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 丁
卡佛的小說算是在中國出齊了,這個作家一生貧困,酗酒,寫的也是底層人民的生活。美國作家中還有一個叫契佛的,寫的是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但他喝起酒來不比卡佛少。他在波士頓住過兩年,那地方陰沉沉的,契佛得了憂郁癥,喝到入住“戒酒中心”。這兩個人的酒量誰更大?反正契佛最后是腎出了毛病,基本上屬于喝死了。卡佛成功戒酒了。
有一個統(tǒng)計,說美國7個男性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之中,有5個是酒鬼。為什么作家都要喝兩口呢?有一本專著叫《酒精和作家》,道理說來簡單——寫作要不斷地做白日夢,酒精能幫助你做白日夢;寫作要求自信,喝酒能讓你自信;寫作是一件特別孤獨的工作,喝酒可以緩解孤獨感;寫作要求緊張和專注,喝酒能讓你放松。
海明威的《流動的圣節(jié)》,他說,在酒館里,要上一升葡萄酒,一邊喝一邊寫,一上午就喝完。他完全是把葡萄酒當啤酒喝。我當時的酒量就是一升啤酒而已。海明威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創(chuàng)下一個紀錄,一天內(nèi)寫了三個短篇小說,早上起床之后寫了《殺人者》,午餐之后上床暖和暖和又寫了《今天是星期五》。他底氣充沛,到一間老斗牛士咖啡館去喝咖啡,然后回來又寫《十個印第安人》,喝了點白蘭地酒上床睡覺。結(jié)果旅館的服務(wù)員給他送上來一瓶紅酒,他喝完了之后就想睡,服務(wù)員說,我再給您送一瓶酒上來,您再寫兩個,寫個通宵吧。這個服務(wù)員深刻理解作家的動力——只要給他們酒喝,他們就能不停地寫下去。
??思{和菲茨杰拉德也比較喜歡喝酒,據(jù)說,海明威能通過他們的作品看出來他們最近喝多少酒。中國作家中,古龍作品時刻都散發(fā)著酒味。
有關(guān)海明威的八卦是,他的肝從腹部突出來,像一個水蛭。能把自己的肝兒喝到這個程度,嚇人。要我說,海明威、卡佛、契佛這三個,還是海明威酒量最大。中國古話說海量海量,就是海明威那個量??ǚ鸷染?,寫出來的人都悲慘,《我打電話的地方》,就是寫兩個酒徒,喝酒完全是讓自己麻木。契佛把美國生活寫得和地獄似的,也是慘兮兮的。只有老海,身上自有一股豪情在,如果有機會跨越時空,我肯定愿意和海爺爺一起喝。他說了,這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你去奮斗。跟他喝一頓,會相信這世界還真是美好。你要是不幸和卡佛喝上一頓,保不齊你第二天就悲觀厭世但愿長醉不復(fù)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