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使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接受的教學,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語文,除了記憶和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實際應用它。但是,當前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語文教學更多的側重于應試教育,對于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卻一直受到忽視。本文章對高中生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究,讓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更好的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讓學生更好將語文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關鍵詞: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
前言:
高中語文實踐教學要求的是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各種實踐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能夠提升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更加吸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但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形式較新穎,因此,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的教學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正文:
1.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現(xiàn)如今的問題
1.1.老師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自己的身份的理解不到位
由于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觀念還很新穎,老師們對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理解還很片面,在課堂上很難擺正自己的位置。再加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本身的進行難度就很大,因此,在進行實踐活動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認為讓學生玩玩、說說、動手制作制作即為活動課。在活動中師生的地位、任務不清,教師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導學生去參加實踐活動,離不開教材的束縛,也擺不脫“教”的方式,在頭腦中缺乏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概念。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受簡單的分數(shù)評價的影響,教師不知所措,有的學校甚至干脆忽略了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且,老師會不自覺地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預,以期待學生按照老師提前預設的模式進行,但是時間活動要求的就是充分接近實際,老師的過分干預容易讓學生產生定勢思維,這樣的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逐漸降低好感,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枯燥無聊,缺乏自由性。
1.2.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方式不科學
由于高中直接面對著高考的壓力,語文課也大多是以老師講授,學生記憶為主,從老師的角度看,不認真聽課的學生即使講得再好也是對牛彈琴,因此老師上課的形式不會注重創(chuàng)新,不注意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是積極地給學生灌輸課本的內容,語文教學課堂變得很沉默,課堂氛圍一片死寂。由于高中學習時間緊迫,很多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會相對的忽視,再加上課后沒有了老師的引導,學生課后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積極性不強。由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局限性,再加上本身文化底蘊也不高,學生很難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后的課后時間活動教學成果不明顯,降低學生學習語文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2.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法
2.1.發(fā)揮老師的特殊引導作用
在進行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時,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老師的引導和帶領。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弱化自己的“領導作用”,強化自己的“引導作用”。老師要轉變從前試圖掌握和控制學生思維走向的習慣,給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實踐的空間。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適當?shù)纳侔l(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防止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引導作用,老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對于一些錯誤的做法,老師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也可以引導其他學生提出問題,這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和質疑精神。鼓勵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先找出能夠支持自己觀點和看法的信息,以這些信息為輔助,進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用事實說話的實踐精神。在進行實踐活動時,老師要給每個同學自行探索和組織活動的時間。學生在脫離老師的指導下,對自己得到的信息進行整理,還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準確整合信息的能力。語文的學習重在理解和感悟,而由于每個人性格和思維上的不同,對于實踐活動的感悟也就有所不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進行有意義的引導。教師是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進行活動的促進者。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并不是消極地接受和索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甚至創(chuàng)造。教師作為學生活動的引導者,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生活經驗、審美水平要高于學生。他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多方位、多方面的信息聯(lián)系的過程中進行有意義的引導。但絕不能取代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發(fā)表對于活動中體會的個人見解,每個人由在活動中的作用不同,對于活動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從多個角度,以不同的思維角度去理解這個活動。在同學們的討論過程中,老師著重聽每個人的觀點但不參與討論,在最后對每個人的理解進行點評,對大家的討論進行總結并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樣能加深大家的理解,讓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徹,也能讓學生對課堂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2.2.尋找科學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方式
首先要制定一個科學合適的課表,具體的規(guī)定學生需要多久進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并且嚴格按照課表執(zhí)行,這樣能夠避免一些學?;蚶蠋熞愿咧姓n業(yè)壓力大為借口壓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甚至將綜合實踐變?yōu)檎n后作業(yè)進行,反而增加學生的負擔。相關教育部門還可以專門針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制定一本教材,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一個相對科學的理論作為依據。對于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除了在課堂內進行以外,還要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思想觀念帶入學生課外的語文學習。課內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意義在于給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有趣豐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未來沒有實踐課程的時候能夠并且愿意主動去通過實踐的方式主動進行語文學習。這就需要老師在日常綜合實踐課程活動中通過教學給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結束語: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水平能夠給學生、學校甚至是社會帶來重要意義。對于提升我國國民素質也十分重要。運用實踐活動進行高中語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學的魅力,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并對語文產生興趣。這樣的課堂也能更受學生的歡迎。因此,各高中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多多實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周艷.職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
[2]俎華英.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5(19):36+20.
作者簡介:唐燕(1979.6.8)女,漢族,湖南新化人,中學語文一級教師,從事高中語文一線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