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萍
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李?;舴以诘貓D上畫的一條線揭開了絲綢之路的神秘面紗。之后,德國歷史學家阿爾巴特·赫爾曼(AHerrmann)將這條路的概念拓展到絲綢等商品能達到的國家和地區(qū),從地理上把這條橫跨亞歐大陸的通道延伸到地中海和小亞細亞,這就明確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內(nèi)涵,即是古代至中世紀中國經(jīng)中亞通往南亞、西亞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mào)易通道。
自公元前2世紀起,中國的絲綢、茶葉、鐵器、銅器、漆器和地中海及印度等地的玻璃、寶石、香料、馬匹等商品就沿著這條商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然而,能夠見證貿(mào)易繁榮的就是沿途各國鑄造的金銀貨幣。
最早鑄造金銀幣的是古巴比倫王國。古希臘城邦商業(yè)貿(mào)易成就了古希臘多姿多彩的金銀幣,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導致整個中亞地區(qū)進入了希臘化時代。同時,古希臘金銀幣的風格影響到了西至地中海地區(qū)、東至印度的廣大地區(qū)。公元7世紀中,阿拉伯人在征服伊朗和中亞后,將伊斯蘭教帶入東方。伊斯蘭控制區(qū)域的流通錢幣被重新設計,去掉帝王神衹頭像,錢幣的兩面寫上“真主是唯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
古代絲綢之路沿途眾多民族和國家的金銀貨幣,是見證古代中國與世界聯(lián)系的重要文物,不僅是商業(yè)貿(mào)易,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融合。
今年9月,“絲綢之路上的金銀貨幣精華展”將在浙江省博物館舉行。展覽將展出從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6世紀的各國金銀貨幣700枚左右,其中包括古巴比倫、古希臘、阿契美尼德、古羅馬、塞琉古王朝、托勒密王朝、帕提亞王朝、薩珊王朝、貴霜王朝、拜占庭、古印度等珍稀金銀貨幣。展品來源于浙江省博物館和其他博物館以及中國錢幣學會金銀貨幣專業(yè)委員會部分會員藏品。在此,本文擷取部分重要展品,與讀者共饗。
呂底亞王國獅子1/3標準琥珀金幣
公元前561年,正面為怒吼獅首,背面為兩個方形壓印。此幣被認為是西方貨幣體系中最古老的金屬幣之一。
呂底亞獅子公牛半斯塔特(Half Stater)銀幣
呂底亞王國克羅伊索斯時期(公元前560至公元前547年)薩第斯(Sardes)城打制,正面是迎面相對的獅子和公牛,背部是兩個方形壓印。
阿契美尼德王朝1大流克金幣
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00年波斯造幣廠打制。正面為一個年邁的國王頭戴芒冠、手持弓箭和矛半跪側(cè)面像,是世界上最早的帝王像金幣。
古希臘雅典城4德拉克馬(Tetradrachma)銀幣
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475年雅典城打制,正面雅典城守護神雅典娜戴橄欖枝花環(huán)阿提卡式頭盔頭像,背面有貓頭鷹、橄欖枝,以及新月和雅典的縮寫文字“ΑΘΕ”。雅典娜是戰(zhàn)神、智慧和雅典城的守護神。貓頭鷹是雅典城的守護鳥,為雅典娜傳遞消息,是“智慧”的象征。早期貓頭鷹銀幣沒有花環(huán)裝飾。公元前480年以后的貓頭鷹銀幣在雅典娜阿提卡式頭盔上裝飾橄欖枝花環(huán),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希臘人戰(zhàn)勝薛西斯波斯大軍。這是雅典鼎盛時期的主要貨幣,也是地中海地區(qū)的硬通貨。
托勒密王朝亞歷山大大帝4德拉克馬(Tetradrachma)銀幣
