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徐聞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徐聞)
重型顱腦損傷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頭痛、肢體癱瘓、癲癇,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干損傷、顱底骨折等。對顱腦損傷應做到及時治療,避免對患者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我院本次嘗試為重型顱腦損傷使用液體療法治療,探索其應用價值與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8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將其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獲得明確診斷。將患者隨機分組,兩組均為41例,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齡為24-72歲,平均(53.25±2.16)歲。對照組患者男18例,女23例,年齡為25-75歲,平均(52.30±3.25)歲;觀察組車禍傷10例,跌倒傷7例,打擊傷害11例,腦內血腫5例,腦挫裂傷3例,腦疝1例,彌漫性周所損傷4例。對照組車禍傷12例,跌倒傷5例,打擊傷害13例,腦內血腫3例,腦挫裂傷2例,腦疝1例,彌漫性周所損傷5例。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經(jīng)過診斷符合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已經(jīng)簽署同意書,接受本方法進行全面治療。排除標準:精神殘疾患者例如精神障礙、肢體殘疾患者、智力障礙;在參與其他研究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止血、抗感染治療,并且對患者實施脫水治療,主要是速尿20mgQ6h+20%125mL甘露醇,之后添加其他液體,約為2000mL左右。
觀察組實施液體療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可提醒患者使用125mL20%的甘露醇+250mL乳酸林格氏液,之后該應添加2000mL其他液體.
(1)評估兩組患者的GCS評分。
(2)兩組患者的腦灌注壓情況。
經(jīng)過分析,觀察組的GCS評分,在治療前(5.39±1.29)分,治療后評分(6.58±1.65)分,對照組治療前(5.49±1.28)分,治療后的評分(5.49±1.28)分,觀察組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治療前GCS評分差異為(0.10±0.01)分,治療后GCS評分的差異為(1.09±0.37)分。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GCS評分(分)
經(jīng)過分析,觀察組在管治療前灌注壓為(59.12±4.98)mmHg,治療后灌注壓(71.54±3.87)mmHg;對照組治療前灌注壓為(59.98±2.68)mmHg,治療后灌注壓(65.21±2.59)mmHg。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差異為(2.30±0.86)mmHg,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差異為(6.33±1.28)mmHg。觀察組的腦灌注壓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即觀察組的灌注壓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腦灌注壓情況(mmHg)
顱腦損傷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由于工程事故、交通事故、火器傷害、暴力打擊傷害。顱腦損傷可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顱腦損傷[3]。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標準為重型、深昏迷,一般昏迷時間在10h之上[3]。加強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治療,可促進患者身體快速恢復。而使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多數(shù)研究表明,其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應不斷追尋新型治療方式[4]。本研究可采用液體療法治療對于重型顱腦損傷實施全面治療[5]。液體療法治療可適當降低水腫出現(xiàn)概率,也可適當減少由于缺氧或是缺血造成的各種并發(fā)癥,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治療效果顯著[6]。
甘露醇屬于應用比較普遍的利尿劑之一,對于降低顱內壓力、眼睛內部壓力有較大作用。甘露醇可以被人們體內的胃腸吸收,卻很少會出現(xiàn)蓄積現(xiàn)象,經(jīng)過吸收之后,甘露醇去向不一,部分可能尿液會排掉,另一部分需要在人體內部代謝。甘露醇在溶解過程中會吸收熱量,加上本身的甜味,會使人體口腔有別樣的舒適體驗,因此,很多人員利用甘露醇作為醒酒藥物以及口中清涼劑的制造原料,顆粒性甘露醇主要是用于壓片的賦形劑。甘露醇在食品方面也有很多應用,由于在糖及糖醇中吸水性相對比較小,加上本身的甜味,因此具有防粘效力,例如在食用了口香糖、麥芽糖后就可使用。
甘露醇與氫溴酸氨發(fā)生反應之后就可以獲得二溴甘露糖醇,甘露醇本身流動性較好,與不容易流動的物體混合,就可以將其流動性提升,但是甘露醇添加量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是其他物質濃度的四分之一。而乳酸林格氏液屬于等張靜脈注射液,哈特曼氏液成分與乳酸林格氏液成分比較類似,內部不含有乳酸就是所謂的林格氏液,本溶液來源于英國生理學家的發(fā)明。乳酸林格氏液中含有的成分比較多,總結下來有乳酸鈉、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乳酸林格氏液可以被用于治療外傷、燒傷導致的出血等,對腎衰竭患者可有較大作用,可以使得患者在短時間內造尿。將甘露醇與乳酸林格氏液、其他液體結合,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患者本人病情得到緩解,從以下分析就可以了解。甘露醇與乳酸林格氏液、其他液體結合組成的液體療法,在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改變前提下,將血漿滲透壓提升,尤其是增加膠體滲透壓,阻止水分可直接向人體血管內轉移,緩解血管源性水腫[7]。液體療法可保障血壓稀釋,為微循環(huán)改變提供便利,避免患者出現(xiàn)細胞中毒性腦水腫[8]。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在治療前的灌注壓為(59.12±4.98)mmHg,治療后灌注壓(71.54±3.87)mmHg;對照組治療前灌注壓為(59.98±2.68)mmHg,治療后灌注壓(65.21±2.59)mmHg[9],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灌注壓存在較為明顯差異。在治療后,觀察組灌注壓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見患者實施液體療法,可對灌注壓必要調整,間距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10]。研究也可知,觀察組的GCS評分在治療前(5.39±1.29)分,治療后評分(6.58±1.65)分,對照組GCS評分治療前(5.49±1.28)分,治療后的評分(5.49±1.28)分,觀察組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11],觀察組與對照組的GCS評分產(chǎn)生較為明顯差異,可見使用液體療法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促進其治療效果的增強[12]。
綜上所述,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液體療法治療,可調節(jié)灌注壓,將疾病實施科學控制,值得推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