求精而不淺嘗輒止,穩(wěn)扎穩(wěn)打而不急于求成,力爭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成為各行各業(yè)的“行家里手”。
“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經(jīng)歷告訴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shù)的力量??萍几锩峭苿咏?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杠桿,科技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動力源泉。時代新人不僅要努力學習科學技術(shù)知識,更應該在工作中不斷增強運用科學技術(shù)的本領(lǐng),還要在運用中努力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lǐng),突破“工具限制”的局限。馬克思指出“過去的一切革命的占有都是有局限性的;個人的自主活動受到有限的生產(chǎn)工具和有限的交往的束縛,他們所占有的是這種有限的生產(chǎn)工具,因此他們只達到了新的局限性”[16]76。當前,很多人習慣于運用某一技術(shù)來從事工作,長此以往,他們會受到固有生產(chǎn)工具的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也會受到阻礙。時代新人在工作過程中同樣會面臨長期接觸某一技術(shù),存在受固定技術(shù)、固定職業(yè)限制的風險。這就要求他們在工作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在融會貫通的基礎(chǔ)上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磨練出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lǐng)。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堅持用時代發(fā)展要求審視自己,以強烈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24]32。
3.在堅定理想中錘煉本領(lǐng)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猶如精神之“鈣”,共產(chǎn)黨人的鋼筋鐵骨就是精神之“鈣”鑄就的。鈣足而骨強,時代新人只有信念如磐,方能意志如鐵。只有骨頭堅硬,才扛得了重擔,打得了硬仗,經(jīng)得住磨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的事業(yè),必須進行新的偉大斗爭,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在重大風險考驗面前,我們能否挺直身板,無所畏懼,需要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堅定理想信念過程中持續(xù)錘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lǐng)。
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纹犯袷抢硐胄拍畹默F(xiàn)實表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上有問題的人,能力越強,職位越高,危害就越大?!盵25]政治上的問題源于思想,政治上有問題根本上是因為理想信念出了問題?,F(xiàn)實中,有些人崇尚“拜物教”,理想信念歪曲,他們把工作完全當成掙錢、謀權(quán)、炫耀的工具,他們在工作時是被動的、消極的甚至痛苦的。這樣去工作是馬克思尖銳批判的“異化勞動”,他指出,如果工作只是為了炫耀,“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我們就將怨天尤人”[26]??梢?,以炫耀、謀取金錢和權(quán)力為目的的工作即便能達到一定的目標,但如果不與人的理想信念結(jié)合,不為遠大理想服務,這項工作終會令人厭煩。時代新人是未來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理想、有本領(lǐng),還要依據(jù)理想不斷錘煉本領(lǐng),運用本領(lǐng)為理想目標的實現(xiàn)而努力奮斗。
“有理想”解決的是“愿意干、樂意干”的問題;“有本領(lǐng)”解決的是“有能力干,能干好”的問題。但時代新人承擔的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這樣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并且會遇到眾多艱難險阻,因此還必須有強烈的擔當精神。
(三)“有擔當”是時代新人的必備品質(zhì)
“有擔當”是時代新人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也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必備素質(zhì)。馬克思說:“單個人的歷史決不能脫離他以前的或同時代的個人的歷史,而是由這種歷史決定的?!盵16]515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guān)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人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yè)期盼已久,時代新人作為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主力軍理應有所擔當。然而,當前少數(shù)青年存在擔當精神不強、權(quán)責意識淡薄、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等問題。因此,激發(fā)他們的擔當意識和斗爭精神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時代新人擔當?shù)氖菍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這便要求他們付出艱巨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盵1]15面對如此艱巨的歷史重任,必須具備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力量。恩格斯說:“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chuàng)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愿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作用的合力,就是歷史。”[10]254個人的力量是集體力量的基礎(chǔ),個人充分發(fā)揮才能,集體的事業(yè)才更容易成功。
面對艱巨的時代任務,時代新人不僅要有想干的態(tài)度、能干的本事,還需要敢干的勇氣。勇于試錯,敢于擔當是非常重要的品質(zhì)。馬克思說:“如果斗爭只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末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盵27]10意思就是說,由于需要我們斗爭的對象往往是強大的,條件往往是艱苦的,斗爭自然會遇到阻礙,但人類歷史正是在艱苦的斗爭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的。馬克思緊接著說:“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末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zhì)……發(fā)展的加速和延緩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些‘偶然性的。”[27]10這些“偶然性”往往需要大膽的冒險精神和勇敢的斗爭精神,主要體現(xiàn)為人類推動歷史發(fā)展而進行大膽的嘗試與創(chuàng)新,正是因為這些大膽的偶然性的嘗試,人類歷史總體上不斷向前發(fā)展才成為必然。因此,時代新人在履行歷史使命時一定要大膽嘗試、敢于試錯、勇?lián)熑?,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工作,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成就。
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人民情懷是時代新人勇于試錯、敢于擔當?shù)闹匾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24]38。在這個關(guān)鍵時期,時代新人要擔當?shù)呢熑畏浅>o迫。行百里者半九十,離目標越來越近,責任就越重,工作中承擔的風險就越高,所以時代新人必須具備強大的擔當精神,而這種精神根本上源于人的信念。堅定的信念是勇氣的源泉,信念堅定的戰(zhàn)士敢于在槍林彈雨下義無反顧地發(fā)起沖鋒。在信念的感召下,人的勇氣會加倍增長,擔當精神也更強大。時代新人應堅定信念,培養(yǎng)強大的精神境界,勇于承擔艱巨的任務。同時,時代新人還需要與人民保持一致。人不是單個的存在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28]。人是類的存在物,始終生活在集體的關(guān)系中,因此,集體是提供個體自信心的重要來源。為集體謀福利的工作讓人更有自信,使人更有底氣、更加勇敢。時代新人的工作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他們的奮斗目標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他們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因此更有自信心,擔當精神也更強烈。
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分別從“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的角度揭示時代新人的必備素質(zhì)。三者之間邏輯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構(gòu)成了時代新人的評價標準。明確“三有”時代新人評價標準的科學內(nèi)涵及內(nèi)在邏輯,為我們探究其重大意義、挖掘其時代價值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三有”時代新人標準的重大意義
