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社東,作家,教師,已出版作品有《岳飛》《夢里花紅知多少》《那個叫蘋果的女生》《杭州鄉(xiāng)土語文》等,各類教育教學文章散見于《人民教育》《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刊物。
清早運河廣場有好幾撥打太極的,有一撥屬于小眾,在戲院前,打的是孟姜女哭長城。那個調(diào)我熟,小時候常聽,也會哼:“正月里來是新春,家家戶戶掛紅燈,老爺高堂飲美酒,孟姜女堂前放悲聲;二月里來暖洋洋,雙雙燕子繞畫梁,燕子飛來又飛去,孟姜女過關(guān)淚汪汪……”那些老人只要旋律,他們已經(jīng)不再需要故事。在那里駐足,陶醉在一種特殊的情境里。孟姜女一人獨身北行,尋夫,每到一地,隨著旋律,老人們就打出一個標準款的招式。
打拳需要曲譜,人生也需要曲譜。我們一輩子,其實都是按照某種曲譜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自我實現(xiàn)的,很少。
孟姜女的男人去修長城,發(fā)現(xiàn)丈夫許久未歸,作為妻子的她,死不見尸,就去找。這個曲調(diào)是哭腔,我們中國戲劇許多唱腔都是哭腔,念白也很慘惻,感天動地。人類需要戲劇、裝扮和歌哭。
這一撥動作遲緩的垂暮老人,集體在打孟姜女。他們老了,已經(jīng)不關(guān)心人事,只關(guān)心身體。
孟姜女一介女子,用眼淚,攻破了一個帝國最為堅固的工事。她這水袖一甩一甩,喊叫一聲一聲,飛淚一顆一顆,就把你和血砌起來的長城,瞬間哭倒,然后里面啾的一聲,飛出她丈夫萬喜亮的魂靈,尸骸骨肉也從冰冷的北國長城里崩塌而出。你還我的人啊,你不能把我丈夫的尸骸當建筑材料?。?/p>
人心是世界上最堅固的東西,情感的力量無與倫比,女性柔弱的東西(恨)最有戰(zhàn)斗力,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女性的哭,比什么兵器都硬朗。
今天,曲調(diào)還在,但原版的故事已飛走。我甚至看到小小孩子嘻嘻鬧鬧歡歡喜喜地唱孟姜女。
老人們打太極,也不要故事。太極以柔克剛,運天地之氣來改善個體人生,老人們拿它來養(yǎng)生,不是來尋悲情困擾自己。
我沒想到,哭調(diào)也能拿來打太極。
哀兵必敗,哀兵也必勝。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地方組成過一支真正的哀兵,去戰(zhàn)斗。不過這個想法應該很動漫,孟姜女就是一支著名的哀兵,獨一無二的哀兵,所到必勝的哀兵。如果一個民族或一支部隊集體邊哭邊進兵,那也將是史無前例的進攻。
這些老人們的進攻也是史無前例的,他們的目標是天國,他們緩慢的動作,已經(jīng)無意于人間的一切機巧和規(guī)約,他們需要的就是走往終點的路途更少些痛苦。年輕力盛的我們在制定規(guī)約,他們在取消。我們在竭盡各種智力闡釋各種人間故事,他們現(xiàn)在只要飄在故事上的一點旋律和節(jié)奏就夠了?;蛟S他們的人生也被設計了,但他們已經(jīng)無力計較,他們現(xiàn)在關(guān)心的就是前路。他們不再愿意去尋過去,他們想找到來生。
暴秦把一萬役夫的血肉骨頭砌進去,堅固的萬里長城修筑成功了,但沒用,孟姜女一哭就哭倒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事,再哭就哭出了夫君的尸骨。幾千年來人們都同情孟姜女,而不為秦始皇點贊。是長城堅固,還是人心犀利,一目了然。
中國各地都有孟姜女的十二月歌和放羊調(diào),孟姜女已經(jīng)遍地生根,家喻戶曉。
十二月歌曲調(diào)結(jié)束了,老人們打的孟姜女也就結(jié)束了。
運河廣場拐角,另一個清冷的場所,又有一撥老人,他們打梁山伯與祝英臺。幾個老爺爺老奶奶,手里拿一柄劍,東倒西歪的,動作肯定是不齊的,轉(zhuǎn)身時還會磕絆,但是他們的太極劍需要曲譜,曲譜就是《梁?!?。
我又一次沉浸在《梁?!返那{(diào)里。這個小提琴曲太熟悉了啊。曲譜是一個程式化的東西,規(guī)范了我們這個世界里的許多行為,讓人覺得安全,讓這些老人知道下一步該打什么。
東倒西歪的老人需要曲調(diào),他們很快就要到天國去殺人了,他們不再兇悍,手無縛雞之力,他們打太極劍,根本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延長生命。
梁祝二人的悲劇,就是沒按程式化的人生來走。祝英臺你一個女兒家,偏偏要女扮男裝,來杭州書堂讀書,又和人家一個男孩子家同住,還拜了把兄弟。那么好了,天天廝守一起,某一天大風一刮就會把你的女兒身刮出來了??!后面十八相送,各歸一處,英臺被提親。梁山伯回家,首先就到學弟家去,一聽祝英臺是女孩子家,又已嫁人,他就垮了,一頭撞在她家門上,死了!他悔啊,悔恨自己太笨,這么好的一個學弟怎能錯過,人生能有幾次錯?
廣場上的這些老人,一輩子的生老病禍,遭受了很多,錯過的,愛過的,又有多少?世界總是給我們小小人生許多不確定啊。
祝英臺知道梁山伯在自己家門殉情以后,無比失落,感慨萬千,哭哭啼啼,要求夫家允許她去探視梁山伯墓。沒承想,在墓前突然飛出一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帶著她,變成另一只蝴蝶,雙雙飛去。
那一撥老人也終于打完了梁祝,小收音機在地上,他們慢騰騰地歇步,散去,收劍,各自走到自己的一只小包包前,喝水。
空中沒有蝴蝶,老人們的頭上,也沒有蝴蝶在飛。
孟姜女哭長城是家國的,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是個人情感的。人生一途,最難遇到的是真朋友、真愛和彼此鐘情。人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下的是宇宙流,沒有哪一步能錯得起,一步錯了,全盤皆輸,剩下的就是茍且。
孟姜女曲調(diào)里都是柔弱的怨恨,梁祝曲調(diào)里,都是愛和纏綿,還有一種似真似假似夢似幻的倒錯。
早晨的一座廣場,上演各種故事。在運河邊,傘博物館前,我看到幾個厲害的年輕人打羽毛球,他們技藝高超,恨不得一球讓對方斃命,而老人打羽毛球,唯求你不死我不死,互相退擋,永不下狠手。
老人們在打拳,我在聽他們打拳的音樂,我在思考他們打拳的套路和音樂之間的關(guān)系,我在思考人生,我在想人生里的各種情況,一輩子的全過程,我們的遺憾和得意。為了寫好這篇文章,我研究了孟姜女的故事和梁祝的故事,我把民族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賦予這篇小文。我真的是被感動了,被觸動了,才寫這篇文章的。我看的不是年富力強的人在鍛煉身體,那些都太常態(tài),太常態(tài)的寫下來,意義就不大了。我看的是垂暮老人在鍛煉身體,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