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海山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豐富,體育館逐漸被運用于各類文藝活動和大型演出,在各類演出過程中存在著火災的安全隱患,一旦發(fā)生火災,將會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文章對體育館火災發(fā)生的風險性進行探究,指出存在的常見問題,結合實際,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設計對策。
【關鍵詞】體育館;火災風險性;消防常見問題;優(yōu)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X93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fe continuously enriched, the stadium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performances, performances in all kinds of security risks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fire, once the fire happens, it will cause hug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In this paper, the risk of stadium fire is studied, and the common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desig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Gymnasium;Fire risk;Fire fighting common problems;Optimization design
1. 引言
隨著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不斷豐富,體育館的功能逐漸拓展,呈現(xiàn)出復雜性與多樣性,體育館已經從開展單純的體育賽事拓展到開展各類大型演出。體育館在功能的拓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危險發(fā)生的可能性,面積大、人流密集的體育館內部在舉辦大型活動的過程中隨時都存在著火災發(fā)生的風險。由于體育館結構的特殊性,一旦火災發(fā)生,可能會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加強對于體育館內部火災的消防管理尤為重要。隨著現(xiàn)代科技力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體育館的消防設計也在不斷進步之中,針對體育館消防設計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本文將對體育館消防設計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方案。
2. 體育館火災危險性分析
(1)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民娛樂訴求的提升,體育館的功能服務已經超出其原本的為體育賽事服務的范疇而更多地運用于其他方面,如各類型的文藝演出、展會、交流會、展銷會等。為了滿足各類活動對室內裝修的要求,體育館運用易燃材料進行裝修,為火災埋下隱患。除此之外,館內鋪設有大量的電線電纜、燈具、多媒體設備等,這些工具的使用不當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火災。隨著體育館功能逐漸多樣化,在各類大型演出的過程中運用到的煙火效果以及大負荷用電等都可能會造成火災的發(fā)生。
(2)由于體育館功能的拓展,現(xiàn)代體育館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向高層發(fā)展,樓層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火災發(fā)生時的消防難度。體育館本身內部具有頂棚較高、面積跨度大等特點,一旦發(fā)生火災,空氣對流作用強烈,將導致火災迅速蔓延,火勢迅速增大,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體育館面積大,在舉行大型活動時人流量大,人員密集,大部分觀眾不清楚場館內部的疏散路線,且缺乏受到火災知識的教育,對于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差,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引起觀眾的恐慌,導致疏散活動受到阻礙,造成疏散通道的堵塞,甚至引起踩踏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另外,在許多大型活動的準備期間,由于主辦方從業(yè)人員缺乏防火安全意識,導致其為節(jié)省成本使用易燃材料,缺乏對于火災安全的應對措施的規(guī)劃,現(xiàn)場布置中缺乏消防用具的布置,這些因素都增加了火災發(fā)生的概率,造成了在火災發(fā)生時難以應對和解決,最終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3. 體育館消防設計常見問題
