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樵夫
夏日,蔥綠無垠的貢格爾草原,一匹匹長鬃飛揚的蒙古馬,沿著它們早已熟悉的路線,從草坡上爭先恐后地奔騰而下,四蹄翻飛,長長的馬鬃、馬尾隨風飄動。
一匹馬接著一匹馬,重疊交錯成一個流動的整體,匯聚成一片雜色的馬群,如海潮般奔涌而來。
蒙古馬時而高昂起驕傲的頭顱,仰天長嘶,驚心動魄的嘶鳴響徹天空,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上奏出的鼓點,由遠而近,轟隆隆地動山搖。雜沓的馬蹄揚起濃濃的塵土,那種奔騰的美、力量的美交織在一起,在草原上,構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
突然而至的馬群,頓時讓靜謐的貢格爾河畔變得十分嘈雜。泛著清凌凌光芒的河水,在馬蹄下驚起四濺的水花,荒僻蒼涼的草原瞬間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
在散亂而有秩序的馬群中,一眼就能認出公馬黑虎。因為它無與倫比的強壯和兇悍。它是一匹正值壯年的黑色公馬,渾身洋溢著一種高貴不可侵犯的氣質。主人叫它“哈爾巴拉”,漢語是黑虎的意思。
黑虎勻稱高大,頭高胸寬,四肢健壯,毛色發(fā)光,最醒目的特征是脖頸上披散著垂地的長鬃,流瀉著無窮的力量與威嚴。黑虎管理、保護著這個馬群,冷厲的目光里透著王者的威嚴、丈夫的溫柔、父親的慈愛。
在草原上,每一個馬群都有一匹留著長鬃、比其他馬高出一頭、雄赳赳的種公馬,它們個個兇猛好斗,肩負著保護整個馬群的重任。
黑虎性格兇猛暴躁,是草原上無人敢騎的烈馬。與其他公馬最大的區(qū)別是,它那雄獅般的長鬃幾乎拖到地上。草原上的牧民稱之為“拖地鬃”。牧區(qū)有一個習慣,種公馬從小就不剪鬃毛。據(jù)說種公馬和狼群搏斗時,全靠鬃毛的威風才能夠戰(zhàn)勝敵人。
黑虎對自己的子民極其負責。一次,有個牧民闖入馬群里套馬,驚慌的馬群四處奔逃,一匹小馬駒被網(wǎng)圍欄纏住了。驚恐的母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領頭的黑虎卻返回去,著急地圍著小馬駒轉來轉去。小馬駒從網(wǎng)圍欄里掙脫出來,黑虎引導著小馬駒回到了馬群。群馬呼嘯,馬蹄聲聲,揚起巨大的塵埃,一起奔向廣袤無垠的草原深處。
在草原上,狼是馬的天敵。
馬在白天睡覺,只是幾分鐘。這種短暫的睡眠,一天里會有好多次。但是,馬在晚上九十點鐘和拂曉的時候,會極度困倦,最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狼很聰明,知道馬什么時候睡覺。它們一直跟蹤著馬群,趁馬昏昏欲睡之際,發(fā)動襲擊。這個時候,高度警惕的種公馬總是最先發(fā)覺,它會發(fā)出大聲嘶鳴,驚醒的馬群快速集結。它自己則長尾倒豎,鬃毛聳立,像一頭雄獅一樣在外圍奔馳警戒。
狼要斗不贏種公馬,就休想破得馬陣。曾經(jīng)有一個馬倌丟失了馬群,幾天后馬群回來了,獨獨不見領頭的公馬。他尋到幾百公里外,發(fā)現(xiàn)了公馬的殘骸、血跡和與惡狼搏斗的現(xiàn)場。這匹公馬為了保護它的馬群而丟了性命。所以,牧民常說,一匹好公馬,賽過一個好馬倌!
“頭馬不慌,群馬不亂?!辈菰系哪撩駛兌加浀煤诨⑴c狼群的一場精彩搏殺。
深夜,一群饑餓的狼,躡手躡腳,散開隊形,在頭狼的率領下,潛行至馬群的身邊,準備向馬群發(fā)動突然襲擊。
時刻警覺的黑虎高度冷靜,臨危不亂。它立即將馬群集合,擺出陣形,做好殊死一搏的準備。
在馬群外,黑虎揚起馬鬃,翹起馬尾,瞅準頭狼迅疾地沖過去。頭狼毫無懼色,猛地撲向黑虎。黑虎高高地揚起前蹄,刨向頭狼。惱羞成怒的頭狼急忙轉身,一聲長嗥,撲向黑虎身后,企圖從后面發(fā)動進攻。黑虎不慌不忙,屁股高高撅起,兩只勾緊的后蹄猛烈騰空彈射,以雷霆萬鈞之力,將頭狼重重地踢翻在地。
黑虎乘機倏然轉身,咬住慘遭重創(chuàng)的頭狼,狠狠地將它拋到天上。在頭狼落地的瞬間,黑虎高高舉起兩只前蹄,重重地刨在頭狼的身上……
頭狼經(jīng)此致命打擊,一命嗚呼。
頭狼已亡,其他在馬群中穿梭奔走、嗥叫恫嚇的狼,尚沒有展開有效的進攻,紛紛驚悚而逃。
黑虎站在遼闊的貢格爾草原上。遠處,它的屬民們在悠閑地吃草。
黑虎昂起頭,它嗅到了遠方青草和河水的氣息。這是它引領馬群的方向和目標。
它的眼睛炯炯發(fā)光,耳朵在腦袋上高高地聳立著,隨時傾聽著四周的動靜。它知道,貪婪的狼群,那些隱匿在暗處的敵人,正伺機而來。
可是,蒙古馬生于蒙古高原,生來就與高原生死相許,一生挺直脊梁向著遠方。鬃毛在狂風中飄逸,頭向蒼天昂起。草原的夜里,騰空的馬蹄還在馳騁。
輕風摘自《民族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