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梅,江淑花
(梅州市五華縣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梅州)
在臨床妊娠并發(fā)癥中最多見的是自然流產(chǎn),而引起患者出現(xiàn)此癥狀的相關因素多且復雜,分別為:免疫因素、內分泌失調、感染、遺傳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等等[1]。當產(chǎn)婦的妊娠時間<28周,且胎兒體重<1000g,終止妊娠視為流產(chǎn),而出現(xiàn)在妊娠12周以前是早期流產(chǎn)[2]。其中一部分先兆流產(chǎn)孕婦經(jīng)過相關治療可繼續(xù)妊娠[3]。本次研究隨機挑選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到院治療的先兆流產(chǎn)患者300例,探究通過實施β-HCG+血清孕酮預測檢測對其妊娠結局影響,現(xiàn)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隨機挑選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到院治療的先兆流產(chǎn)患者300例作為研究組,年齡階段在(22~38)歲之間,平均年齡(29.40±2.19)歲之間,孕周最短6周,最長10周,平均孕周(8.33±3.21)周。按照最終妊娠結局分為安胎失敗組與繼續(xù)妊娠組,其中安胎失敗者35例,繼續(xù)妊娠者265例。再挑選同期300例正常孕婦作為參照組,年齡階段在(23~39)歲之間,平均年齡(28.47±4.38)歲之間,孕周最短6周,最長10周,平均孕周(8.31±3.25)周。比對以上所有患者各項基線資料,(P>0.05)。
1.2.1 檢測方式
參照組孕婦獲取針對性的孕周標本,隨后對該組人員的孕酮水平以及β-HCG水平進行檢測;
研究組孕婦實施保胎相關治療不同時間段,分別包括:治療前、治療后3d、治療后7d,叮囑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狀態(tài),隨后抽取靜脈血3mL,實施血清分離以及離心處理,利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系統(tǒng)以及相關的其配套試劑,按照放射學免疫分析法檢測實進行孕酮水平以及β-HCG水平檢測,先兆流產(chǎn)是否治療成功臨床標準界限為孕酮水平在12.2ng/mL以及β-HCG水平>5000IU/mL。
1.2.2 治療方式
針對β-HCG水平在5000IU/mL以及血清孕酮水平>25.00ng/mL患者,均不給予藥物治療,只是言語上對患者進行叮囑,告知保持充足的休息便可保胎;而針對β-HCG水平在5000IU/mL以及血清孕酮水平15.94~25.00ng/mL患者,醫(yī)務人員需要告知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并每天注射20mg黃體酮(規(guī)格:1mL:20mg×10支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0828生產(chǎn)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間隔天實施肌注2000UHCG/d;針對β-HCG水平<1000IU/mL以及血清孕酮水平<15.94ng/mL患者,醫(yī)務人員需要告知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同時給予肌注HCG保胎治療以及黃體酮,達到保胎效果。
分別將2組孕酮(p)水平以及β-HCG水平進行對比;比較研究組療前、治療后3d、治療后7d孕酮水平以及β-HCG水平。
應用SPSS.24軟件進行計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所示,治療前參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孕酮水平和β-HCG水平相比較,參照組孕酮水平與β-HCG水平差異無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2組治療前P水平和β-HCG水平變化情況(n, ±s)
表1 對比2組治療前P水平和β-HCG水平變化情況(n, ±s)
?
表2所示,經(jīng)治療后3d研究組P水平和β-HCG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與安胎失敗組P水平和β-HCG水平相比,繼續(xù)妊娠顯著偏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中妊娠為一種極其復雜的過程,當孕婦處于正常的妊娠狀態(tài)時,其胚泡著床的時候,其受精卵的滋養(yǎng)層便會產(chǎn)生并且漸漸開始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出[4]。初期早期階段的孕期其中最敏感且特異的妊娠激素便是血清β-HCG,每一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相對偏大。其中β-HCG的具體作用價值為將早期妊娠孕婦內的黃體生長情況加以維持,使得孕婦自身以內能夠形成更多的孕激素以及雌激素,從而起到確保妊娠效果的目的[5-6]。但是,當孕婦處于不良妊娠狀態(tài)的時候,其β-HCG會呈連續(xù)性的改變,并且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當孕婦處于早期妊娠階段時,自身的β-HCG可促使孕酮分泌,可對孕婦血液內單股陳以及體內孕烯醇酮邊轉呈孕酮,針對初期早期妊娠的孕婦來講是十分重要的[7-8]。
表2 對比研究組治療后P水平和β-HCG水平變化情況(n, ±s)
表2 對比研究組治療后P水平和β-HCG水平變化情況(n, ±s)
?
常規(guī)狀態(tài)下,孕酮在孕婦孕周5至10 周左右時間段來講,是較為穩(wěn)定的,和年齡無關[9]。有相關研究人員指出,β-HCG屬于實驗室檢查方法,能夠將了滋養(yǎng)層細胞絨毛的功能狀況反應出來,并且胎盤的發(fā)育以及黃體功能會受到β-HCG水平直接影響,因此可作為預測先兆流產(chǎn)其中一項重要指標[10-11]。孕酮會隨著孕期增長以穩(wěn)定增長趨勢變化,主要存在價值是讓增生期的子宮內膜發(fā)展為分泌期內膜,以前做好受精卵著床準備[12]。并且,還能對子宮的收縮起到抑制作用,讓胎兒能夠健康發(fā)育。當妊娠產(chǎn)婦妊娠黃體分泌孕酮處于下降,會引起先兆流產(chǎn)。本研究結果指出,經(jīng)治療前2組P水平和β-HCG水平,參照組P水平和β-HCG水平與研究組對比,顯著偏高,(P<0.05);經(jīng)治療后3d研究組P水平和β-HCG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與安胎失敗組P水平和β-HCG水平相比,繼續(xù)妊娠顯著偏高,(P<0.05)。
總之,經(jīng)β-HCG+P檢測可預測先兆流產(chǎn)結局,而給予患者有效的保胎治療中實施β-HCG+P檢測可對患者預后進行判斷,為后期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