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墨綠
仍不習(xí)慣喝咖啡的我,再也不會花不值當(dāng)?shù)腻X,去買任何一杯“看起來很好喝”的咖啡了。
覺得奶茶太膩就喝果汁,果汁太甜就喝益生菌,自己覺得舒服就好。
我想起那年,我在巷口喝冰咖啡,老板戴著黑框眼鏡,臉龐白凈年輕。拉花甜蜜,而我穿著黃色絲質(zhì)的裙子,留著短發(fā),一轉(zhuǎn)眼,那樣的時光不再有。我的純白年代。
那時我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一字剛出頭的年紀。夏天里咖啡店的門敞開著,我靠在長沙發(fā)上,能聽到門外嘈雜的人聲。有男孩子走進來,幾個人聒噪著,裝作不經(jīng)意地互相打量一眼,也不覺得煩。
印象里那杯冰咖啡代表了夏天的味道,拉花柔軟仿佛云端,是暢然喝下一口后大腦暫時被占領(lǐng)的清涼。
后來因為經(jīng)營問題,那家由年輕夫妻開的咖啡店很快被轉(zhuǎn)讓,變成了一家出售甜筒的冷飲店。我去過幾次,再也沒喝到那個味道。
直到去年4月末,我去舟舟的簽售會。結(jié)束返程時大概3點左右,僅僅只喝了幾口水。在不太熟悉的城市里,拿著沒電的手機的我準備找個地方充個電,于是找到正在裝修的星巴克。
我住的十八線小城市里還沒有星巴克,所以那是我第一次喝一杯真正的星巴克。
美式太苦,拿鐵甜味太單一,我還是選了摩卡,有一點點巧克力的甜。當(dāng)然比奶茶店里的普通咖啡要貴,但是那天一切都剛好,所以我喝到了人生中第一杯星巴克。
4月的風(fēng)涼暖交雜,白色牛仔外套的袖子有一點兒長,只把手指露出來。中央大街上的女孩子有的已經(jīng)穿上了裙子,日色斑駁地落在每個人身上。我急忙奔波在回程路上,身體早已疲憊,但心情依然是忙里偷閑的輕松。
手機里留下的那一株庭院里的櫻花,時間匆忙,我來不及走過十字街口去看它,但它淡粉色的輪廓,和那天的天藍云白一起存留了下來。
以及那杯摩卡的溫度。
港臺小說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咖啡——妖嬈高冷的女上司喜歡美式少糖少奶。白色紙杯抑或透明杯子拿在手里,深色液體一點點減少。
可是我是17歲的女孩子,喝咖啡時,巴不得把所有的糖和奶一股腦兒加進去,確實不適應(yīng)咖啡久久縈繞的苦甜感覺。
于是又很久,我沒有再喝過咖啡。
一次舊友重逢,閑坐時點飲品,順手點了一杯咖啡。硬著頭皮喝了幾口苦澀,最后只得放棄,拿起一邊的紅豆奶茶來。
那天原本是很開心的一天,可是回憶起來,最濃重的味道卻是那杯咖啡。流逝的日子對我們的要義,是要經(jīng)過時間層層剝離驗證的,糖色褪去,甜味消逝,剩下的是不合時宜的苦。
如同自以為恰逢其時,最后卻發(fā)現(xiàn)是誤會的感情。
那個短發(fā)的女孩子,在夏日行走時的輕松,完全不覺得人生嚴肅。身體輕盈,因為沒有背負太多的生活。
那個走了很長的路,翹掉了周六下午的課,獨自去陌生的城市看喜歡的作家的女孩子,她背著黑色背包,肩胛酸痛但眉眼間風(fēng)景飛揚。
仍不習(xí)慣喝咖啡的我,再也不會花不值當(dāng)?shù)腻X,去買任何一杯“看起來很好喝”的咖啡了。
覺得奶茶太膩就喝果汁,果汁太甜就喝益生菌,自己覺得舒服就好。
咖啡會飛,沉淀下來的是回憶。
以及這些年,在輾輾轉(zhuǎn)轉(zhuǎn)探索和變化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