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
“我知道自己寫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边@是楊本芬自傳體小說《秋園》自序的最后一句。人類歷史是由千千萬萬的一滴水組成,最終匯成歷史長河。秋園不是一座古典園林,秋園是一位80歲奶奶的母親的名字。秋園的一生就是那長河中的一滴水。
然而,更多普通人的一生遠沒有秋園幸運,他們像被太陽蒸發(fā)的一滴水,還沒來得及流入大河,就化為蒸汽,消散。如同書中自序所寫:“如果沒有人記下一些事情,媽媽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將迅速被抹去?!薄肚飯@》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樸實的語言,節(jié)制的情感,把讀者直接帶進那個特定的歷史時空中。沒有一絲閱讀障礙,仿佛是一位鄰居家的老奶奶,在午后的城墻根下,隔了一個世紀,還原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存史。在大的歷史背景下,書中關于民俗細節(jié)的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最難得的是作者感情的節(jié)制,這種節(jié)制的誠實,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對史實的忠誠。這是一本書能夠吸引讀者,一鼓作氣讀完,淚流滿面讀完的力量所在。
歷史的小插曲往往就是一個人的一生。秋園的一生充滿了悲傷、絕望和求生的本能。1953年土改復查,秋園丈夫仁受的歷史被查清,劃成分為舊官吏,一家被掃地出門,受盡屈辱;遭遇大饑荒,帶著女兒出門乞討;晚年背井離鄉(xiāng),痛失幼子。這一幕幕的悲慘畫面,隨著文字一一浮現(xiàn),讓讀者感到切膚之痛。而作者卻用一種非常冷靜的筆觸,娓娓道來,讓我想起余華的《活著》。作者超乎冷靜、幾乎絕情地對人類苦難的描述,讓人感到絕望和窒息。而這樣的絕望與窒息恰恰是作品悲劇的力量,通過悲劇的審美,使讀者覺悟,警醒。
人類的歷史像一幅長長的畫卷,各種重大事件都有精心的描繪,然而這些重大事件的背景,卻是我們常常忽略的黎民百姓的生活萬象?!肚飯@》就是一幅描繪底層百姓苦難的畫卷,作者以親歷者的姿態(tài),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難得的畫卷。在畫中,各種人物栩栩如生,夭折的“人王”讓人唏噓不已,餓死的“茂生父子倆”令人痛徹心扉。許多細節(jié)呈現(xiàn)的困苦以及困苦中的一線光,那是人類在苦難中賴以生存下去的人性的光輝。比如,秋園的兩次出門乞討。節(jié)儉的四老倌窮盡畢生積蓄,慢慢積攢了四大缸粗鹽。他將粗鹽深埋土中,希望給兒子留下一些財產,不料被認為藏有金子,受盡折磨被勒令交代,四老倌至死不說,卻不知兒子為了保住他的命,已經交代。最后,粗鹽被挖出充公。
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往往會承受更多的苦難。面對生活的磨難和壓力,秋園想到的是丈夫和孩子。她把家中最好的食物分給孩子。為了給虛弱的丈夫補身體,她費盡周折買來一只雞。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生怕最后秋園的丈夫沒有吃到這只雞??吹健半u煮爛了,秋園連湯帶肉盛了一大碗端給仁受。仁受看著這碗雞肉,心里好激動,顫抖著接過去,搛出一塊吹了吹,正想往口里塞,筷子忽然停在嘴邊。他把全家人叫到身邊,非要每人吃一塊不可……”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秋園》講述了主人翁秋園的一生,除了童年短暫的快樂,伴隨她一生的是生活的磨難和死亡的威脅,她不屈的韌性和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安灰澝揽嚯y,那是對曾經那個無助的自己的背叛?!蔽覀冇涗浛嚯y,不是為了贊美苦難,是希望苦難不再重演。
我一直在想,什么樣的作品可以流傳百世。我們需要宏大敘事的同時,也需要這些親歷者對歷史的呈現(xiàn)。他們的視角可能有歷史的局限性,但是,這就是他們眼中真實的世界,就是他們對世界的感觸,這種感觸如果是誠實的,就注定是一部會被讀者記住的作品。
《人體簡史》
作者:[英]比爾·布萊森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慈悲的法則》
作者:沈嘉柯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