(1)當前我國國內的體育館設計普遍存在以下共性問題:首先,由于大型體育館跨度大的特點,為消防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一定要做好消防分區(qū)工作,才能保證消防工作的及時性。但是當前我國對于防火分區(qū)面積的規(guī)定較為模糊,沒有確定的數(shù)據(jù)支撐,這就導致一些體育館防火分區(qū)的面積過大,不利于防火工作的進行。
(2)其次,科學合理的疏散通道是防火安全工作的重點,但由于體育館面積較大,出入口結構較為復雜,疏散通道的建設往往不能滿足消防安全需求。觀眾在緊急疏散時不僅要穿過體育館內的觀眾廳,出觀眾廳后距離到達室外仍然有較長的距離,但體育館在建設時往往忽略了對這一區(qū)域的規(guī)劃,導致觀眾疏散不利,造成人員傷亡。對于一些多層體育館來說,二樓以上的觀眾的疏散較為困難,體育館在建設時沒有高層直接通往室外的疏散通道,對高層的人員疏散極為不利。一些場館對于觀眾的安全疏散時間把控不合理,觀眾看臺安全出口的數(shù)量和距離設計不科學。
(3)一些早期建成、歷史較長的體育館內部防火設施更新不到位,沒有利用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提高防火效率,仍使用較為原始的消防設施,一些場館在閑置期間屬于對館內設施的維修和保養(yǎng),導致防火工作的落后。另外,一些體育館防火設施建設缺乏針對性,沒有很好地做到對火災風險性較高的區(qū)域的針對性管理,沒有做好火災的源頭處切斷、空間上隔離。多數(shù)體育館也往往忽略了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導致疏散過程中視線可見度降低,人員煙霧中毒等情況發(fā)生,影響疏散工作的順利開展。
(4)此外,多數(shù)體育館在建設中使用金屬結構,但金屬結構往往耐火能力差,一旦發(fā)生火災,金屬結構受到高溫急劇變形,加劇了火災造成的危害。endprint
4. 體育館消防優(yōu)化設計對策
4.1優(yōu)化疏散通道,提高疏散效率。
(1)大型體育館在設計的過程中要重點優(yōu)化疏散通道的設計,不僅要做好觀眾廳出入口的設計,還要做好觀眾廳通往室外這一段距離的疏散設計,拓寬通道的寬度,使其至少為觀眾廳出入口寬度的1.5倍。其次,為了給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的疏散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體育館的建設,尤其是觀眾廳與入口大廳之間的建設要使用耐火時間長的材料建筑進行分隔。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發(fā)生火災,有效的防火阻隔能夠防止火情和煙霧對各個疏散通道的相互影響,為人員疏散爭取了時間,提高了疏散效率。另外,為了提高疏散效率,體育館在建設時和大型活動舉辦過程中要保證疏散通道的安全性,不可在疏散通道和出口處堆積易燃物品,疏散通道和出口處的建筑材料以及雕塑、壁畫等裝飾品要采用不易燃的材料制作,這樣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有效保證疏散通道的安全性,保證人員能夠順利疏散,提高疏散效率。
(2)針對體育館面積跨度大的特點,場館設計應當設有多個安全疏散通道,以保證人員的有效疏散。設計師在進行場館設計時應當通過計算火災發(fā)生情況下每個區(qū)域人員疏散的最佳位置來進行疏散通道設計,以保證火災發(fā)生時人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撤離。
4.2加強體育館內部的消防分區(qū)管理。
由于體育館面積跨度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因此一定要做好體育館的消防分區(qū)管理工作。要做好消防分區(qū)管理工作,首先在場館建設時,要對可燃物較多、火災發(fā)生的風險性更大的功能用房施行特殊管理,使用防火分隔措施對這一區(qū)域施行重點保護,增強這一區(qū)域防火用具設施,一旦這些區(qū)域發(fā)生火災,則可以立刻采取措施將火源撲滅,防止了火情的擴大,從源頭上抑制了火情。其次,體育館要施行防火分區(qū)面積的分析測量,對場館內部進行消防分區(qū)管理,保證每個分區(qū)的消防面積都在合理范圍之內,在每個消防分區(qū)內部設立防火安全警報和足夠的防火用具,以便于及時通知觀眾火情的發(fā)生并提供及時的消防措施。在大型活動舉辦的過程中,主辦方一定要加強對每個分區(qū)的巡查與管理,一旦發(fā)現(xiàn)有觀眾持有可能導致火災的物品要予以沒收,發(fā)現(xiàn)觀眾擅自使用打火機、煙花等易燃物品要予以制止和警告。
4.3加強館內消防設施建設。
