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亮
(西山煤電股份公司西銘礦, 山西 太原 030052)
煤炭資源目前在我國仍占據(jù)著較大的比例,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如何針對煤炭資源進行安全高效的開采,是廣大科研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1]。尤其在工作面開采頂板巖層控制方面尤為重要,頂板巖層的活動規(guī)律嚴重制約著工作面的開采安全[2],因此,需對工作面開采時的頂板運移規(guī)律及控制技術(shù)進行研究。
孟秀峰[3]采用水力壓裂方法弱化了工作面堅硬頂板巖層,頂板劇烈活動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楊淑華[4]用力學分析了兩種頂板結(jié)構(gòu),分析了不同情況下的頂板控制技術(shù)?,F(xiàn)針對亞辰煤業(yè)29103放頂煤工作面頂板結(jié)構(gòu)特點進行研究,并采取合理的頂板控制措施,實現(xiàn)工作面的安全開采。
西銘礦42008工作面位于井下位于西十采區(qū)右翼,東鄰西十采區(qū)補回風巷,南鄰42010工作面采空區(qū),西部為西十二采區(qū)轉(zhuǎn)運巷,北為實煤區(qū)。所采煤層為2號煤,黑色,塊狀,性脆,以亮煤為主,具金屬光澤,基本無夾矸層,煤層厚0.6~1.4 m,平均厚1.0 m,傾角為2°~13°,平均為3°,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開采。工作面采高為1.3~1.6 m,平均采高1.4 m,切眼布置在工作面西側(cè),巷道斷面為矩形,毛寬×毛高=6.1 m×2.3 m。工作面頂?shù)装鍘r性如表1所示。
根據(jù)相似工作面開采經(jīng)驗,選用以下型號液壓支架,對42008工作面開采過程中進行頂板控制。采用液壓支架90架,其中,排頭ZZ4000/1.3/2.5型液壓支架4架;中間ZZ4000/1.0/2.1型液壓支架86架。其具體技術(shù)參數(shù)見表2。
表1 工作面頂?shù)装鍘r性表
表2 液壓支架技術(shù)參數(shù)
2.2.1 工作面礦壓參數(shù)
參考42010已回采工作面礦壓觀測資料,對42008工作面礦壓進行預測。具體參數(shù)見下頁表3。
2.2.2 合理支護強度驗算
式中:P排頭架為經(jīng)驗計算的排頭架的支護強度,MPa;h1為切眼處采高,取2.3 m;γ巖為頂板巖石重力密度,取2.5×103kg/m3;k為工作面支架應該支護的上覆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取8。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出:P排頭架≈0.45 MPa。
式中:P中間架為經(jīng)驗計算的中間架的支護強度,MPa;h2為工作面平均采高,取1.4 m。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出P中間架≈0.27 MPa。
表3 42008工作面礦壓參數(shù)預計
ZZ4000-1.0/2.1型支架的支護強度為0.49 MPa,ZZ4000-1.3/2.5型支架的支護強度為0.54 MPa,均大于工作面上覆巖層所需要的支護強度P,可見支架支護強度能滿足支護要求。
2.2.3 工作阻力驗算
綜采工作面選取的液壓支架額定工作阻力應符合以下條件:
式中:F排頭架、F中間架分別為排頭架、中間架的額定工作阻力,kN;S排頭架、S中間架分別為排頭架、中間架的支護面積,均為最大控頂距×支架寬度=5.73×1.5=8.595 m2;P排頭架、P中間架分別為工作面排頭架、中間架的合理支護強度,分別為0.45 MPa和0.27MPa。
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計算得出:F排頭架=3 867.75 kN,F(xiàn)中間架=2 320.65 kN。
ZZ4000-1.0/2.1型支架和ZZ4000-1.3/2.5型支架的工作阻力均為4 000 kN,可見支架支護強度能滿足支護要求。
2.2.4 工作阻力驗算
綜采工作面底板比壓應符合以下條件:
式中:P排頭架底、P中間架底分別為排頭架底、中間架底對底板巖石的抗壓強度,MPa;G排頭架、G中間架分別為ZZ4000/1.3/2.5型液壓支架、ZZ4000/1.0/2.1型液壓支架的質(zhì)量,均為 12 t;S排頭架底、S中間架底分別為排頭支架、中間支架的底座面積,均為底座長×底座度=2.228×1.35=3.28 m2。
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計算得出:P排頭架底≈1.22 MPa,P中間架底≈0.75 MPa。
42008工作面底板的可承受的底板容許比壓16MPa,大于42008工作面在合理支護強度下支架對底板的比壓1.22 MPa和0.75 MPa,可見底板比壓滿足要求。
綜上所述可以確定選擇的支架各項參數(shù)完全滿足支護強度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支架參數(shù)對照表
根據(jù)礦壓資料和圍巖支護狀況,對機頭、機尾端頭頂板補強支護。本工作面端頭頂板支護使用DW25-300/100型、DW28-250/100型單體柱。
3.2.1 單體液壓支柱實際支撐能力
式中:Rt為支柱實際支撐能力,kN/根;R為單體柱額定工作阻力,kN(DW25-300/100型單體柱工作阻力為300 kN,DW28-250/100型單體柱工作阻力為250 kN,按照250 kN計算);k為液壓支柱阻力影響系數(shù),k=kgkzkbkhka,采高系數(shù)kh=0.9,傾角系數(shù)ka=1,增阻系數(shù)kz=0.95,工作系數(shù)kg=0.99,不均勻系數(shù)kb=0.9。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Rt=190 kN。
3.2.2 工作面機頭、機尾端頭頂板補強支護區(qū)域支柱密度
采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n≈3根/m2。
3.2.3 排距、柱距
工作面機頭、機尾都采用戴帽單體柱支護端頭頂板,密集柱排距600~800 mm,柱距500 mm±50 mm,靠工作面一側(cè)的密集支柱之間必須留有寬0.5 m以上的出口,靠采空區(qū)側(cè)密集柱與切頂線打齊。按照此計算實際支護密度:
式中:n實為實際支護密度,根/m2;n總為實際支柱總數(shù),取4根;S為支護面積,取0.4 m2。將數(shù)值代入公式得n實=10根/m2。
綜上所述,n實>n,所以工作面機頭、機尾端頭頂板支護符合要求。
西銘礦42008工作面采用如上支護方式針對工作面開采后頂板巖層進行支護,為了進一步驗證其合理性,針對工作面液壓支架受力進行監(jiān)測,通過記錄工作面液壓支架受力情況可知,液壓支架工作阻力未超過額定阻力,可以保證工作面的安全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