公元前316年推羅造幣廠打制,正面為戴獅皮大力神頭像,背面為持鷹宙斯坐像與國王名“AΛEΣANΔPOY”(亞歷山大)。在宙斯托鷹的胳膊下方有四個腓尼基字母表明了年號“RY34”,屬于舊推羅國王阿則米卡斯紀年,準確地說是公元前316年。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征討腓尼基,圍攻推羅(Ty re)長達6個月,最終破城屠城。在推羅城被圍困之時,拜布羅斯向亞歷山大投降。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駕崩后,暴發(fā)了著名的繼業(yè)者戰(zhàn)爭。馬其頓的腓力三世、埃及的托勒密一世、馬其頓的獨眼將軍安提柯一世和亞洲的塞琉古等人都相繼獲得過推羅的統(tǒng)治權(quán)。
從打制風格來看,該幣已經(jīng)有成熟的希臘化風格,正面赫拉克勒斯和獅皮頭盔的機理結(jié)構(gòu)比例都恰到好處,背面的宙斯也不是之前那種呆板的東方風格,而更富人性化。
色雷斯王國利西馬科斯4德拉克馬(Tetradrachma)銀幣
公元前297年至公元前281年蘭普薩柯斯(Lampsacus)造幣廠打制。正面為亞歷山大大帝戴阿蒙神公羊角像,背面為手持勝利女神和長矛的雅典娜坐像,右下方有一盾牌,下方有一個幾何紋飾,兩側(cè)有希臘語“BAΣIΛEΩΣ ΛYΣIMAXOY”。
利西馬科斯(Lysimachos)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近身護衛(wèi)官之一,亞歷山大逝世后作為繼業(yè)者之一,奪取了色雷斯和小亞西亞地區(qū)并于公元前306年稱王,建立阿加索克利斯王朝,成為色雷斯王國及小亞細亞國王(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81年)、馬其頓國王(公元前288年至公元前281年)。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曾訪問埃及錫瓦(Siwa)阿蒙神廟祈求神諭,并自稱為阿蒙神之子,公羊是阿蒙的神獸。利西馬科斯在公元前297年打制亞歷山大大帝像錢幣時,就將公羊角戴在了亞歷山大大帝頭上,意思是受了神的庇護,是神的化身。
安息(帕提亞)王朝阿塔巴努斯一世1德拉克馬銀幣
約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24年。正面國王束頭帶面左胸像,背面牧人持弓面右坐于臍石上,幣文“尊父為神的大王阿薩克斯”。
巴克特里亞-希臘王朝狄奧多托斯一世1斯達特(Gold Stater)金幣
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48年艾哈農(nóng)(Ai-Khanoum)造幣廠打制。正面國王束頭帶面右頭像,背面宙斯左手托神盾右手持霹靂左行像,左右希臘文“安條克國王”(BAΣIAEΩΣANTOXOY)。此時,狄奧多托斯一世還是塞琉古王朝的行省,所以以安條克的名義制造錢幣。
印度-希臘王朝德米特里烏斯一世4德拉克馬(Tetradrachma)銀幣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85年木鹿造幣廠打制。正面頭戴象鼻盔王國頭像,背面赫拉克勒斯一手自行加冕,一手持棍棒及獅皮裸體正面站像。幣文為“德米特里烏斯國王”(BAΣIAEΩΣ ΔHMHTPIOY),象鼻盔正是德米特里烏斯南征印度勝利的象征。
印度-希臘王朝米南德一世1德拉克馬(Drachma)銀幣
公元前160年至公元前145年塔克西拉造幣廠打制。正面為國王米南德一世頭像,周圍是希臘語米南德國王“BAΣIΛEΩΣ EΩTHPOΣ”“MENANΔPOY”,背面為雅典娜女神手持神盾和雷電球站像,周圍是佉盧文。
米南德一世是德米特里烏斯二世之子,攸克拉提底斯一世副王,是印度-希臘王朝最著名的君王之一。他大力推崇佛教,與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貴霜王朝的伽膩色伽一世并稱為佛教的三大護法王。
貴霜王朝國王威瑪· 卡德菲西斯(VimaKadphiese)2第納爾金幣
