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麗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已逐漸成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教學任務和最終教學目的。為保證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擁有一定的文學知識,教師要針對提升核心素養(yǎng)這一目標進行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案,以初中的名著教學為切入點,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探究
伴隨教育改革的深化,當今的語文教學要求老師注重學生的整體能力,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在語文學習中汲取的相關知識來表達自己,是體現(xiàn)學生思維方式、語言能力、觀點的重要依據(jù)。名著的閱讀則尤為重要,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名著閱讀,為學生的名著閱讀提供一定指導。
1.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內涵
我國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yǎng)一詞得到了明確的解釋——學生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一種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此可見,在深化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yǎng)是在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只有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才更可能快速適應多元化的社會發(fā)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將其作為根本目標和首要任務,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認知并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毋庸置疑,教師在啟蒙學生這一過程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學生認知社會、認知世界起到了領路人的重要作用,就初中語文而言,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對于語言的建立和運用這一理念來說,初中語文的教學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灌輸知識,提高試卷成績,這一理念旨在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母語的感知力,在對外交流時能夠無壓力地構建語言、靈活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次,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辨能力,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對外界事物做出判斷,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也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綜合學習。最后,對于學生整體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和糾正,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鑒賞,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認同,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對策
2.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廣為人們熟知,也就是說,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只有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才會努力查找資料,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汲取知識,而老師要做的,正是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名著閱讀方面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探索研究。而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就有多種多樣的方法,例如逐漸深入千家萬戶的多媒體,在教學中也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來講解名著知識。例如教師在對《紅樓夢》的內容進行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的形式,播出圖片,讓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等人物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直觀的理解人物特點。還可以在課堂中設置一些根據(jù)特點猜人物的環(huán)節(jié),在對人物的主要事件和特點分析過后,讓學生搶答,鞏固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加深記憶。其次,由于學生對一些名著的重點故事情節(jié)存在疑惑,教師還可以設置劇情扮演的環(huán)節(jié),提前將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自行查找資料,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扮演。讓學生有組織地進行劇情扮演,可以使其從更深層的角度理解人物和劇情,學生和被扮演的人物之間達到一種共鳴。此外,學生還可以憑借次機會設身處地地理解名著作者寫書的情感,更好地理解出文章內容。例如在《紅樓夢》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情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各自利用道具等扮演劉姥姥、林黛玉、王熙鳳等角色。通過劇情的表演,讓學生更有代入感,全方位地理解林黛玉、賈寶玉等人物特質,更直觀地理解曹雪芹這本書所折現(xiàn)出的歷史背景和時代背景。在劇情表演之后,師生還可以共同探討研究人物的自身特點和一些情節(jié),鼓勵學生做一些總結性陳述。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并設置獎項,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2.2營造良好的名著閱讀氛圍
在指導學生進行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學習過程中,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尤其重要,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文學的熏陶,提升自身文學素養(yǎng)??梢栽诮淌业墓潭ㄎ恢脭[放一些必讀經(jīng)典名著,可供學生課后閱讀并探討,讓學生通過良好的閱讀氛圍進一步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理解人物關系與主要劇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室可以布置一些有關講解名著具體情節(jié)的任務,讓學生自行回去準備,之后在課堂上將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或是能夠深刻理解地情節(jié)拿出來演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可以建立起地閱讀知識、搜索資料的習慣。同時,在主動演講的過程當中,也提高了學生自身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為往后閱讀其他名著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引導學生交流閱讀心得
在語文的名著閱讀中,知識點的理解和觀點的碰撞尤為重要,老師則需要擔任一個引領者的角色,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逐步地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閑暇時間,如自習課,針對一本名著做解讀,時間不用過長,20分鐘足矣,先讓學生整理自己在閱讀名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一定人數(shù)為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小組摘出2-3條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選一個代表進行發(fā)言,將大家閱讀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展示出來,之后便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暢所欲言,針對這一些問題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一些好的建議,鼓勵學生之間的觀點碰撞。最后再由教師針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給出學生閱讀建議。
結語
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對于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重中之中,也是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重點要求和必然的趨勢。其中,有關名著的閱讀在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老師在教學中更要循循善誘,鼓勵學生主動閱讀相關名著,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化彥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上),2020,8(1):79-80.
[2]吳冬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0,55(10):65-66.
[3]錢夢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探究[J].科學咨詢,2020,66(6):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