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兆軍
大畫家齊白石有這樣一條座右銘:“人譽(yù)之一笑,人罵之一笑?!比藷o完人,有人稱贊,就免不了有人詆毀,道理也許人人都懂,但一個人若能做到面對他人的贊譽(yù)靜若止水,面對毀謗不動聲色卻不容易。
喜歡聽好話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dāng)某個人取得了一點成就,贊美也就紛紛趕來。這其中,自然不乏一些夸大其詞、添油加醋的。倘若一聽便信以為真,既而自以為是,乃至從自信“進(jìn)化”到自負(fù),這樣很容易迷失自我,也就離落后不遠(yuǎn)了。面對他人的贊譽(yù),既不得意忘形,也不故步自封,淡然處之,灑脫地“一笑了之”,才是智者的修為。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你優(yōu)秀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就是一種傷害。面對無端的誹謗與指責(zé),若怒目相視,氣急敗壞地與之爭辯,其結(jié)果,無疑是將自己搞得身心疲憊。凡事做到不過于鋒芒畢露,努力消除他人心理上的差距和自卑,并且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學(xué)會一笑置之,在寬容他人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了心靈的解脫。
平時我們常講,要“拿得起,放得下”,其實,“放得下”就是“一笑置之”的淡然。心平氣和地對待榮辱,遇喜事不大肆張揚(yáng),遇悲事不盲目急躁,事過心隨空,如此一來,便逃出了自我的約束,走出了自我的封閉,少了名利之心,反而會成就一番大事。
興筑巴拿馬運(yùn)河的高查爾思大佐,就是一個置毀譽(yù)于不顧的成功者。當(dāng)年他計劃修巴拿馬運(yùn)河時,人們對此壯舉褒貶不一、議論紛紛:有人夸獎他勇敢堅毅;有人嘲笑他異想天開。對此,他一概置之不理,只管埋頭苦干。別人問他對這些評論作何感想,他說:“目前還是做我的工作要緊,至于那些批評,日后運(yùn)河自會答復(fù)!”經(jīng)過長期的奮斗和努力,運(yùn)河終于完工了,它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航程縮短了一萬多公里!人們歡呼著,在竣工典禮上,高查爾思大佐不等人們的第二聲歡呼,已經(jīng)悄然離去。因為他要的并不是掌聲和贊美,而是踏踏實實為人們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當(dāng)代女作家冰心,一生淡泊名利,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與人相處,在微笑中勤奮寫作。她時常教導(dǎo)后輩一些處世之道:一笑置之,不是對人對事的冷漠,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對他人的一種理解和寬容,是對自我心靈的一種放松,是解脫羈絆和自嘲的一種聰明。
韓愈說:“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他人的中傷、誹謗,甚至是惡語相向,其實就是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磨練意志的機(jī)會。只有坦然面對,放寬心態(tài),才會有所收獲、有所啟迪,從而令人生受益匪淺。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一個人的事業(yè),總是在流言中傷里成功,而在沉默漠然中消亡?!鄙钫侨绱?,流言詆毀是免不了的,但是,我們卻應(yīng)該以此激勵自己,更加努力。
編輯:修遠(yuǎn)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