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泰貴
摘要:《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的教學效率會直接影響學生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法,緊扣教學內容,將書本知識“任務化”,讓中職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解決問題,獲得知識,能夠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 ?中職? ?《電動機結構與維修》? ?實訓課教學
一、中職《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教學的現(xiàn)狀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在講授《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時,教師往往會面臨以下幾種困境:第一,學生剛開始學習時非常認真,上課專注且投入,但書本知識理論性強,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學習很枯燥;第二,隨著課程難度增加,學生因為基礎不扎實而難以消化;第三,部分學生誤認為聽課不能收獲真正的技能,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當前中職《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方式不靈活
受學校軟件和硬件條件的限制,教師過度依賴講授的方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部分教師會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演示法、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但是因為學生缺少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具體實踐中顯得十分被動,維修不同的電動機故障時困難重重。
2.教材內容過于理論化
中職學生更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一門賴以生存的技術,而這種需求與教材內容產(chǎn)生了矛盾?!峨妱訖C結構和維修》實訓課配套教材兼顧了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這導致理論指導比較多,這些理論知識雖然能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有些學生不清楚理論知識的應用價值。為了使中職學生對《電動機結構和維修》實訓課的興趣更濃厚,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中職教師有必要開展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實踐。
二、中職《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
1.了解學生需求
教師細致地了解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需求等,可以明確他們對哪些事情更感興趣,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為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目的是直接與市場實際需求接軌,他們正式參加工作后大多在生產(chǎn)一線,所以學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夠學到解決生活中實際難題的知識。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教師不能過分注重深究某個理論,而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
2.制訂學習任務
《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是一門系統(tǒng)的課程,有學期目標,也有單元目標,在實訓課中的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不能脫離課本或者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在深入研讀教材之后,將具體的知識隱藏在每一次設計的任務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慢慢地增長知識。如在教學《直流電動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并對比并勵、永磁、串勵、復勵等四種直流電動機,通過觀察和對比,學生能夠找出它們的特點,進一步認識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3.指導監(jiān)督過程
在指導監(jiān)督過程中,學生根據(jù)任務需求搜索相關資料和工具,進行電動機結構的探究或實際維修。學生安裝相應器材后,插上電源,開始調試,發(fā)現(xiàn)故障,完成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有關電工的工具和儀表、電動機類型、工作原理和運行特性。在這期間,教師除了提供必要的幫助之外,也可以適當?shù)靥釂?、引導,補充相關知識,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知識。
4.評價任務實效
評價任務驅動法十分重要,由于學生不能直接獲得分數(shù)、等級等直觀評價,無法明確自己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具體實施時,教師除了可以讓組員之間互相評價之外,還可以展示每組的實施成果,分析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既是對學生薄弱知識點的補充,又是對單元知識的總結。
三、結語
總之,任務驅動法在中職《電動機結構與維修》實訓課中的應用,因為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了本門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為了使任務驅動法助力中職學生發(fā)展成為高精尖的一線技工人才,教師要不斷探究、實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zhí)旖?電氣控制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7(1).
[2]陳秀莉,房雁平,溫淑玲.任務驅動法在高職電氣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
[3]覃興成.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電力拖動技能》一體化教學[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
(作者單位:廣西荔浦市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