約公元110年至公元127年。正面國王右手持大頭棒垂腿面左坐像,單側(cè)焰肩,外圈希臘文1點鐘位置起“威瑪卡德菲西斯國王”。背面持三叉戟面左裸身的濕婆及神牛,外圈佉盧文“偉大的國王,王中之王,世界之主,偉大的主,威瑪卡德菲西斯,救星”。
寄多羅王朝寄多羅王(Kidara)1第納爾金幣
公元360年至公元380年,塔克西拉地區(qū)。正面國王著戎裝右手給祭壇敬獻、左手持矛面左站像,祭壇旁有三叉戟,右側(cè)婆羅米銘文“貴霜”,左臂下婆羅米文“寄多羅”,祭壇右側(cè)婆羅米文“卡潘”及花團。背面豐饒女神右手持綬帶、左手捧豐饒角坐像,左上側(cè)為徽記。
貴霜薩珊王朝阿達希爾一世(Ardashir I)1第納爾金幣
公元230年至公元250年。正面國王著戎裝右手給祭壇敬獻、左手持三叉戟面左站像,祭壇旁有三叉戟,外圈貴霜文“王中之王,貴霜王婆蘇提婆”。背面是持三叉戟的濕婆及神牛,頭部有新月紋及頭光,右側(cè)貴霜文“奧索”。左上側(cè)為婆蘇提婆一世國王徽記。公元230年,薩珊王朝國王阿達希爾一世滅帕提亞王朝后繼續(xù)東進,占領(lǐng)巴克特里亞。公元240年至270年間,其子沙普爾一世占領(lǐng)塔克西拉、犍陀羅等地,建立印度-薩珊王朝。公元410年,嚈噠人滅印度-薩珊王朝,建立印度-嚈噠王朝。
貴霜薩珊王朝巴赫蘭二世(Varharan II)1第納爾金幣
公元325年至公元350年。正面國王戴雙羊角冠,頂部有花球,頭后有雙飄帶,身著戎裝右手給祭壇敬獻、左手持三叉戟面左站像,雙側(cè)焰肩,左臂下有3個點,祭壇旁有三叉戟,右側(cè)是寄多羅王族徽記,上有萬字符,外圈貴霜文“巴赫蘭大王,貴霜的國王”。背面是持三叉戟的濕婆及神牛,右側(cè)貴霜文“至尊的神祗”。
羅馬共和國1第納爾銀幣
公元前2世紀發(fā)行。正面為戴盔羅馬女神頭像, 背面為維多利亞勝利女神四馬雙輪戰(zhàn)車, 下面是制幣官名和羅馬(ROMA)。
東羅馬帝國阿卡狄烏斯1索里德(Solidus)金幣
公元397年至公元402年,正面為皇帝阿卡狄烏斯頭像與名稱頭銜,背面為君士坦丁堡女神持勝利女神加冕花環(huán)。
古伊斯蘭帝國阿巴斯王朝金幣
公元750年至公元860年,正背面都是伊斯蘭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該幣是中世紀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幣之一,以其很高的含金量而廣受歡迎,當時曾廣泛流通于從北歐到北非的廣大地域,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提到的金幣就是這種。
薩珊王朝沙普爾一世1第納爾金幣
公元241年至公元272年。正面國王戴球髻城齒冠面右胸像,外圈巴列維文“天降伊朗的王中之王,馬茲達的崇拜者,神圣的沙普爾”,背面是國王與祭司分站在祭火壇兩側(cè),幣文“沙普爾之火”。
印度塞克王朝阿澤斯二世4德拉克馬銀幣
公元前35年至公元前12年。正面國王騎馬右行像,外圈希臘文“王中之王阿澤斯大王”。背面宙斯一手握權(quán)杖一手托奈克女神面左站像,外圈佉盧文“王中之王阿澤斯”。
犍陀羅1/16薩塔瑪納銀幣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00年。正面是凹印六臂符,背面光面。
阿尤布王朝埃及蘇丹卡米勒一世加重型第納爾金幣
公元1229年開羅造幣廠打制。正面中央四行銘文為卡米勒一世的全名,周圍銘文為“以真主的名義,富有同情心的、仁慈的,打制于回歷6年20年600年”,即打制于回歷626年(公元1229年)。背面中心四行銘文為伊斯蘭教第54代哈里發(fā)—阿拔斯王朝的穆斯坦綏爾的全名,外圈銘文為“以正道和真教的名義,委托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勝過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者不愿意。”
阿尤布王朝埃及蘇丹卡米勒一世,在位于公元1219年至1238年,該幣打制于公元12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