加強館內消防設施建設是體育館消防工作建設的重點,首先在場館建設時要選用不易燃材料進行建設,其次要加強現(xiàn)代化消防設施建設,更新館內消防設施,如自動煙霧報警器等自動化的火災監(jiān)測系統(tǒng)以及自動噴水滅火器等自動消防系統(tǒng)。自動化的消防設施不僅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還將檢測范圍遍及館內的每一個區(qū)域,實現(xiàn)了全面監(jiān)測,自動化的消防設施也能夠對火災做出及時反應,降低了火災對于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損害,將火災的危害降到最小。加強消防設施建設還包括照明用具的建設,由于大型活動的舉辦多在夜間進行,因此一旦發(fā)生火災,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燈應當自動亮起,為人員疏散進行照明,防止由于視線不清和慌亂造成的踩踏事故,進一步加強了體育館應對火災的能力。
4.4創(chuàng)新體育館結構消防設計。
(1)當體育館內發(fā)生火災時,火勢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在面積較大的館內蔓延,影響人員疏散的大部分原因是火災帶來的煙霧。因此要實現(xiàn)館內消防優(yōu)化設計就要創(chuàng)新場館的結構設計,在場館頂部開設自然排煙口,這樣在火災發(fā)生時,煙霧由于熱浮力的作用上升,再由自然排煙口排出館外,減少了館內煙霧的濃度和含量,增強了館內的可見度,降低了煙霧毒氣對于人體的傷害。其次,由于體育館面積較大,因此在人員疏散過程中不可能做到迅速將館內各個區(qū)域的人員迅速轉移到館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場館設計人員可以選擇火災發(fā)生時能見度最高、煙霧濃度最低、火情影響最小的臨界值區(qū)域作為準安全區(qū),火災發(fā)生時,先將處于危險區(qū)域但是無法迅速撤離到室外的人員轉移至準安全區(qū),為疏散爭取時間,最終再由準安全區(qū)轉移至室外區(qū)域。在進行館內設計時,還可以將防火隔離帶的設計與場館整體設計融合起來,在火災風險較高的區(qū)域周圍設計足夠寬度的防火隔離帶,一旦發(fā)生火災可以有效地起到阻隔的作用,防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
(2)另外,為了解決體育館內部金屬結構耐熱性差的問題,國家要大力支持體育館建筑材料科技創(chuàng)新,加強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斷鉆研,研究出集耐熱性能好、穩(wěn)固性強以及美觀等優(yōu)點于一體的建筑材料,提高體育館整體的耐熱、防火性能,促進防火工作的順利實施。
(3)總之,體育館的消防設計要從源頭上抓起,防患于未然,將火災扼殺在搖籃里,為此在體育館建設的過程中就要加強對于消防性能優(yōu)化設計的把控,加強對于場館消防性能優(yōu)化設計、分析和評估,將場館的消防優(yōu)化設計同場館的造型、理念、經濟相結合,制定出統(tǒng)籌的建造方案。場館在閑置期間也要加強對于場館的巡查和設施的檢修,及時更換損壞的消防設施,保證消防工作的順利進行。
5. 結論
體育館的消防工作是場館管理的一項重點工作。隨著體育館功能的不斷拓展,在各類大型演出中運用到的易燃材料以及多媒體、煙火設備等都存在著火災隱患,再加上體育館面積跨度大、對流強烈等特點造成了火災發(fā)生時應對困難。體育館在建設中存在著疏散通道不合理、消防分區(qū)管理工作不到位、場館內部消防設施的落后和不完善以及場館建筑材料耐熱性差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館的消防設計建設,要拓寬疏散通道、增加疏散通道的數(shù)量、完善疏散通道的耐火性建設、提高疏散效率;加強場館內部的消防分區(qū)管理,使管理更加高效;加強場館內部消防設施的建設,更新消防設備,采用自動化報警和消防系統(tǒng),同時加強煙霧疏散和照明設備的建設;最后要對體育館的結構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設置準安全區(qū),實現(xiàn)對于體育館消防設計的優(yōu)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羅暉.大型體育館消防安全設計方案及應用[J]. 消防科學與技術,2011,30(09):786~790.
[2]李玉臻,劉家豪,李海航,汪箭. 大型體育館消防性能化設計中安全疏散時間的分析和研究[J]. 火災科學,2013,22(03):153~160.
[3]陳庚傳.淺析體育館消防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14):263.
[4]王斌斌.大型體育館建筑消防安全問題[J]. 中國科技信息,2014,(12):184~185.
[5]王立敏 宋萌.淄博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及綜合體育館消防水源設計[J]. 給水排水,2010,46(02):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