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理贏
摘 要:在建筑技術成熟發(fā)展工程中,開始出現BIM技術,該項技術屬于新型工程建設方法。在給排水工程中應用BIM技術,可以實現可視化設計、參數模擬與管道優(yōu)化等,全面提升給排水工程的管理效果。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給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希望能夠全面提升給排水工程的管理效率與效益。
關鍵詞:給排水工程;施工管理;BIM技術
在現代技術支持下,建筑行業(yè)也衍生出較多新型技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BIM技術。BIM技術可以實現工程建模、優(yōu)化設計排水管道數據,同時可以支持可視化設計與協同設計。在建筑工程中應用BIM技術,有助于提升建筑排水質量,進一步維護建筑工程質量。然而在應用BIM技術時,極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影響技術應用效果。因此必須針對BIM技術應用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全面發(fā)揮出BIM技術的優(yōu)勢作用。
1、BIM技術概念
BIM技術屬于工程建設所應用的基本元件和工具,借助數據與理化特性,可以結合資源和元素,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屬于管理方式,能夠為工程人員提供數據資料。BIM技術所包含的信息數據庫不局限于建筑信息或者物理信息,而是在信息之間建立關系模型。在建筑施工期間,可以將數據信息存儲到信息模型內,且模型內數據具備關聯性,可以實現實時交流與共享。在BIM模型中會涉及到多個工作流程,因此可以加強不同施工工序的關聯性,形成完整的數據系統(tǒng),提升不同施工部門的協同,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開展。同時可以縮短施工工期,減少施工成本,實現建筑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總體上看,BIM技術與設計與管理創(chuàng)新,與二維思維、三維數字技術相比較,存在較高的應用優(yōu)勢。通過分析BIM模型的運行模式可知,傳統(tǒng)給排水工程設計多采用CAD軟件,由于該軟件屬于二維思維模式,主要是分解施工項目。然而BIM軟件系統(tǒng)結合三維思維設計方式,能夠同時制定和設計給排水工程方案、設計計劃、施工圖紙設計等。BIM模型的經濟效益不高,然而通過長期實踐與推廣,能夠全面發(fā)揮出BIM技術的集群效益和規(guī)模效益。隨著項目建設時間的延長,施工難度會不斷增加,因此在后續(xù)施工中,可以全面展現出BIM技術的潛在效益。
2、BIM技術在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BIM技術是在傳統(tǒng)CDA技術基礎上發(fā)展的新型技術,屬于多維信息集成應用技術,多應用到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維護中。采用信息模型方式,對項目信息進行優(yōu)化整合,同時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實現傳遞與共享,確保工程人員能夠正確分析和應對建筑問題。從項目前期可行性論證到后期報廢拆除的全過程,均可以在BIM模型內操作信息,與可以按照工程信息操作模型,并且平臺的協同運行,能夠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造價、縮短工程建設工期。此次研究主要是從項目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角度,分析BIM技術在建筑項目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2.1設計管理應用
給排水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位置特點比較特殊,因此工程設計難度比較大,通過傳統(tǒng)設計圖紙與方法,不能全面顯示出管道管線的層次感。應用BIM技術可視化特點,可以處理管線疊加、錯綜復雜等問題。在BIM模型中,可以找尋到碰撞點,并且制定詳細的碰撞報告,在報告內詳細標注碰撞位置和管線規(guī)格。工程人員可以通過碰撞結果優(yōu)化管線,模擬建筑施工方案,以此明確管線的走向、位置和標高。通過BIM模型,還可以統(tǒng)一加工和安裝工程材料。在優(yōu)化設計期間,注重分析供水方式。通過市政管網壓力優(yōu)化調整水泵運行參數,以此減少能源消耗。在BIM模式下,可以全面體現出各類專業(yè)的異同點,以此確保專業(yè)信息傳遞過程的全面性與準確性,使專業(yè)設計人員準確把握設計需求,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BIM模型中,包含大量信息資源,可以隨時提供準確的材料清單與報表,便于將新型給水系統(tǒng)設備及管材引入到設計中,準確計算成本造價。通過比較不同設備和管材的方案,能夠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全面提升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2.2施工建設管理應用
在施工建設之前,BIM模型可以顯示出復雜建筑物和管線情況,為施工人員提供指導和建議,防止在后期施工中出現建筑物和管線破壞問題,全面提升施工建設效率,減少工程投資。由于排水工程的建設工藝比較復雜,特別是與其他管線交匯區(qū)域,因此必須關注到排水管道問題。BIM技術可以建立安裝模型,演示管道的安裝工藝,有效指導管道安裝操作,確保整個工程建設的順利性。在施工建設期間,應用時間維度參數能夠對施工建設進度進行約束,確保安裝模型與實際施工需求一致。將BIM技術應用到施工建設中,能夠確保管道建設質量,全面降低管道漏損率,提升用水安全性,以此緩解水資源緊張問題,降低管道系統(tǒng)的運行維護費用。
2.3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施工人員、設備材料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提升施工質量與安全,必須合理應用BIM技術。管理人員可以在移動終端上應用BIM技術,及時了解和掌握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例如在開展給排水管道施工時,可以采用移動終端瀏覽BIM模型,通過錄入有效信息及時查詢技術標準和施工方案。通過分布式云平臺技術,可以完善BIM模型中的不足,并且及時為用戶模型提供狀態(tài)更新與修改功能,以此加強工程管理效果。BIM技術還能夠實現參數化建模,該方式主要是利用參數的特定數值創(chuàng)建工程模型,并且重新定義各參數之間的相互構建。
2.4施工進度管理
按照傳統(tǒng)模式管理施工進度時,主要采用進度圖表制作等方式。由于此種管理方式無法直觀顯示出進程發(fā)展狀態(tài),存在工序割裂問題,極易導致管理人員無法全面掌握施工進度。在管理施工進度時,可以應用BIM技術當中的5D技術,按照不同區(qū)域劃分施工流水,這樣就能夠編制網絡計劃,并且將構件模型有效連接于網絡計劃,將時間維度添加到模型當中,強化可觀性。其次,BIM技術還可以獲取建筑工程量和資金使用情況,準確計算工程量,同時確保工程資金使用的合理性。
2.5運行維護管理應用
在運行維護過程中,應當密切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在日常運行管理期間,管理機構必須定期檢查和檢修給排水管網系統(tǒng),然而此種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較多問題,無法提前預警給排水管道設備的故障問題。通過應用BIM技術,可以結合紅外感應裝置,及時定位和預警存在異常問題的管道和管線,便于檢修人員檢查和維護。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給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BIM技術的重要性顯著,能夠借助技術可視化特點,維護給排水施工方案的科學性,確保施工人員更加熟悉和掌握施工需求。在施工建設期間,通過BIM技術的模擬性和協調性特點,精準掌握不同復雜區(qū)域的實際情況,同時提供決策支持,以此保證給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效率與質量。在后期運行維護中,BIM技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確保不同部門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全面提升給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辛洪芹.BIM技術在綠色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0,25(05):46+49.
[2]朱培華,傅睿.BIM技術在給排水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以河北保定白石山地質博物館為案例[J].江西建材,2020,10(04):75-76.
[3]孫亞寧.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中節(jié)能給排水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20,11(08):118-119.
[4]董曉梅.BIM技術在建筑給排水設計應用中的優(yōu)劣性探討[J].居舍,2019,12(25):13.
[5]鄒曉霞.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工作要點探討[J].河南建材,2019,10(0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