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碗凈福至》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今年出版的新作。作者向讀者傳遞了一道樸素的生活理念: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態(tài),從容而優(yōu)雅地走完這一生。這也是書名“碗凈福至”的意義所在。
“碗凈”代表著對于食物的尊重,代表著對于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認同。可惜現(xiàn)在很多孩子缺乏珍惜食物,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之教育。其實,如果對于食物有了足夠的尊重,人生態(tài)度有了正確的認知,那么“福至”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蘊含于生活中的點滴,就如同在日常一餐一飯的不經(jīng)意間,就隱藏著人一生的福報。對食物缺乏敬畏的人,終會得到懲罰?!吨熳蛹矣?xùn)》有云:“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边@不僅是提倡節(jié)儉,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教育世人要學(xué)會感恩。
北宋年間,汴京城外有一富家子弟,仗著家境富裕,生活奢靡。他每頓飯都要吃各種餡料的水餃,但每次只吃里面的餡,將外皮吐出。十幾年后金兵入侵,將汴京城洗劫一空。那個不經(jīng)事的少年已成中年人,此時的他家產(chǎn)散盡,一路跟隨著人群逃亡,無奈路途艱辛,吃完了干糧后,終于餓得倒地不起。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際,一個老和尚將他背到寺里,給他熬了一鍋面糊,這才獲救。他起身拜謝,老和尚卻搖頭道:“無須謝我,你方才所食,本就源自你家,此時不過物歸原主而已?!崩虾蜕兄钢亢蟮囊欢芽诖f,當(dāng)他還是少年時,奢靡之風(fēng)已被眾人熟知,這老和尚每天早上就守在他家門前的河邊,將后廚洗碗倒掉的餃子皮細心收集起來,用清水洗凈后再曬干,日積月累早已堆滿了整個房間,如今身逢亂世,老和尚用它救濟了不少人。他聽完后,頓時羞愧不已。
你對食物的態(tài)度,即是他人對你的態(tài)度。在《碗凈福至》里,蔡先生回憶了父親的早餐,談起了去早市買菜的樂趣,說到了日比谷公園的野餐,煙火氣息很濃,但是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有意義的人生。“熱愛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鳥一樣,他們得到的報酬,是一頓又好吃又豐富的早餐。”
吃好喝好了,那人生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太多遺憾了?!耙^愉快的生活不難,知足長樂?!边@是蔡先生總結(jié)出的人生經(jīng)驗,他也是這么踐行的。
不管多么匆忙,在煙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感。遺憾的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現(xiàn)代人缺乏的,不僅是對食物應(yīng)有的尊重,還有對烹飪食物的耐心。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將外賣作為自己的食物來源,習(xí)慣了在手機里下單的雙手,再也回不到那載滿油鹽醬醋的灶臺……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看,男女在狹小的廚房里互幫互助,為一道美食而精心籌備,那種在鍋碗瓢盆的碰撞中累積出的情趣和風(fēng)韻,正是愛情永葆青春的奧秘。這便是所謂的飲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