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真正的個性,指的是自己用一種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然而,看樣子很多年輕人,是把讓別人用一種特殊的眼光看自己誤當(dāng)成是個性了。
——知乎網(wǎng)友
一個人總有那么多不為他人所知的東西,即便是為他人所愛的人——好的東西、不好的東西,我們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來接納。
——格雷厄姆·格林《第三人》
要想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人必須有夢想、有希望、有對未來的憧憬。如果沒有這些,那就不叫新的開始,而叫逃亡。
——瑪麗亞·杜埃尼亞斯《時間的針腳》
如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然一無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誠如沉睡的寶石一樣,自身就發(fā)射著耀眼的光芒,自身之內(nèi)就具有價值。
——康德
一個人如果人生大半都處于孤獨中,那么孤獨也就不再能稱之為孤獨了。那種狀態(tài)說不定反倒是一種獨立的、充滿自信的,甚至可以說是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方式。
——磯崎憲一郎
社會是一面多棱鏡,從事影視創(chuàng)作的人不可能給大家一個標(biāo)準(zhǔn)答案。但我們的作品能不能有些銳度,有些刺痛人心或打動人心的地方,最終帶給人們溫暖的力量?
——熱播劇《安家》導(dǎo)演安建如是說
每個大時代都有其專屬的時代情緒,張尕慫在記錄的過程中,找到了大情緒的出口,因此獲得了不一樣的關(guān)注。
——與張尕慫合作的音樂制作公司“十三月”創(chuàng)始人盧中強如是說
陽光真晃眼,我甚至有點激動地走進了陽光里,未干的頭發(fā)拼命吸收著太陽的熱量,還有流動的空氣,這種感覺好久不見了。
——被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四學(xué)生葉薇走出醫(yī)院如是說
專心、敏銳。我只要求一件事,而我謙卑地要求,盡管我知道這件事很過分:被仔細地閱讀。
——阿貝爾·加繆
對于我來說,美必須是這樣的東西——它在人生中遮擋我,又在人生中保護我。
——三島由紀(jì)夫《金閣寺》
真正堅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
——凡事適度即可,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太用力的愛不圓滿
我愿意相信點亮夜空的每一抹小小的煙花都未曾熄滅,它們最終升上天空,化作今夜的星辰。只是那些放煙花的人,早已散落于茫茫人海,不知去往何方。
——饒雪漫《左耳》
迷茫,可能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對未來的規(guī)劃也很模糊,該怎么辦?首先,減少選擇,停止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收回來;第二,多讀書,通過閱讀形成品位與氣質(zhì),這些是忘不掉的;第三,要做事,當(dāng)你真正忙起來,迷茫也就不治而愈了。
——人民日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