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
摘 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高校工作特別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大任務。本文論述了作為高校黨委、行政的機關報——校報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典型報道為抓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立足高校工作實際,從樹立和挖掘典型,創(chuàng)新典型報道兩個方面闡述了校報如何以典型報道為載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報道;高校校報
中圖分類號:G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6-00-02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許多重大部署。高等教育承擔著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更需要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新形勢對高校校報提出了新要求,校報要通過師生愛寫愛看、樂于參與的方式,把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校園每個角落。
一、以正面典型報道為抓手,弘揚主旋律,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當前,價值觀多元化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一部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校園生活?
利用校園主流媒體,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通過樹立典型,宣傳典型,以榜樣的力量感召人、引領人,在師生中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地讓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一些認同,從而達到凝心聚力目的。校報是高校黨委、行政的機關報,是高校校園內占主導地位的媒體[1],引導著學校的宣傳輿論,是高校弘揚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力量。核心價值觀要從理論、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可以感召人、引領人的生動具體形象離不開典型模范地樹立。將二者有機結合,以校報為平臺,以典型報道為抓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二、以校園生活為切入點,善于發(fā)現(xiàn)典型、挖掘典型,用身邊的典型傳遞真、善、美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典型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所產生的同類事物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用典型說話,用能夠代表社會前進力量的人物和事實說話,比講很多空洞的大道理都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2]。筆者認為,高校校報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樹立并挖掘校園典型,傳遞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一)弘揚好人文化,引導全校師生崇德向善
“好人”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中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更是人類傳承中上一代對下一代最樸素的寄語??v觀今天,雖然社會思潮多元化,但好人的身影仍遍布于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他們的榜樣引導讓多行善舉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推動著社會進步。
在高校校園里,這樣的好人比比皆是,其中既有教職工,也有青年學子;既有個人行為,也有團隊行動。筆者所在《四川美術學院報》就立足于校園生活,注重發(fā)現(xiàn)好人好事,用典型引路。通訊《龍江:一句承諾,兩年堅持》,充分挖掘了兩年里主動幫扶腿腳不便的老師每天上下課的大三學生龍江默默付出的故事,譜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師生情;消息《鼓勵藝術青年 扶持創(chuàng)作研究 羅中立“中華藝文獎”100萬獎金捐贈藝術教育基金》報道了原校長羅中立將獲得的100萬獎金捐贈成立藝術教育基金,扶持藝術青年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善舉,傳遞了互幫互助暖人心的正能量;通訊《愛在“紙”間傳遞——川美學子走進重慶慧靈智障人服務中心》則講述了川美學子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發(fā)揮專業(yè)特長,讓愛與溫暖在紙筆彩墨間悄然傳遞,把藝術生活傳遞到每個角落的故事。
校報通過挖掘、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營造出“好人就在身邊”的濃郁氛圍,用生動鮮活的范例感染師生員工,啟發(fā)大家對傳統(tǒng)美德的重新認識,引導全校師生崇德向善。
(二)樹立校園模范,鼓勵全校師生積極向上
