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林剛
(臨汾市堯都區(qū)水利局 山西堯都041000)
仙洞溝水庫位于汾河一級支流仙洞溝河上,壩址位于臨汾市城區(qū)以西35 km的南仙洞廟宇景區(qū)北側的溝道內,是一座集農業(yè)灌溉、防洪緩洪、生態(tài)用水、泉域補水、景區(qū)供水等綜合性利用水利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91.6 km2,河長17 km,縱坡30‰。水庫總庫容109.6萬m3,屬?。?)型水庫,工程等別為Ⅳ等,主要建筑物為4級,包括攔河壩、泄洪排沙底孔和放水洞等。攔河壩為堆石混凝土重力壩,壩頂寬5~19.5 m,壩頂全長77.55 m,最大壩高61.4 m。
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簡稱RFC)首先將滿足一定粒徑要求的大塊石/卵石直接入倉,形成有空隙的堆石體,然后在堆石體表面澆筑滿足特定要求的高自密實混凝土(High Self-Compacting Concrete,簡稱HSCC),依靠自重,填充堆石空隙,形成完整、密實、低水化熱、滿足強度要求的混凝土。采用堆石混凝土技術施工形成的混凝土可稱為堆石混凝土,其基本力學性能接近普通混凝土,但在水化熱溫升、施工速度、造價等方面有較大優(yōu)勢。
此次堆石混凝土施工技術現場試驗,分為試驗1倉和試驗2倉共2組,進行對比試驗。按照試拌結果確定的現場施工配合比澆筑。
1)試驗1倉。對試驗1倉所采用的人工砂和天然砂的顆粒級配和水洗篩余量進行檢測。經檢驗,人工砂含石20%,水洗含粉20%,澆筑前檢測人工砂含水量3.3%;天然砂含石4.8%,含泥2%,澆筑前檢測天然砂含水量4.2%。
2)試驗2倉。對施工用砂進行更換,全部改用人工砂,替換后的砂子水洗含粉8%;澆筑前檢測砂子含水2%,試拌時根據檢測結果調整配合比?,F場更換后的人工砂與更換前的人工砂情況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人工砂更換前后對比情況
1)試驗1倉。根據現場原材料檢測數據調整試拌,確定現場施工配合比并生產,單盤拌合量為1 m3?,F場試拌配合比見表2。
表2 試驗1倉現場試拌配合比 單位:kg
2)試驗2倉。根據現場原材料檢測數據調整試拌,確定現場施工配合比并生產,單盤拌合量為1 m3。現場試拌配合比見表3。
表3 試驗2倉現場試拌配合比 單位:kg
仙洞溝水庫堆石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流程包括模板支立、堆石篩選及沖洗、堆石入倉、高自密實性能混凝土生產及澆筑等工序。
1)模板支立。試驗倉的模板為木模板,主要采用內拉方式立模,模板與基礎面空隙均采用砂漿封閉處理。模板較為牢固,模板之間縫隙較小,支模效果好。
2)堆石篩選及沖洗。堆石在料場經挖掘機篩選后裝入自卸車后運往沖洗點,由人工使用高壓沖毛機在車內沖洗堆石;由于高壓沖毛機出水量較小,不能有效沖洗車內堆石,因此在堆石入倉前再次使用水管進行沖洗。兩種沖洗方式相結合能有效洗掉堆石表面的石粉、泥土,沖洗效果良好。
3)堆石入倉。堆石沖洗干凈后由人工配合挖掘機完成堆石入倉工序。由于受模板內拉筋的影響,靠近模板部位不能使用挖掘機堆石,該部位主要采用人工碼石。
4)高自密實性能混凝土生產、運輸及澆筑。高自密實性能混凝土生產時,現場拌合站為全自動電腦控制,原材料均有自動稱量系統(tǒng)。采用罐車運輸。試驗1倉采用泵送澆筑。試驗2倉采用挖掘機直接澆筑。
1)芯樣外觀及破壞性檢測評價。通過對所取芯樣外觀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密實良好,無明顯缺陷;塊石與自密實混凝土結合緊密。通過對已澆筑的堆石混凝土進行機械破壞性檢測,結果表明,堆石混凝土內部無空洞,密實性良好,與芯樣外觀檢測結果是一致的。
2)自密實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在自密實混凝土生產澆筑過程中,留取了15 cm×15 cm×15 cm的立方體試塊,用于檢測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強度(表4)。
表4 自密實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強度
自密實混凝土試塊28 d齡期強度能夠滿足C15的設計要求;強度偏高,后續(xù)施工過程中可對配合比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其經濟性。
3)孔壓(注)水試驗。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guī)程》(SL31-2003)中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試驗段的1#鉆孔,孔深0.9 m,有效壓水段長0.8 m,采用三級壓力五個階段分別進行壓(注)水試驗,評價堆石混凝土抗?jié)B性能,采用單點法壓水試驗的成果計算方法,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孔壓(注)水試驗結果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最大透水率q=0.54 Lu,根據《膠結顆粒料筑壩技術導則》(SL678-2014)規(guī)定,堆石混凝土壩防滲標準透水率應小于3 Lu,滿足防滲要求。
4)層間不鑿毛結合質量評價。試驗1倉澆筑完成后混凝土面未做鑿毛處理,繼續(xù)完成試驗2倉澆筑;通過對實驗2倉及實驗1倉結合面處取芯觀察,在層間結合部位上、下層混凝土不能有效粘結,結合質量較差。為保證后續(xù)施工堆石混凝土層間結合質量,仍需對倉面進行鑿毛處理。
1)試驗1倉。對試拌的高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進行檢測,混凝土初始塌落擴展度為710~750 mm,V型漏斗通過時間為11 s,保塑1 h后塌落擴展度為720~740 mm,V型漏斗通過時間為11 s,混凝土有輕微泌漿現場,工作性能和保塑性能滿足要求。
2)試驗2倉。對試拌的高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進行檢測,混凝土初始塌落擴展度為670~700 mm,V型漏斗通過時間為12.5 s,保塑1 h后塌落擴展度為720~740 mm,V型漏斗通過時間為12.7 s,工作性能和保塑性能滿足要求。因本次澆筑現場更換澆筑用砂,混凝土保塑性能過強,澆筑過程中有后滯泌水現象。
3)高自密實性能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與原材料性能有密切關系,特別是與原材料中粉體的含量及砂細度模數的變化有關。試驗2倉通過替換施工用砂,降低了用水量,水泥用量還可以優(yōu)化,配合比仍具有進一步優(yōu)化的空間。高自密實混凝土試塊28 d齡期強度能夠滿足C15的設計要求;抗壓強度偏高,配合比需進一步優(yōu)化,以提高其經濟性。
利用現場材料和設備,成功拌制了自密實混凝土。通過罐車運輸泵送及挖掘機澆筑的方式,完成了堆石混凝土的澆筑。對澆筑完成的堆石混凝土,通過鉆孔取芯、壓水試驗、破壞堆石混凝土等檢測,結果表明,堆石混凝土不僅具有良好密實度,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抗?jié)B性能,其強度指標也能滿足工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