厘清“三有”時代新人標準的科學內(nèi)涵及內(nèi)在邏輯,也有助于我們明確新時代教育的目標和方向及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有助于解決青年一代面臨的諸多問題,直接關(guān)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yè),因此,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五)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億萬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充分喚起人民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32]“中國力量”就是凝聚廣大人民的力量,走好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根本上也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呢?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盵12]9,10新時代廣大人民的根本需要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激發(fā)人民的巨大熱情,便能充分發(fā)揮人民的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有”時代新人的標準指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家國夢想,內(nèi)含“為人民謀幸?!钡娜嗣袂閼眩膭钚聲r代青年自覺為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努力奮斗。毛澤東曾說:“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nóng)群眾結(jié)合在一塊。”[33]是否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也是“三有”時代新人標準的重要原則?!坝欣硐搿币蟮氖枪伯a(chǎn)主義理想,即為人類解放尋求出路,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便利的理想;“有本領(lǐng)”的目的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然是要把本領(lǐng)落到為人民服務的各項工作中去;“有擔當”要求的是勇于擔當民族復興的重任,在工作中要敢于為人民排憂解難,勇于為人民利益開拓創(chuàng)新??梢姟叭小睍r代新人標準的提出有利于時代新人樹立群眾英雄觀,爭做英雄,在做英雄的過程中得到境界的偉大升華[33],使其充分融入人民群眾,為人民在服務中建功立業(yè)。
“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標準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希望,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在明確“三有”標準內(nèi)在邏輯和重大意義的基礎(chǔ)上,我們應不斷進行理論探索,持續(xù)推進和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三有”時代新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5.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4] ?本報記者.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N].人民日報,1982-05-04(01).
[5] ?本報記者.國運興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興全民有責[N].人民日報,1999-06-16(01).
[6] ?胡錦濤.發(fā)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為建設(sh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9-05-05(01).
[7] ?胡錦濤.胡錦濤致中國青年群英會的信[N].人民日報,2007-05-05(01).
[8]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9] ?本報記者.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 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N].人民日報,2019-10-14(01).
[1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蕭延中.晚年毛澤東[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2.
[1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習近平.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N].人民日報,2013-05-05(01).
[14] ?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9.
[15] ?習近平.知之深·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
[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7] ?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8.
[18] ?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02).
[1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402.
[20]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02).
[21] ?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chǎn)階級政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1-282.
[22] ?張青衛(wèi),王丹陽.把學習作為新時代黨政干部的第一本領(lǐng)[J].云夢學刊,2018(3):50-54.
[23] ?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127.
[24]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5] ?習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zhì)干部隊伍[J].前線,2019(2):4-8.
[2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
[2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29] ?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8.
[30] ?習近平.各級領(lǐng)導干部要一刻不停增強本領(lǐng)[N].中國青年報,2015-02-28(01).
[31] ?習近平.致全國青聯(lián)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lián)二十六大的賀信[N].人民日報,2015-07-25(01).
[32] ?習近平.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J].理論學習,2013(4):1.
[33] ?韓云波.中國共產(chǎn)黨人英雄觀的形成與習近平對新時代英雄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探索,2020(2):172-182.
Abstract: "Three-Haves" new generation h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Four-Haves", which shows that the Part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young generation. The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of "Three Haves" new generation lies on having lofty ideals, superb capability, and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onfidence to shoulder the great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three standards reveal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hether they want to, can do, and dare or not. There is a close internal logic and prac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ree standard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hree Haves" standards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such as the lack of ideal and faith, the panic of skills, and the wea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 standards are useful for us to make the goal and direction of education clear in the new era, and to train qualified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great national rejuvenation. Accordingly,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ree Haves" new standards would also be self-evident.
Key Words: "Three Haves" New Standards; Internal Logic; Ideal; Capability;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