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彤 王景云
摘 要 國務院辦公廳要求,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生活日益豐富且生活質量提高,但當今我國高校宿舍老舊化嚴重、學生對宿舍的滿意度不高等問題仍舊存在。
因此我們通過對高校宿舍功能空間配置研究;對山東省部分高校的實地走訪、線上線下的問卷調查相結合;對各大著名酒店公寓經(jīng)營模式的學習和了解;結合大量數(shù)據(jù)和論文,經(jīng)過調查與分析,設計出一套合理完善的宿舍設計模式,讓大學生可以有一個更舒適、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關鍵詞 高校宿舍;模塊化;功能;山東
1 緒論
1.1研究背景
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日益完善,體驗經(jīng)濟的到來,高校擴招,大學生生活日益豐富且生活質量提高,但當今學生住宿條件并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秶鴦赵恨k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意見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對以社會化方式建設學生公寓進行全面規(guī)劃,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學生公寓建設。
因此我們所進行的大學生住宿需求的調研成為了一大趨勢。而通過此調研構建的新型宿舍模式,其便捷性、舒適性、價格合理性的特點更是符合當代大學生消費趨勢。
1.2研究目的
隨著信息化時代和高校教育的蓬勃發(fā)展,以及大學生對生活和交往的要求不斷提高 ,如今的學生宿舍已經(jīng)不只是滿足于居住的功能 ,它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它就休息、娛樂、交往、學習提出了很多要求。學生宿舍承擔著如閱覽室、健身房、自習室、桌游室等多樣化的功能。所以本文就此欲探求一個宿舍新型模塊化構造的方法來滿足大學社對于宿舍的需求。
1.3研究方法
①實地調研
②問卷調查
③資料整合
2 現(xiàn)代大學生居住需求
2.1當前山東部分高校存在的問題:
①高校擴招人數(shù)不斷增加,宿舍空間不足。
②學生對宿舍設施滿意度低,功能性弱,高校宿舍僅僅滿足睡眠功能。
③宿舍年舊,安全系數(shù)低,衛(wèi)生條件差。
④宿舍環(huán)境也成為高校吸引招生的重要條件。
2.2調查問卷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制作了100份線下調查問卷隨機在暑假社會實踐中對山東省煙臺、濟南、青島等多個高校進行了走訪調研,同時也制作問卷星進行了線上的調研,收集了當代大學生關于對宿舍構造的期待、宿舍一些電器的使用、自我空間的訴求。最后通過圖表進行了匯總分析,得出了可靠數(shù)據(jù)。
2.3 目前大學生住宿需求問題
結合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得出了目前大學生對宿舍的主要需求:
宿舍空間和儲物空間不夠
無法使用大功率電器
缺少獨立衛(wèi)浴
缺少娛樂的設施
斷電時間太早,無法充電、學習
3 探求當代宿舍發(fā)展新模式
3.1理論依據(jù)
在如今高校學分制改革使學生之間結合疏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型人才尤為重要的新時代下,按照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后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fā)展的境界或程度。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
第一層級,生理需求。這些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只有人第一層級的需求得到滿足后,才會去追求更高的需求層級。
第二層級,安全需求。這是在滿足溫飽等條件下的人類進一步的追求,家給人的安全感,一方面可以抵擋外界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另一方面,給個人隱私提供了保障,帶來了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第三層級,社交需求,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需要通過別人的幫助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與愛護。
第四層級,尊重需求。人都希望自己有穩(wěn)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包括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和自尊,這是相比于前三個層級更高一個層次的飛躍。
第五層級,自我實現(xiàn)層級。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xiàn)個人理想 、抱負,發(fā)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xiàn)境界的人 。
而依舊問卷調研等也可得出,現(xiàn)代大學生對宿舍需求的變化逐漸趨向于私密化、多功能化、休閑化等。
3.2構建思想與建議
根據(jù)數(shù)據(jù)調研,在學生的反饋中我們可以得出學生的需求方向:
(一)學生宿舍社區(qū)化服務,自主權利擴大。校學生社區(qū)是高校后勤改革的產(chǎn)物, 學生社區(qū)的本質是對高校學生宿舍實行社區(qū)化、物業(yè)化管理的一種形式。放權于學生讓學生成為宿舍管理的主體,更能增強主人翁意識,獲得歸屬感。
(二)私密空間構建,滿足自我意識需求。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增強,自尊心、自我保護意識都處于一個很高的狀態(tài)。宿舍在構建時更注重私密空間的構建,如帶窗簾的床鋪,隔音好的門和墻壁等。
(三)公共空間的構建,滿足社交需求。新形勢下,宿舍不單單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對于學習、運動、休閑、娛樂,宿舍承擔越來越多的功能。幾個閨中好友不需要出校門很遠就可以擁有一個劇本殺的空間、在宿舍內也可以鍛煉、自習,學生的人身出行安全也可以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四)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更有助于高校的發(fā)展。宿舍不再是一個白天睡覺、網(wǎng)游的“青春的墳墓”,而是賦予了色彩,也增強了高校的影響力。
模型構建:
假設一棟樓有200宿舍,宿舍為6人間,人均價格為800元/人。樓高為6層,面積3*5=15m2(參照山東工商學院西校區(qū)宿舍樓)
基礎設施:廁所、浴室(不包括更衣室)、洗衣間、晾曬間(15m2左右)
增添設施:自習室、廚房、公共活動室、健身房 ?????????(30m2左右)
這就要求設計者在改造宿舍時適當?shù)臏p少宿舍數(shù)量,擴大宿舍的空間和用途,起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效果。同時,除了宿舍內部功能區(qū)的模塊化改造,宿舍外部走廊,陽臺更需要做一些美化,留下一些私密的空間,達到更好的體驗效果。
參考文獻:
[1]羅瑩英,基于大學生心理特點的高校宿舍設計研究[c].2013.
[2]孫澤世,王洪光,從空間交往的角度談學生宿舍設計[c].2006.
[3]延茂松,孟越,王夢鈺,學居[J].安徽建筑,2018,02.
[4]何雪鈺,新形勢下大學生住宿建筑設計淺談[J].中國集體經(jīng)濟下半月,2007.
作者簡介:王宇彤,女,出生年月:1999-12,民族:漢,籍貫省和市:山東省威海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編輯出版學
王景云,女,出生年月:1999-03,民族:漢,籍貫省和市:山東省煙臺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