社會風尚需要引領,校園文化需要塑造。通過樹立校園模范,用榜樣的力量鼓舞、激勵師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校園文化,讓師生們以輕松愉悅的心境感受、認同、信服核心價值觀的魅力,并逐漸轉化為自覺行為?!端拇佬g學院報》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抓模范人物和集體。緊密圍繞高校的教學、科研、創(chuàng)作、管理等核心工作,選樹取得突出成績或作出特殊貢獻的教職工為典型,比如對“全國美展金獎獲得者” “重慶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兩江學者”等在全國、全市獲得重要獎勵的教職工個人和團隊的報道;結合學校教師技能競賽推出“教學明星”談教學專題;針對優(yōu)秀教師教育工作者進行專題宣傳;開辟“師德風范”欄目推出系列師德突出教師的人物報道。同時在學生群體中樹立學習、品德、創(chuàng)業(yè)、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優(yōu)秀典型進行宣傳報道。讓這些校園精英用他們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業(yè)績和他們身上折射出的進取精神來感染、啟發(fā)學校師生,從而激發(fā)大家昂揚向上、好學上進的激情和精神風貌。
(三)挖掘身邊“小典型”,彰顯大境界
人人皆知的楷模值得宣揚,但我們身邊更多的是一些愛崗敬業(yè)、辛勤耕耘、自強不息的“小典型”,他們中有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自己的言行詮釋著責任和忠誠的教職工;有不怕挫折、自強自立的青年學子;有腳踏實地、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者……
重視和挖掘這些小典型的閃光點、總結歸納先進典型的經(jīng)驗做法,彰顯大境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中發(fā)揮“大作用”。
為了集中報道這些典型,《四川美術學院報》開辟了《師說》欄目,聚焦教學一線的教授,講述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故事,用他們平凡而真實的經(jīng)歷給年輕一代的教師和學子詮釋了什么叫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專研精神,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獻精神?!吨袊鴫簟ご佬小窓谀棵嫦虺瘹馀畈掠谧穳舻那嗄陮W子。此外,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全額獎學金獲得者”學霸群體,發(fā)揮藝術特長、將愛傳遞到鄉(xiāng)村、社區(qū)的愛心支教團隊和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隊。這些年輕、鮮活的個體,在美好的年華,用青春的激情書寫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傳遞著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踏實奮進的力量。
《四川美術學院報》還結合學校的重點工作、特色活動以及在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德育教育等方面的經(jīng)驗展開典型報道,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三、不斷創(chuàng)新,立足校報典型報道,譜寫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篇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的培育和踐行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高校校報肩負宣傳和引導重任,需要立足典型報道,不斷創(chuàng)新,在“寬、實、新、活”上下功夫,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的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寬”指拓寬發(fā)現(xiàn)典型的渠道。校報應根據(jù)學生成長規(guī)律和價值觀塑造需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多種新興媒介,拓寬發(fā)現(xiàn)典型的渠道,提高新聞敏銳性,真正發(fā)掘出師生認同的、體現(xiàn)師生多元價值選擇的實實在在的身邊典型。
“實”指典型應真實而質樸。典型不是游離于生活之外不可觸摸和感知的對象,應是我們身邊的一員、被師生接納和認同的典型。典型報道中對象要真實,要掌握第一手材料,著力于細節(jié),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讓典型“接地氣”,真正讓讀者覺得可親、可信和可學。
“新”指創(chuàng)新典型宣傳的觀念、方法。首先是觀念更新,不是被動等待典型,而是緊扣時代脈搏,結合學校工作實際思考、策劃;其次要以敏銳的觸角,及時發(fā)現(xiàn)學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中的新氣象、新成就、新經(jīng)驗,不斷豐富充實典型類型;第三要不斷創(chuàng)新典型報道方法,把握受眾的心理需求,探索和校園網(wǎng)絡、廣播、微信等媒介融合、聯(lián)動途徑,以提高典型宣傳效果。
“活”指典型的鮮活、生動。選用師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的語言,抓住細節(jié)描寫,對文章結構進行巧妙構思,通過多角度展現(xiàn)典型: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有典范的閃光點也有小人物的特性,塑造出有血有肉、立體真實的典型,讓師生達到情感共鳴,促使自己將美好品德、高尚情操內化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呈現(xiàn)。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指南。《四川美術學院報》通過典型報道,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導全體師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支配自身行動的自覺意識,外化為行為規(guī)范,促進學校全程全方位育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學校走向現(xiàn)實化。
參考文獻:
[1]房新俠.網(wǎng)絡新聞沖擊下高校校報創(chuàng)新轉型發(fā)展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22).
[2]楊永軍.新時期高校校報建設與管理及辦報質量創(chuàng)新全書[M].河北音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