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斌松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湖北 武漢)
急性腰扭傷(acute lumbar sprain,ALS)是腰部因突然受到過度牽拉所引起的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損傷,俗稱“閃腰”[1]。ALS在日常生活中較常見,急性發(fā)病時對患者工作學習造成非常大的困擾。若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則存在轉(zhuǎn)化成慢性腰痛的可能[2]。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我院針灸科采用針刺聯(lián)合自制截血膏治療ALS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1 診斷標準
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ALS的診斷標準:①腰部扭傷史;②腰部劇烈疼痛、活動受限;③腰部肌肉痙攣可觸及條索狀硬塊,局部壓痛點明顯;④影像學排除腰椎骨折、脫位及椎間盤突出等病變。
1.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病程在3天之內(nèi);③治療期間僅接受針刺、扶他林外擦或截血膏外敷治療;④不區(qū)分左、右側(cè)或雙側(cè)患病。
1.1.3 排除標準
①療程未滿或超過5d;②期間曾終斷治療,總治療天數(shù)超過7d;③治療前后未能采集患者VAS評分、腰椎活動度等信息;④治療期間還接受過推拿、火罐、中藥內(nèi)服等其他治療方案。
檢索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我院針灸科門診及住院部病例系統(tǒng),根據(jù)篩選標準,最終納入患者86例。根據(jù)治療期間是否使用截血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 察 組 男 性32例,女 性11例,年 齡(33.98±5.68)歲,病 程(1.81±0.79)d;對 照 組 男 性34例,女 性9例,年齡(35.54±6.42)歲,病程(1.73±0.85)d。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針刺治療。取穴:雙側(cè)腰夾脊,患側(cè)大腸俞、秩邊、承扶、阿是穴等[4]。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直刺進針,進針深度1.5-2寸。行提插捻轉(zhuǎn)手法,以患者出現(xiàn)酸麻脹痛感為宜,留針30min,每日1次。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取適量扶他林涂抹于患處,每日3次。觀察組則外敷我院自制截血膏。藥物組成:天花粉、姜黃、赤芍、白芷各30g研成粉末。凡士林和粉末按2:1比例混合,加醋250g調(diào)和而成[5]。外敷方法:將截血膏均勻涂抹于略大于患處的醫(yī)用紗布上,厚度約為1-2mm為宜,將其平鋪于患處約40min,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5d。
1.4.1 視覺模擬評分
將10cm的橫線平均分為10 個刻度,兩端分別為“0”和“10”,分別表示無痛和劇痛。讓患者以相應的刻度表示痛疼程度,得分越高代表痛疼程度越強[6]。
1.4.2 腰部活動度
采用Schober試驗 (ST):在兩髂后上棘連線與后正中線交點及向上10 cm處各做一標記。囑患者在保持雙膝直立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前屈,測量兩點間距離。正常情況下兩點間距離增加應大于5cm[7]。
運用SPSS 23.0進行統(tǒng)計。所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均為計量型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算前均應進行方差齊性檢驗,P>0.05為等方差。計算最終結(jié)果時,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方差齊性檢驗:治療前(F=0.12,P=0.72),治療后(F=0.43,P=0.51),均為等方差。治療前兩組VSA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09,P=0.93)。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t=-2.66,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
?
方差齊性檢驗:治療前(F=0.08,P=0.78),治療后(F=1.15,P=0.29),均為等方差。治療前兩組ST值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19,P=0.85)。治療后兩組ST值均增加,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t=3.06,P=0.00)。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ST(cm)比較(±s)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ST(cm)比較(±s)
?
急性腰扭傷在中醫(yī)上屬“傷筋”范疇。常因用力不當致經(jīng)絡受損,不能轉(zhuǎn)側(cè);血脈不通,令人卒痛[8]。目前臨床上治療ALS的方法種類繁多,主要包括針刺、電針、推拿、火罐、中藥內(nèi)服、膏藥外敷、口服止痛藥、運動療法等[9],且療效不一。因此尋找出一種既可以安全簡便、快速地緩解患者癥狀,又能為患者最大程度上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的方法,是當前臨床工作者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針刺選穴上,我們力爭做到“少而精”。腰夾脊穴為治療腰痛的要穴,解剖結(jié)構(gòu)對應脊神經(jīng)根出腰椎間孔位置。“病膀胱經(jīng)者,是動則脊痛,腰似折,是主筋所病者”,故選取膀胱經(jīng)上的大腸俞、秩邊、承扶。阿是穴即壓痛點乃是疾病在人體表的反應點,針刺阿是穴能夠直達病所,緩解疼痛。因此我們只選取上述穴位,一方面可以減輕治療時患者的不適感和心理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醫(yī)生工作負擔。
我院自制截血膏的前身是《仙傳外科集驗方》中的“洪寶丹”[10],經(jīng)我院專家數(shù)十年的臨床應用經(jīng)驗加減化裁而得,療效確實可靠。方中天花粉乃瓜蔞之根,其系發(fā)達,大者如人,善通津液,故能消腫排膿。赤芍善能通順血脈,消癰腫,其中的赤芍總苷能夠改善局部循環(huán)[11]?,F(xiàn)代藥理學也證明姜黃中的姜黃素和白芷中的歐前胡素都可干預NF-κB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因子[12,13]。因此在治療類似閉合性軟組織損傷中效果顯著[14]。
綜上所述針刺聯(lián)合截血膏外敷治療ALS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療效。但本項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且未遵循隨機盲法原則,存在偏倚可能。故結(jié)論仍需后期開展隨機對照試驗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